APP下载

学生管理对大学育人的影响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育人管理工作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湛江 52408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必须加强大学思想教育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实用人才的目标。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大学教育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大学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不仅要沿用传统的教书育人模式,更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优化学生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措施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科学和学生管理方法,有效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并融入德育内容,在管理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成长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1 我国大学管理现状

1.1 管理较为松散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中,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管理较为松散的现象,这就导致很多方面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管理措施的育人作用,弱化了学生管理的育人价值,进而降低了大学育人效果。

在大学校园中,很多教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能够管控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必教师和学校花费太多精力进行教育管理,也没必要制定太多的学生管理教育措施。基于这一错误的认识,导致很多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散,教育管理措施没有认真执行,也使得学生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督促,会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逐渐变得散漫,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有47%左右的大学,都存在着学生管理过于松散的问题,这充分反映着了当前我国大学对待学生管理工作的态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现状。管理松散是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大学教师以及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学生管理质量,使其为大学育人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显著提高大学育人效果。

在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认识到,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属于成年人,但由于生活经历、成长历程等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心智方面大学生仍不够成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还较差,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做好管理工作,不可忽视,丰富学生阅历,让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都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2 思想教育管理缺乏

从管理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大学在开展学生管理时,更重视纪律管理,对大学生思想很少实施有效管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的状况,往往也表着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只有培养具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大学在学生思想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这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当代大学在实施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管理渠道就是教师指导以及课程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程就成了大学主要的学生思想管理方式。但课程数量有限,很难起到良好的思想管理效果。特别是很多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都是兼职授课,无法将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这就导致大学思想教育不到位,使得大学生思想管理教育工作徒有其形,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2 学生管理对大学育人的影响

2.1 影响学生三观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行为习惯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通过实施高素质的管理措施,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实施有效引导。在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这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不仅会对大学生个人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更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强化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人生目标,对人生和未来,树立高尚的追求,为梦想而努力,使大学生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2.2 提供就业指导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也代表着我国社会的未来形象。所在,必须采取正确的学生管理方式,让大学生清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方向建立明确的目标。大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管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人生选择以及外界的诱惑因素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

2.3 促进积极向上

通过实施正确的管理手段,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态度实施有效引导。只有积极地面对人生和未来,才能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大学教师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身责任,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乐观的面对未来和生活。

3 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大学育人的对策

3.1 以人为本关心,加强学生管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本思想充分体现到管理制度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必须注意言传身教,加强对身教的重视,给学生做好榜样,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大学管理服务质量,有效优化学生管理效果。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大学客观条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通过文化氛围及环境的影响,科学指导和管理学生,也为学生提供育人服务,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用行政管理手段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更要利用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熏陶人,利用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人言语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成长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综合实用人才。

3.2 发挥学生个性,保障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普遍教育与个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既遵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又能兼顾大学生个体差异,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开拓思想,既要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但也不能局限于经验范围内。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因此大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结合时代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方式,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如书法大赛、英语比赛等等,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能够大学生一展所长,促进大学生个性和能力的有效发展。

3.3 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排忧解难

就业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就业问题加强管理建设,强化大学育人的效果。

例如,大学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企业加强合作,将企业作为大学的实习基地,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学习平台,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更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强化自身能力,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此外,大学还可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等。通过多种措施,有效强化就业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进而就业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此外,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实施有更有效地引导,使他们能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和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3.4 进行人文关怀,真心关爱学生

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教育管理的目标的一致的,人文关怀,简而言之就是要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进而对人实施有效引导。要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大学育人的效果,应明确人才是核心所在,管理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因此,要实现管理育人的最终目标,使大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结合实际生活,给予学生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强贫困生资助工作,从而有效实现管理育人目标,提高大学育人质量。

4 结语

总之,学生管理与大学育人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管理的育人价值提高重视,充分利用学生管理提高大学育人效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育人管理工作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