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高中生涯规划的课程开发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中生职业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定位

1.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人本主义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领域。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始终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的目的是达到人的潜能的充分挖掘与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教育的过程应该彰显人的个性发展,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置上,反对知识的抽象性与纯粹性,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习者的能力、兴趣、需要、生活经历等相关,实现学生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以及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在教学上,罗杰斯将心理临床中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延伸到教育领域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由成长,侧重学生情感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感受性的训练,倡导非制导性教学,强调让学生亲自体验。在师生关系上,学生是抉择、负责的个体,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生活的目标,一旦选定并为之负责,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发展道路,使其更好的成为他自己。

1.2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定位

生涯规划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牵引线,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指向标。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人生路口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因此,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高中生涯规划是指高中生在认知自己的基础上,根据外在环境要求和变化,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一种行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作为组织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高中生涯规划的课程理念要“面向学生的整体人格”,关注学生的情感与行为,开发学生的潜力与可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课程内容要覆盖全面,涉及自我认知、学业规划、升学指导、职业发展四个方面;课程实施设计既要有详细具体的理论课程,也要有生动自主的实践活动,不仅在熟悉的校园场所内进行,而且能在企业单位里开展体验;课程评价设计兼顾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2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现实诉求

2.1 “同一性—角色混乱”的矛盾冲突

高中生一般正值青春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此时他们正经历“同一性—角色混乱”的矛盾冲突,如果学生在这一时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合理地做出规划选择,那就表明他的自我同一性得以确立,反之,则陷入“角色混乱”的困境中,找不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2.2 高考自主选择权的扩大

近年来部分省份开始施行“7+3”或“6+3”的高考模式,这意味着高中生在课程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科目选择时,学生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职业倾向等选择科目,而是存在博弈心理,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先揣测竞争对手的选择心理,再决定自己的科目选择。此外,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心理的驱使,大多数高中生的理想追求就是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但对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及专业课程一无所知,这也导致了一些盲目报考学校或专业的大一新生产生厌学、退学的心理。

2.3 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逐年攀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或因个人因素或因家庭因素而无法踏入大学的校门,必须提前进入社会。对于这些刚才象牙塔走出来的青年人,如果预先没有进行生涯规划,直接踏入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则会眼花缭乱,措手不及。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的形式使高中生能够获得自我同一性,明确自己所拥有的以及所想要的,找准人生定位。具体而言,就是使高中生在进行课程选择时能够从自身出发,权衡利弊;在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时能够拥有更多的考虑与理由;在职业竞争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可能。

3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高中生涯规划的课程开发

3.1 课程原则的选择

3.1.1 主体性原则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高中生涯规划的课程开发要改变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现实需要开发课程,这样的课程才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主动学习的课程。

3.1.2 趣味性原则

人本主义教育家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给予学生一个宽松、有趣的环境让其自由发展。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的生涯规划课程要注意内容的生动性与新颖性,要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隐性的生涯规划课程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1.3 个体差异性原则

人本主义教育观尊重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智力水平、能力发展、生活背景等都不尽相同,因此,生涯规划教育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课程开发也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生涯规划内容。

3.2 课程内容的设置

3.2.1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感知,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容貌等生理属性的认识;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智慧、能力、气质、兴趣等心理品质、心理活动、个性特征的认识;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责任、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等的认识。自我认知可以使高中生快速地适应高中生活,保持健康阳光的乐观心态,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及职业选择充满信心。

3.2.2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对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与安排。高中生学业规划是指高中生在深入认识自己、正确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在学业规划中,通常采用SMART模式:确定目标、设定期限、列出达成目标的充分理由、将大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分析自己现在的位置、确定达成目标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确定使用的方法或途径、盘点能够借助的资源、回忆过去的成功经验、将目标视觉化、寻找效法的模范以及在行动中对目标的实施进行定期的评估、检查和反馈。

3.2.3 升学指导

升学指导是针对高中生在选课和志愿填报中遇到的困难而进行的一种专门性指导。在学科选择方面,引导学生综合考虑个人需要、家庭条件、就业趋势,理性选择科目,降低功利心理;在志愿填报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高校的综合实力、录取要求、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热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近几年来的报考热度,如果高中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各个高校走访,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学生做出更科学的志愿填报。

3.2.4 职业规划

高中生职业规划是指高中生通过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职业方向、选择职业道路,制定行动计划。高中生在制定职业规划之前,首先,要考虑“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其次,要设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长期目标和一个具体可行的短期目标;再次,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然后,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将职业目标落到实处;最后,在落实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与总结。

3.3 课程实施的形式

3.3.1 教育课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生涯规划教育必修课程,聘请专业的生涯规划教师为学生系统地讲授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其次,学校也可以开设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教育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更能够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再次,各学科任课教师可以在教授课程内容时渗透生涯教育理念,向学生介绍自己熟悉学科的起源、发展及未来趋势,结合自己高中及大学的学习经历给学生提出诚恳建议;最后,主题班会也是渗透生涯教育常见的手段之一,班主任拟定生涯教育的主题,学生们分工协作、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分享成果。

3.3.2 体验活动

生涯教育具有体验性,教师传授的生涯规划概念只是抽象的学术语言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间接的生活经验需要在直接的生活情境中重现,才能被学生深刻地理解、吸收。高中可以与大学合作,组织学生到大学参观拜访,感受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多彩的社团活动;高中也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察觉职业与自身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做出职业调整;学生自身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对自己的亲人或自己崇拜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所从事行业的职业要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将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汇总,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3.3.3 个体咨询与辅导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身心特征不同、能力发展有高有低、家庭情况各有差异,因此,没有一套完美的生涯规划可以适用于所有学生。一些学校有专门的学生成长导师为学生量身定做生涯规划,导师指导学生在高一时分析自我,在高二时锁定专业,在高三时冲刺高考,阶段性地教会学生科目选择、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在生涯咨询与辅导的专业性上,我国要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高中学校要开设专门的生涯指导中心,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生涯规划服务。

3.4 课程评价的优化

高中生涯规划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全面具体、灵活多样的。评价主体要开放,不仅是学校、教师能够进行课程评价,学生、家长也同样能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评价方式要多样,用质性评价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交流的主动程度等,用量性评价处理庞杂的数据,得出直观可视的结果;评价过程要动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操作要科学,将评价内容细化为若干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都设定若干等级,根据评价等级标准进行操作。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高中生职业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