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试管校本高中化学

(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0 引言

校本课程一般是学校老师在结合当地和本校的现有资源以及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基础上,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化学课程为基础而编制实施课程,因此也被叫做“学校自编课程”。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各种资源,课程开展视角集中在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发展商,实现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为保证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运转,应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部门动员起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1 开发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偏离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综合提高的目标,加之教师背负着学校施加的升学率的重负,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往往只单纯追求课程的讲述却抛弃学生该有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课程实践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常常变得机械和迷惑,对知识的本质内容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且动手实践机会的缺失,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变得差强人意。

化学这门学科学习和教授应紧紧围绕实验这一实践过程,将实验操作作为化学知识探究和掌握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现实中大量存在教师将学生本该有的实践操作替换成演示过程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源一是实验设备的缺乏,二是教师传统教学过程中长年积累的惰性。由于缺乏该有的操作动手实践的机会,许多学生往往连最基本的溶液配制、过滤等操作都不能完成。尤其是毕业以后,实践机会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其探究事物本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现阶段正在实施的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新课程改革,全面考虑了化学实验相关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和活动实践相融合,力图实现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立和实施来改变高中课程的落后面貌。

在课程内容上,新课程改革中重新审视了化学实验作为学科重要部分的真正含义,甚至将选修课中的实验内容独立出来,显示出我国现阶段化学教育中对实验内容的重视程度。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化学学习的多样化,通过对学生学习规律和特征的有效把握将XXXX课程安排进行了精心设计,新课程紧紧围绕学生实践展开多种多样的实验活动项目,从而实现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双向提升。

其中的实验编排不是用过去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开编排的方式,而是通过设计“观察与思考”、“活动探究”、“交流讨论”等栏目的全新方式,将实验内容和过程及方法呈现出来。化学1、2(必修)涉及这样的实验设计共有40个,而完成这两本教材的学时只有72学时,相当于旧课程半年的学时。

在各类实验资源配置较为健全的学校,往往由于课时有限等问题导致实验课程难以全部实施。对于条件一般甚至较差的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将会变得匮乏,因此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将难以培养的问题亟待解决。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确保学习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且能够有效弥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 目前化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珠海市直属高中,我校招收的是第三批次的学生,生源排名在中考4500名以后,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初中化学基础不牢固导致教师的付出和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和成绩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由于在面对当量的化学内容时,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导致不能灵活处理问题,从而不能主动积极探索课程内容,因此产生了对化学“学不致用”的偏见。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效率。

(2)在化学教授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在实验过程只要求学生关注最后的结果和现象而忽略对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逐渐变得差强人意。

(3)应试教育的要求迫使教师不得不沿袭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陈旧教学方式。长期教学观念的停滞导致教师在教学创新精神上趋于弱化。

2.1 关于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系统提高的必要途径。

只有正视化学实验的不足,通过化学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够改善和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在贯穿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提升其学习的乐趣和合作能力。

2.2 探究物质组成—化学实验探究

课程内容有:纤维素的水解,水的电解。

高中化学新课程尤为重视化学实验的开放性。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实验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提高物质的探究精神。

“纤维素水解”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探究性实验。该实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纤维素的了解和认识。在该实验过程中我校教师将采取如下安排:

(1)按浓硫酸与水7:3(V/V)的比例配制H2S04溶液20mL于50mL的烧杯中。

(2)取脱脂棉或滤纸一片(边长4cm即可)撕碎,向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变成无色粘稠状的液体,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用250mL烧杯代替水浴锅)中加热约10min,直到溶液呈棕色为止。

(3)取出小烧杯,冷却后将棕色溶液倾入另一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移液管取该溶液1mL注入一大试管中。用固体NaOH中和溶液,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加Na2C03调节溶液的pH至9。

(4)洗干净试管,配制银氨溶液。将3中溶液取2~3mL滴加到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里,水浴加热,管壁附积一层银镜。

(5)配制好Cu(OH)2后,使溶液的pH>11,取3中溶液2~3mL于新制的Cu(OH)2试管中,酒精灯上加热,可见到红色沉淀Cu20生成。

通过以上的校本实验的安排,学生能够在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加深对纤维素组成的认知,能够达到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标。

2.3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实验到化学

现阶段,新课程中化学实验对学生实操性的要求较高,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化学实验教授模式,在加强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度的为学生提供实验和操作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出该有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校教师本着素质教育的原则对“有关钠的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做了一些设计与改进。例如,在进行钠在氧气中燃烧用品的改进实验时,可采取如下的课程那排。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按课本及参考书中介绍的方法,实验过程中会损坏很多玻璃管或蒸发皿,如选用石棉网,实验后的石棉网也不能再次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为此,在实验中改用铝片做实验器皿就解决了以上问题。具体做法:把铝片剪成方形,折起四边成小盒状,将一绿豆大小的钠,吸干煤油后放在底端破裂的试管中,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钠很快便可熔化、燃烧。本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实验现象,冷却后易于取出燃烧后产物,再将试管清洗干净擦干以后还可继续使用。

该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带来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极大提高,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验的严谨性,还可以增进其环保观念和节约意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2.4 走出课本,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化学与生活

课程内容:化妆品中的化学,食品中的化学。

在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都隐藏着化学知识的身影。在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如果能够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融入到课堂举例中,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加上老师的正确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会变得更加深刻。

对Na2CO3和NaHCO3两种不同物质学习时,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举例生活中它们的实际运用利用创设疑问情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我们在吃的“馒头”为什么会发胖,为什么馒头内有空隙呢?

(2)我们在洗碗的时候用的纯碱水去除油渍,那纯碱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消防员拿着灭火器灭火,那灭火器喷出来的气体是什么呢?是如何产生的呢?

如此问题的引出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化学的存在。以提问的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积极的思考过程中去,还能使他们结合化学的具体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获得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3 校本课程的意义

化学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相比,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校本课程中积极开展实验探索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所学的核心内容予以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真理的态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地弥补了传统化学课程教授的不足,在关注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和提升空间,有效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提升学生化学基本素养的目标。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由于需要各教师的团结合作和积极配合,将改变以往教师“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从而能够使教师的教授水平予以提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教授技能并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才能够不断强化对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化学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受益匪浅。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过程必然伴随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出现,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够实现化学校本课程的系统化发展。打造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实践的新型学习平台,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发扬不断创新和探索的精神,积极面对并解决在校本课程中的问题,才能实现校本课程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试管校本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