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021-01-02方燕鑫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制造业管理工作成本

方燕鑫

(浙江昀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制造业企业在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的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内部结构升级以及管理模式改革的需求与挑战。在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调控之下,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实现改革升级与转型,是制造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制造业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前,制造业企业内部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伴随着新型产业的不断出现,占据了部分制造业企业的资源以及市场,导致传统模式下的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巨大阻碍[1]。人工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以廉价成本为主要竞争优势的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基础下,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提高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对成本结构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可以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塑,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同时,成本管理工作的推进,有助于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维持稳定发展。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思维方式过于陈旧,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当前,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此类管理模式较为陈旧,容易局限于企业生产资金的节省上,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导致制造业企业管理层缺乏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未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够紧密,并未在制造业企业内部,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部分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并未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因此,难以有效实现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的双重目标,进而不利于制造业企业的长期运营。同时,部分制造业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人才,对于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新事物接受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2.成本管理工作全面性不够,缺乏现代化手段

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提升成本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推进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只注重生产环节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节省,部分企业甚至过于追求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影响企业经济效益[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管理全面性不足,未将成本管理上升至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层面上,导致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但因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与优势,反而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部分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且没能充分利用企业以往的成本信息数据,因此无法帮助企业规划下一步的生产计划。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存在数据传输滞后的问题,由此无法为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这极大地影响了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化改进。

3.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绩效考核成果欠佳

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传统模式下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需求[3]。制造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合理规划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划分,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在其经营发展进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企业管理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较为重视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销售量,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对于成本管理工作却缺乏重视,未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及设置独立的成本管理机构,相关岗位职责也不够明确,未将责任落到实处,因此,容易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同时,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无法有效提升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难以切实反映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1.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完善内部培训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与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充分结合,企业应当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以改进成本管理理念。企业内部应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领导层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提升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自上而下在企业内部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确保企业全体人员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为成本管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要完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提升企业用人标准,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的用人标准,大力引入高质量人才,鼓励员工多进行经验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实现工作能力的提升。此外,可以引入其他企业优秀的成本管理案例,以帮助员工能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打造一支优秀的队伍。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全面成本管理,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成本管理工作在开展之前,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环境,有效推进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将成本管理与全面预算进行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性。通过完善的监督管控制度,进一步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一致,合理运用预算结果,保障成本预算的科学合理,进一步扩大成本管理范围,将其延伸至研发、生产直至售后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涉及材料购置等,尽力消除生产销售各环节中的成本控制风险,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升企业内部对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引入相关设备资源以及软件系统,促进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尽可能地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确保信息数据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充分利用成本管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充分分析考量,通过考量结果及时发展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据不足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优化成本核算方式,完善绩效考核指标

制造业企业应当突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局限,引入现代化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法,进一步突出成本管理在制造业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及发展需求,完善企业内部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设立独立成本管理机构,负责成本管理落实以及考核工作。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设置成本管理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更好地实现企业内部事事有回应的状态。完善追责制度,提升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成本管理目标更快实现,提升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结语

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稳定发展。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完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成本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优化成本核算方式,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打好基础。成本管理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最终实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制造业管理工作成本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