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探讨

2021-01-02纪虹芳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控资金施工

纪虹芳

(中石化江苏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9)

目前,尽管全面预算管理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不少施工企业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方面,对于资金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不足。长此以往,将导致施工企业面临预算资金支出过多,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对其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基于此,施工企业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整合,做好成本管理的工作,合理地分配预算资金,避免生产运营风险问题发生,进而持续提升资金的周转率,为施工企业的综合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施工企业通过开展资金预算管理的工作,能直观地了解企业资金利用情况,并且提出有效的决策,制定明确的财务管控目标,实现合理化、科学化的决策管控,制定出明确的财管管控目标。要想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需要实现资金的科学化利用,加快资金的周转率[1]。如果资金预算缺乏科学性,就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后续工程建设工作开展。由于企业的实际效益与资金使用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能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并科学化的利用资金,使得利润不断提升。

2.实现资金的合理控制

施工企业在进行资金预算管理的时候,主要就是结合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上一年度的数据,并且开展科学化的预算工作,了解具体的资金需求。另外,从企业的生产、运营部门入手,对资金进行全面的把控。由于资金预算覆盖了资金流出、资金流入等多个环节内容,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掌握资金的利用动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全局性的规划,以此实现资金的合理控制。

二、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从我国当前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许多施工企业都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没有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无法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同时也存在缺乏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与监督的问题,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2.缺乏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目标

施工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明确成本管控目标,例如:施工企业确保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当中[2]。对于具体的施工作业进行分析,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进而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人员都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就是开展财务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全面预算方案,并强化预算管控力度。但是这种认知模式较为片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当是全员参与进来,属于全员性的行为。

3.重视资金运用,忽视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应当将业务活动与资金支出业务作为基础条件,并做好相应的预算编制工作,使得各个企业更加注重资金的分配。有的施工企业只重视资金的运行情况,而忽视对成本的管理,没有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反而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由于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造价成本提高,财务风险频发。

三、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

1.自下而上进行逐级编制

施工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会直接涉及各个项目和职能部门,对于各个工程项目部来说,需要结合实际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地进行项目收支计划的编制,还需要定期将计划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也需要根据回款计划,开展全局性的审核工作,将数据汇总[3]。通过贯彻以收抵支,先收后支的核心原则,使得项目资金充足性,并且完善配套下月的资金预算方案,经过领导层审批之后,落到实处。

2.梳理资金预算管理流程,确保资金预算精准性

施工企业具有项目分散、涉及范围较广等特点,资金收支大都是在项目建设进程中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职能发挥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真正突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效用,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借助科学化的资金预算管理手段,对项目资金进行集中化管控,并遵循收支两条线的基本理念,做好预算编制的工作,使得支出与收入平衡[4]。对于资金预算编制过程进行分析,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到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各个项目的预算进行认真的审核与监督,并将各个工程项目资金预算汇总,以便于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项目预算改进方案,并且重新进行项目资金预算,做好改善与审批的工作,确保企业资金预算的平衡性。对于各个项目来说,采取标准化的管控模式,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进而持续提高资金预算精准度,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的配置,进而对各个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

3.加强资金的预算考核

首先,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进行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员工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也会对预算工作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保预算工作到位。针对相关责任人,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而针对无法进行控制的经济责任不予负责,使得资金控制指标顺利执行,并且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通过开展对各个部门工作的考核与评价,确保公平公正性,将预算执行情况披露处理,不断提升预算的监督力。其次,完善预算考核制度。通过开展经济责任考核,落实奖惩策略,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资金预算执行考评,并将结果汇报给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合理的奖惩,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4.加强信息化建设

借助信息化平台,强化企业与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及时的信息传递,其中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分包工程款、材料费用、垫资费用等,并且反馈到信息共享平台当中,确保预算管理部门可以准确地了解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以此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了解预算完成的情况,并且进行科学化的调整[5]。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另外,在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了解各个部门的反馈情况,确保各个部门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将数据信息反馈给预算管理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

5.盘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一般来说,应收账款余额数量越大,就越可能引发坏账风险,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针对少部分的欠款,可以采用转账抵充的方式,将部分应收账款转移给企业的债权人,必要的情况下采用法律手段,可以通过获取业主的部分经营权加以解决。对于规模不大的施工企业来说,其风险承担能力较弱,所以盘活资金的管理,能显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施工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逐渐成为备受推广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能对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各项业务实施有效的管控,并且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时候,除了为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提供管理与分析功能,还能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性较强的预算信息与数据。在做好预算编制、预算分析、预算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资金的管控力度,逐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使得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有据可依,以此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管控资金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