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策略探讨

2021-01-0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价值分析

陈 虎

(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对行业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审计工作来讲,其涉及的数据庞大,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对审计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与分析,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一、大数据及其数据统计工作

1.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理念源自2009年。大数据理念首先在经济领域有所应用,之后在其他领域开始普及并使用。大数据技术是基于大数据工作所研发的技术,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其技术对大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统计分析,对数据价值进行利用,进而保障大数据对相关行业工作的促进。就当今我国社会发展来讲,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能够就数据价值进行提炼,大数据技术能够为这一过程奠定技术基础。行业发展过程中,各行业资料不断增加,为强化对此类资料价值的提取,工作人员可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价值的获取。

大数据是规模非常巨大和复杂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数据量大等特点。就数据类型来讲,众所周知数据形式具有多样性,图片、表格、视频、数字资料等都属于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类型在进行处理过程中采用的处理方式具有差异性。就价值密度来讲,大数据包含的数据资料数量较多,但数据的显现价值较低,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度开发,才能挖掘出数据的潜在价值 。就数据量来讲,数据量是大数据的显著特点,因此在进行数据统计的工作过程中,传统人工数据统计的方式难以保障数据统计的时效性。

2.数据统计工作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对数据价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就数据价值进行挖掘,以对数据关系进行明确。数据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梳理所明确的,以明确因果关系。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的不断增强,工作人员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价值进行分析,以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进而保证数据统计分析质量。

数据分析样本形式具有多样性。在对大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中,包含抽样分析与全面分析两个方式。抽样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对全部数据资料特点进行体现,使得在开展数据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数据价值真实性难以保证。就数据来讲,部分数据自身真实性难以保证,对此数据统计工作的价值也就无法保证。

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利用,使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效率明显增长。对于数据的统计工作来讲,部分数据统计与分析强调的是工作效率,对此工作人员可不强调数据的精准度。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对大数据的分析主要是对数据发展趋势的了解,并不是就具体数据的对比。对此,统计人员可有效结合大数据技术开展相关数据统计工作,以保证统计工作的高效完成。

二、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数据统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一是审计数据可信度更强。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大数据能够提升审计数据的可信度。就审计工作来讲,审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对企事业范围等职能部门项目和财务进行的监督,其主要承担督查责任,其工作的开展必须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数据为切入点,以对数据可信度进行衡量。审计工作的开展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减少了人为数据分析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审计数据的可信度。

二是审计效率明显提升。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数据资料具有海量性,传统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此类数据进行逐一清算,极大增加了工作量。在大数据背景下,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数据统计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为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数据时效性较强。大数据在审计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对网络中相关数据进行统一采集,此举能够拓展传统数据审计范围,对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具有较强的保障。部分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跨系统进行,大数据能够有效地融合多行业数据元素,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挑战

一是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数据作为企业记录经营管理工作资源流动的主要途径,其部分数据难以保障真实性,在此情况下,审计工作的开展难以对数据中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分析,也就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难以保证质量。因此,这也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对审计数据异常进行及时的感知,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二是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大数据时代要求审计人员在使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受专业性影响,部分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也就对审计人员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对此,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能对数据异常进行敏锐的洞察,进而减少审计问题的出现。

三、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的策略

1.对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完善

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是开展数据分析的重要途径,其能够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进而就数据价值进行挖掘,因此需要不断就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完善。大数据背景下,其数据统计分析具有技术性,为强化审计数据资源分析的有效性,需要对数据分析系统进行优化,以保证审计数据系统的运转质量。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应用能够强化数据分析质量,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数据进行处理。与传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相比,大数据背景下系统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数据统计分析效率,及时提取关键性数据,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明确。同时,也可为不同的用户设定访问权限,不得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加大对审计数据的监管力度,创建完善的审计数据安全体系。

2.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对传统审计行业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主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其主张数据的数字化计算,与传统数据的存储方式具有差异性,因此大数据技术能够及时、高效地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对审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另外,大数据技术所包含的数据范围较为广泛,且技术能够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数据统计分析模式,创新了数据分析途径,且增加了数据统计分析的实效性,对审计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技术在数据统计分析中,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提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据统计分析的精准性。

3.加强对现代审计统计思想与方法的应用

为使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工作,就要摒弃各种陈旧的统计思想、方法,借助于先进的数理统计数据,使审计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审计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异常数据。如运用定基法、环比法等对现金流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既要把握其运行规律,也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变动。对审计数据的离散点进行深入分析,将其中存在的偏差当成审计重点。在此基础上,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住数据的规律和特征,尤其要重视各种不对称信息,找到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如在纳税征管工作进行核查时,要明确某一区域内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发展变化,透过各种数据信息了解各个产业对纳税的贡献程度,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4.树立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的审计思维

要运用好数据式审计模式,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将“业务驱动”变为“数据驱动”。对全部数据的总体掌握正是指导数据式审计模式的指向标,利用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着重整体性分析,以关联查询为主对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判,从而发现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四、结语

审计数据统计分析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数据统计分析质量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但受数据资源量与数据自身质量的影响,审计工作往往效率较低。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审计人员数据统计分析压力,使数据统计分析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对此,审计人员要不断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对审计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进行创新,以提升审计工作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价值分析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给”的价值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