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2021-01-0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轻工业业务部门账款

沈 阳

(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 200011)

轻工业企业的高质量成长不仅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也是维持民生健康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轻工业企业间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赊销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先机。然而,机会也同时伴随着风险,赊销的放大往往伴随着应收账款体量的增长,部分企业急于求成,盲目扩大应收账款规模,不注重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不对应收款进行账龄分析及逾期预警,对逾期应收账款不及时催讨,最终导致企业出现坏账,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实质性损失。因此,轻工业企业有必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一、轻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1.特点

轻工业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主要有食品业、纺织业、造纸业等。可以看出,轻工业企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准入门槛低。轻工业企业是在具备生产资料的条件下,通过技术手段对原料进行加工再造,最终生成生活资料并推向市场,而这些技术手段往往因为易于模仿或者缺乏技术壁垒,导致企业能够轻松进入相关行业。二是同业竞争激烈。轻工业企业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高,这加剧了同业竞争,甚至产生恶性竞争。三是行业分布广。轻工业相关的细分行业涉及所有生活资料,而各细分行业间差异巨大,导致部分轻工业企业搞大包大揽,缺乏行业专业性。轻工业企业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导致了大部分企业处在了买方市场主导的环境中,企业为了在买方市场中求得生存,只能通过赊销的形式与客户进行结算,由此应收账款管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轻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需要结合其相关细分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自身产品竞争力、客户议价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现金流情况,制定一套适合其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2.重要性

应收账款本质上是企业结合自身产品情况、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客户信用条件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后,向客户做出的一种授信行为,而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加强轻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性:一是合理安全范围内的应收账款规模,对处于买房市场中的轻工业企业来说能够扩大销售,增加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二是安全可控的应收账款,使企业能够更快地消化库存商品,对于快销品占多数的轻工业企业来说,加快存货周转率,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运营效率。三是有效运转的应收账款体系能够使企业对回笼的现金流有准确的预期,从而使轻工业企业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金成本。四是可以维持并提升与存量客户的合作关系,并能够在下游市场中提高声誉,吸引潜在的意向客户,对于品牌粘性不高的轻工业,这点尤其重要。同时,轻工业企业的单位产品价值普遍较低,更加依赖存货的快速周转来达到规模效应。因此,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应收账款体系,不仅能够减小坏账损失发生的概率,降低财务风险,更能改善企业的现金流,使其资金能够更充分地被利用。

二、轻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轻工业企业的赊销行为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而应收账款所带来风险的高低,取决于信用体系是否完善。然而,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当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完善。对于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已经认识到建设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体现了政府部门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信心和决心,但仅就目前来看,相关法律、规章及制度对于鼓励守信及制裁不守信行为的力度有限,不守信的成本很低。对于内部环境,轻工业企业的客户群体具有数量多、性质杂的特点,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做支撑,势必导致信用风险的提高。许多轻工业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符合自身产品特点以及客户群的信用体系,对所有客户都采取千篇一律的信用政策,企业信用额度分配不合理,导致高信用客户无法享受高额度的信用政策,而低信用客户却占用着与自身信用不匹配的额度。

2.缺乏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轻工业企业普遍产能过剩,处于买方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通常会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企业除了打价格战之外,不得不采取赊销方式与客户进行结算,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大,也伴随着风险的增加,在如此大环境下,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同时,部分企业从高层到基层将账面收入和利润作为业务部门业绩考核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应收账款的回笼率在考核指标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较低,而本质上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争取客户做出的授信行为,也是业务部门利用企业资源享受的一种权利,收入和回笼率考核占比的不对等,则会导致业务部门为了追求销售而盲目放大应收账款,不重视回笼率,忽略了应收账款背后的风险,由此增加了企业的坏账率。对于企业高层来说,上级单位针对下级单位的考核往往也是以收入和利润为主,并不注重考核企业的现金流,这无形中也降低了高层对应收账款的关注度。

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除了公司章程之外,部分企业并没有专门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制度的缺失导致权责划分不明确,而轻工业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部分企业先天制度就不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时间节点。事前制度的缺失,使企业对客户信用评估不足,为将来应收账款坏账的形成带来隐患。事中制度的缺失会产生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的现象,出现销售与核算脱节的问题,业务部门享受着向客户赊销的权利,而财务部门则要承担向客户催收应收账款的义务。事后制度主要涉及应收账款产生后的后续管理制度。一是企业缺乏相应条款激励有关团队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二是缺乏对客户的评级调整,客户的资信情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导致客户信用状况与实际情况脱节;三是不注重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超期跟踪,账龄分析可以直观体现应收账款的账期,而有些企业不对应收账款做账龄的标记,将单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打统账,无法体现应收账款的账龄,超期预警及跟踪则更是无从谈起。

三、改善轻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我国正致力于加快推动更完善的覆盖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在内,与银行、行政等社会模块相挂钩的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将更多精力集中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一是尽快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制度应涉及信用管理内容及执行两部分,包括客户工商、财务信息的收集,客户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调查,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以及等级与授信额度关联方案,后期客户信用信息的跟踪,不守信行为的降级及相关信用惩罚措施等。二是建立信用管理部门,该部门致力于负责管理客户的信用调查、分析、评估及监督,并根据所掌握的最新客户信用状况,调整应收账款信用额度。同时,与业务部门、财务部、法务部及办公室做好销售合同中回款相关条款的确认工作,以及督促业务部门做好应收账款的催讨和协助财务部门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

2.提高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企业要提高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扭转部分轻工业企业以销售作为结果导向的传统经营发展思路,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将提高销售质量摆在重要位置,销售质量所包含的因素中就包括应收账款的质量。首先,包含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在内的企业高层,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把应收账款的回款视作和销售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没有回笼的应收账款就是空中楼阁,一旦出现坏账,影响企业现金流,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其次,对于企业中层及基层业务部门,除了长期灌输应收账款回笼的重要性外,还要从绩效考核下手,提高涉及应收账款回笼的考核占比,考核指标包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回笼率及超期次数等,用激励和惩罚的方式引导提高应收账款风险意识。最后,加强审计监督职能管理,通过内控部门及第三方机构的独立监管,使企业全员认识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相关制度

企业应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应收账款的权利及义务,如财务部负责应收账款的核算及对账,销售部负责催讨,信用管理部负责信用评估及额度管理等。制度应覆盖应收账款管理的事前、事中及事后,事前应明确客户信用评估的内容和步骤,事中应包括应收账款核算的具体要求,事后则应包括绩效考核、内控及审计相关内容。所有相关制度应确保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出现制度一套,实际操作另一套的现象。

猜你喜欢

轻工业业务部门账款
郑州轻工业大学成果展示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