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研究

2021-01-02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税收管理税收政策筹划

熊 勇

(温州鑫荣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浙江 温州 325000)

企业在发展时,可以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在确保其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利用统筹安排企业筹资、投资及生产经营活动来减少企业税负,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与之相对应的会计税收筹划自然也需要做出调整,这就需要企业将会计税收筹划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会计税收筹划工作水平。

一、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以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根据财政税收政策,以理财投资、经济活动等方式方法,降低企业税负的过程,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税收筹划管理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其所涉及的筹资、投资、经营和收益分配等环节与税收筹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避税规划。纳税人采取合理合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法律条款所给予的优惠,实现税收减负,与偷税漏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税收管理筹划并不触犯法律底线,而偷税漏税则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节税筹划。企业的实际税收是根据其业务流程及业务实质来决定,而不同的业务流程有着不一样的税收规定,因此,纳税人把握好关键税法,利用好税收起征点以及税费减免等优惠,在纳税义务确定前安排好企业经营流程,以求达到税负最优化,实现少缴甚至不缴税的目标。三是转嫁筹划。纳税人通过价格调整等手段将税负进行转嫁,由他人来承担纳税义务,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四是零风险涉税。要想实现此目标,在制定税收管理筹划时,需要纳税人申报精准、账目清楚、缴税及时,不能够出现税收惩罚,其税收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企业没有直接税负优惠,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1]。

二、加强企业税收筹划的策略

1.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依法纳税观念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树立法治观念,将依法纳税作为企业生存之本,加强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进一步做好企业会计税收筹划的各项工作。坚持以正确税收筹划思想为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方案,确保企业税收筹划合规、合理、合法,防止偷税漏税现象出现。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意识,把控好国家税收政策变化,做好正确政策解读工作,认识其重要价值,企业领导层要加强税收管理筹划工作建设,建立高效税收管理筹划管理系统,将其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其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账目,落实好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科学分析会计信息,为税收管理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要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对于税收管理筹划的重视程度,了解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税收管理筹划工作效率,在落实税收管理筹划工作时,能够予以科学指导及规范操作。在设置税收管理筹划目标时,一定要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税收管理筹划的主体责任,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另外,税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使其能牢固树立“依法纳税”理念。

2.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在开展实施筹划工作时,企业财务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新税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深入理解,做到学习到位、理解到位、运用到位的“三到位”。我国税种繁多,并且每个税种所征收的对象都不一致,企业一定要按照国家具体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牢牢把握税收政策要点,选择最佳税种,确保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有效提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企业所得税的税负与税收弹性较大,这意味着税收筹划运用空间也较大,自然也就成为企业税收筹划的主战场。企业从融资、投资、经营到重组改制等不同阶段,都可以开展所得税筹划。一是融资筹划。融资行为是企业扩大规模的必经之路,企业体量扩张对于融资活动的依赖性很强,因为不是每个企业自身都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扩大规模,这时候为了占领市场,融资活动必不可少。融资有债券融资及股权融资,对于企业资本结构会产生直接影响,所取得的资本成本也不尽相同,在财税制度下所承担的税负也不一样。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进行充分论证,制定最佳的融资方案,以实现减轻税负、提升效益的目标。二是投资筹划。投资活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合理投资能够使企业资金效应最大化。国家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新兴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投资退税、所得税抵扣等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兼并收购、购置设备、投资工厂等)时,一定要根据相关政策做好税收筹划。三是经营筹划。应纳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应当以总收入金额与扣除额为切入点,总收入指的是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收入,其销售模式有预付款、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销售方式,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收入合理延迟,也就达到延迟纳税的目标。但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所得税筹划时,一定要找准销售方式,以达到合法延迟确认收入及纳税的目标,同时,还要确保应收款项与资金的安全。四是重组改制筹划。该类筹划依靠的是企业合并与分离来实现。企业在并购亏损企业时,能够扩大其规模,将亏损与收益抵消,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应缴税额减少[2]。

3.完善税收筹划管理

税收筹划管理一定要严格按照现行税收政策来开展。在法律制定方面,税法制定在前,税收行为在后;在经济活动方面,企业经济行为在前,缴纳税费在后,这样的模式为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通常而言,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调整自身经济事务来应对税法规定,选取最佳纳税方案,从而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预定目标。企业如果没有提前做好税收筹划管理,等到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应当承担的税费就已经确定,这时候再来想办法减轻企业税负,就变成了偷税漏税。税收筹划管理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制定税收管理筹划方案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该方案是否能够为其带来绝对经济效益,而不是仅仅考虑税负的降低。国家税法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企业如果想要享受税收筹划管理带来的优惠,就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应对。企业在制定好税收管理制度后,需要及时落实税收筹划管理的相关工作,以确保其顺利开展。

4.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企业在人才引进环节就要做好准备,在招聘时重点关注其是否熟练掌握税收筹划,在任用时做到人尽其才,使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对现有税收筹划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员工脱产学习及继续深造,以提升税收筹划管理工作人员规避风险的能力。在培训时应重点提升法律、金融与税收筹划管理、财务管理等的专业能力,加强税收筹划工作人员的预见性培训,使其明晰企业当前运行状态、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以及与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按照当前经济形势来准确预判税收管理筹划风险,熟练掌握先进税收筹划管理工作的技能。同时,要注重税收筹划人员协调能力的培养,除了能够与企业各部门之间保持良好沟通交流外,还要与税收机关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增强税收方案的可操作性,为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另外,在开展企业税收筹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工作人员薪酬与业绩挂钩,还可以将税收筹划管理与职称评定及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利用合理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有效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1)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是运营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资决策失误,会引发运营风险。税收政策本身有着导向差异,如果没有做好综合把控,很容易给纳税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成本支出也有风险存在,因为税收筹划方案具备可行性,但是各种因素制约,会造成成本增加导致收益流出。二是征管风险。其主要有税务登记风险、发票征管风险、纳税申报风险等。三是政策风险。当前,税收政策一直在调整,如果不能够动态掌握,则极易出现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相背离,从而引发税收政策风险。同时,税收政策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纳税筹划,加上税收政策的时效性,一旦把握不好时机,也会引发相关风险[3]。

(2)规避风险的策略

一是增强税务意识。运用信息技术增强税收信息的可接触性与可获得性,如利用大数据快速查询部门间的需求信息,使信息趋于透明化、共享化,保障税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二是加强发票管理。要建立企业发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增值税发票管理,保障发票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顺畅流通。要确保采购增值税发票的获取,并保障其合法性。还要进行合理运用,一些不能够直接抵扣的增值税发票要与税控部门沟通好,开具销售清单,确保发票合理抵扣,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完善风险体系。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相关制度,增强事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不断提升涉税风险防范能力。

现阶段,企业税收筹划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会计税收筹划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税收筹划管理体系,为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税收管理税收政策筹划
“互联网+”视域下大数据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管理思考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