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及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2021-01-02陈洁玲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债券融资防控

陈洁玲

(桐乡市崇福镇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站、医疗保障服务站,浙江 桐乡 314500)

债券融资是国有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从目前来看,在实际进行债券发行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的不利因素,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为深层次的分析,进而提高国有企业对于各类风险的应对水平。

一、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现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国整体发展受到影响,但进入2020年二季度,我国的融资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无论是中央国企还是地方国企在债券发行规模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笔者主要调查了2020年1-6月国有企业债券融资发行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发行规模

受到宽信用政策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券融资情况相比之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优化完善,在发行规模以及净融资额上都得到了大幅的增加。国企整体发行规模高达62034亿元,相比2019年,整体增长了18192亿元,同比增长41.5%;净融资额高达29033亿元,同比有15107亿元的增加,增长了108.5%。

2.发行成本

自进入到2020年以后,国企债券发行利率在1月至6月期间呈现出整体下行的趋势。部分国企有着较好的信用资质以及较高的信用等级,其在融资成本上则有着更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020年6月较之1月份相比,AAA级国企债券的发行利率有着44BP(basis point基点,即万分之一)的下降;而对于中低等级发展主体来说,国企债券的发行利率则呈现着整体下行的特点,其中在AA级以及AA+级债券方面分别有着14BP以及45BP的下行。

从发行利差维度着手进行分析,国企债券发行利差在2020年1-6月之间大多都逐步收窄。截至2020年6月份,国企债券有着177BP的平均发行利差,同民企相比要低100BP。由此可见,在宽松信用政策的影响下,国企的债券发行成本明显降低。

3.债券类型

基于债券类型的维度着手进行分析,2020年1月到6月期间,国企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债券的规模在整体的融资规模中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该现象的出现也能够体现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有企业在流动性融资安排方面需求的大量增加。而且,相对于民企,国企在超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规模上存在着更大的增加幅度。截至2020年6月末,国有企业在疫情防控债方面所推出的信用债的发行规模高达2826亿元,在信用债中总占比77.3%,是我国疫情防控债发行的首要主体,其中中央国企以及地方国企分别有着1251亿元以及1575亿元的发行量,具体占比分别为34.2%以及43.1%。

二、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防控措施

1.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债券发行

国有企业通常会带有一部分政府职能,在开展融资活动时会存在着过多的政府干预,并且经常会涉及公益性资产以及政府相关往来款项,此外还存在着相对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于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来说,债券融资有着较为苛刻的硬性条件,所以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债券的审批以及发行。

我国国有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产品涉及诸多种类型,包括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以及境外债等等。在通常情况下,那些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审批的企业债其本身有着较强以及准确的政策导向,尽管在审批要求方面相对较低,但却具备较强的指向性,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筹备时间之后才能够进行债券发行;而债务融资工具则是由国家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所进行审批的,相较于企业债来说,则有着相对较为灵活的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公司债主要是由证券交易所以及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所进行审批的,该类债券在审批速度上要比前两者更快,在程序上也有着较强的约束性以及规范性。但是,有着较严格的审核要求;境外债则主要是由国际金融机构展开实际的审核工作,该类债券在利率方面比较低,而且监管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在实际对资金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呈现出比较灵活的特点。基于此,国有企业要综合考虑各类债券的实际特点,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需求优化选择相应的债券产品。

国有企业应当在对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展开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工作基础上,再根据所选择的债券进行发行。当实际进行相应债券融资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本土的证券公司进行优化选择,确保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度,能够完整明确不同监管机构债券产品类型、发行流程以及审核条件等相关内容,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企业现有的资产结构展开更为优化合理的调整工作,提升现有财务报表中涉及的各项经营指标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便导致在实际展开融资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低效率以及短期化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导致国有企业出现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使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变差,利润水平降低,资金运作能力减弱。因此,若想真正保障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实效性以及规范性,实现对于相关风险的有效防控,必须要完善当前现行的相关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既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又有助于强化国有企业的监管,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在所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应当对企业法人制度展开针对性的明确,并落实好相关的责任,详细划分企业产权问题,强化对于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手段的应用,为国有企业后续的持续平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要在“管好人”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等,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国企的活力、创造力,达到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使国有企业在融资中提高整体实力与信用评级。

3.创新融资模式,优化顶层设计

相关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内外部融资之间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若是冲破了合理的比例势必会导致融资风险的增加,但现如今内外部融资方式的搭配方面存在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当下并非纯粹的经济主体,无法对企业规模的扩张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采用新型融资模式实现对于相关风险的高效防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中,国有企业需要秉持理性的态度对新型融资模式进行选择,不能一味地跟风和盲目选择,应当对各类新型融资模式的实际特点以及具体优劣势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明确,再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条件,谨慎尝试相应的融资模式,进而有效地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

首先,国有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明确当下新型融资模式理念的相关内容及内涵。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企业需要科学判断当前多样化新型融资模式的具体优劣,不能单纯只分析其优点而不看缺点。例如,国有企业需要对该融资模式的耗时情况以及流程等内容展开详细分析,并综合考虑当下企业实际的执行能力以及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确定所要选用的新型融资模式之后,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贯彻与落实,严禁出现半途而废的问题,切实体现出融资模式所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和效果。

其次,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对于新型融资模式应用经验的学习以及工作总结,以此有效地保障国有企业对于相关风险的控制和应对能力。并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时间对相应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当积极引进相应的风险管理人才,大力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为风险预警机制的高质量建立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于对潜在的融资风险进行高效防控,一旦出现相应的融资风险问题便能够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

最后,国有企业还应当积极开展顶层优化设计,并完成好对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以及整合重组的相关工作。债券发行的条件较为严苛,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于国有企业的积极引领作用。基于此,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务必要积极向当下市场中转型经验丰富的相关企业学习,大力进行顶层设计的优化与完善,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内容着手。

一方面,应当贯彻落实政企分离的目标,国有企业应当严格遵循现有的市场运行规律,降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力度,掌握好企业本身的自主经营权,并在遵循一定市场化规则的条件下同政府之间进行相关业务的合作。

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高质量的融资规划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债券融资管理工作的力度进行强化,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应当形成专门的投融资管理队伍,使得融资结构能够呈现出品种多样化以及长短搭配科学性的特点。此外,应当适当提升直接融资份额,这样一来便能够起到有效减少经营风险的作用,还可以充分发挥出资金本身所具有的杠杆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对于债券发行过程中相关风险的应对与防控能够有效保障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持续平稳进行,对于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国有企业要结合当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以便于应对不断变化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风险。

猜你喜欢

债券融资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融资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融资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