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模式改善措施探讨

2021-01-02王顺超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导师电力企业培训

王顺超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力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电力企业需要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电力企业应该做好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新员工的综合能力,为企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一、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现状

目前,电力企业的员工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员工培训成果的转化。第一,发电企业的新员工培训观念较为传统,很多员工觉得培训根本没有用,导师也只是单纯地对员工灌输知识,不考虑培训的效果;第二,企业没有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新员工对于企业和工作不熟悉,如果企业没有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新员工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没有办法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第三,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培训导师的授课没有明确的规范,不能及时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第四,员工培训的内容较为单一,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实际工作中,新员工还要进行实操的训练,才能正式上岗,对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极大的浪费;第五,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第六,企业没有明确的导师管理制度,导致导师队伍鱼龙混杂,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改善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模式的措施

1.转变传统观念

目前,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内部职工的培训主要是为了扩展员工的知识范畴、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等目的开展工作的。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员工本身,培训也是获取更多专业技能和职业前景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依旧不到位,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依旧在遵循传统思维方式。为了迎合电力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应该及时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推动新员工培训工作的改革,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导师需要充分地执行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摒弃以前培训的落后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授课能力,坚持以学员为主体,根据学员的基础素质和掌握情况制定教学的计划。学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实现培训的目标,按照企业的规定,完成个人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目标。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优化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实力,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1]。

2.明确培训目标

目前,部分企业没有对新员工的培训制定一个培训的目标,员工自身也没有制定培训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对于导师的培训来说,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师就不能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对导师的教学成果具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对于新员工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利于提高员工在学习时的自觉性。学员永远是培训的主体,因此培训的管理人员应对企业的新员工进行基础考核,了解新员工的基础素质。另外,培训导师应与企业的各个部门保持有效的沟通,了解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结合企业制度等诸多方面,制定培训的主题和具体内容,增加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定期检验学员的培训效果,根据学员的掌握情况,不断修改授课的内容和模式,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企业应该督促员工完成个人职业目标计划书和学习目标计划书,通过导师的培训内容及企业的制度了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不断的修改和扩充,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1]。

3.健全培训管理制度

目前,部分电力企业没有对新员工的培训进行规范的管理,没有对新员工的学习形成一定的约束,并且不能精确地检验培训的效果。因此,企业应该健全新员工培训的管理制度,明确导师的职责范围,规范导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及时跟进导师的授课进度。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水平,比如企业规定新员工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内容设定可结合导师的培训内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实践操作、沟通交流等多个方面,并定期完成学习成果的跟踪记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需要不断完成个人学习计划,增添多个学习内容。个人学习计划可以有效帮助新员工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企业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检验其学习成果,督促其认真参加培训。考核的形式不能只以笔试的方式为主,应该对考核的体系进行完善,增设实践的考核,帮助新员工提高实践的能力。另外,为了鼓励新员工积极参加培训,企业可以建立新员工培训成果的赏罚机制,对于考试成绩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表彰,使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员进行相应的处罚,让学员真正重视培训。另一方面,企业要完善对于培训导师的考核,组织学员进行匿名评分和投票,禁止学员糊弄了事,企业必须真实地掌握导师在实际培训中的表现情况和能力水平。

4.丰富培训内容

目前,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增加实际操作的培训内容。新员工的实践课程的培训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完成各项管理数据、管理信息的实时交流与共享,提高沟通、管理效率的同时,改善教育教学的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库,创新教学的模式。例如,企业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发电企业电力设备的模拟操作系统,新员工可以通过电子系统完成企业设备的日常操作、故障检修等。一方面,培训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模拟多种故障场景,让新员工熟悉设备的故障情况,通过多次的模拟演练,再安排新员工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另一方面,新员工的培训应该增设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新员工大多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对于未来没有长远的规划,对于企业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引导。例如,开展专题讲座,为新员工讲解职业规划的相关内容;或开展企业内部的职业生涯规划交流会,让员工进行充分的交流,找到自己的定位,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2]。

5.创建企业文化

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创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的设立包括诸多方面,例如,企业的标志、企业环境、企业制度、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包括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还有企业的经营方向、企业集权与分权程度、企业所有制、企业内部设施、企业的文化环境等。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和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准则,真正地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例如,青铝发电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快乐工作。一方面,企业精神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是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方向的集中反映,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发电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将自身的特色文化融入进去,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独具魅力;另一方面,在新员工的培训中,需要发电企业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公司的组织结构,方便其快速融入公司。发电企业对于老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让员工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建设企业文化展览板,将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组织框架等企业信息进行展示,督促员工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贡献力量。

6.完善导师管理模式

培训导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培训人员的学习效果,在新员工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导师需要为新员工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及时的帮助,提高新员工的综合素质。培训导师需要指导新员工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技能,促使新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快速提升工作能力。培训导师需要帮助员工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组织框架,快速融入企业环境。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规范培训导师的管理,企业需要建立企业导师办公室,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在保障培训导师人数充足的同时,确保培训导师的专业性和授课能力,并对培训导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沟通技巧、技能培训、辅导技能、管理技巧、素质提升等,将导师资源发挥出最大作用。培训导师应综合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制定全面的培训内容,完善课程的规划,并根据新员工的基础素质进行授课[3]。

三、结论

综上,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新员工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模式,优化培训导师的管理,提升员工对技能的熟悉程度和掌握程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猜你喜欢

导师电力企业培训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V eraW an g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