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02陈玉杰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物流

陈玉杰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正处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发展模式和新经济形式不断涌现。这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物流企业正迅速转变为现代的物流企业(运输仓储和分销,流通和加工,包装和信息集成),企业转型的基础是依托供应链一体化的互联网及其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物流企业通过组织管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和分配、信息处理等操作过程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的服务。这是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通过现代物流服务,可以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费用,提高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便利和福祉。随着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物流行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周期加快,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的员工具有更好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从简单的操作(如装卸和重新包装)到物流方案制定和物流软件开发,都需要各种专业人员协调合作完成。受传统人员管理模式的制约,一些物流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极大地阻碍了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满足时代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才能更好地选拔、聘用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智力优势。物流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物流企业在竞争中获胜,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国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做出了重要贡献。物流业作为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基层从业人员从事仓储,分拣,配送,运输等物流工作。它具有网点分散、业务范围大、相关性高的特点,这在员工的整体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1.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连接生产和消费,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张,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面对这种情况,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岗位上引进了大量人才,以满足各个环节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但是,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教育基础薄弱,整个行业专业人才供应不足,同时,现有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现有的岗位需求,导致实际工作中容易出错,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质量与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矛盾。

2.缺乏高端物流技术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需要经常与其他国家物流领域交流,对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工作要求不同,差异明显,对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需求也有很大差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业发展速度迅速,物流行业急切需要高级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专业人才,更需要系统掌握贸易、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金融实务、信息仿真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复合化。在企业转型过程中,高级物流人才所占比例较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等专业人才极为欠缺,国际贸易、商务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当前物流企业人才缺乏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3.招聘条件设置不当

目前物流企业招聘人才的条件不合理。尽管物流企业缺乏的是复合型人才,但他们在招聘过程中仍然侧重于单一专业人才,重点在于学历,而对工作能力的重视相对不足。再加上部分物流企业只注重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不愿意进行培训,导致物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4.缺乏系统的培训

员工培训计划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限于新员工的上岗教育,技能培训等常规内容,对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重视不够,致使员工思想观念不统一,难以形成企业凝聚力。在企业内部培训人员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时,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问题,思想观念陈旧,不能跳出原有系统的束缚,不利于企业人员培训系统体系的形成,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薪酬福利、绩效评估不科学

物流行业是重资产且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门槛不高,没有实际产品,利润低,低附加值,与其他行业相比,物流企业内部工资制度通常采用“工资加奖金”的方式,员工的薪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考核方法不全面、模式单一,员工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激励效果,员工的薪水相对较低,导致员工热情低下,离职率高。

二、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1.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物流企业已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依托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合理性,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和服务上的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效能高、实用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人才库,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现有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选择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逐渐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建立科学选拔机制,多渠道招聘人才

物流企业需要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健康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企业现有人才专业和专长的基础上,根据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可以进行外部招募,也可以内部选拔人才。在“互联网+”时代,为了招募高素质的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物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传递的普遍性和快速性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发布招聘信息,以招聘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物流技术高级人才。在企业中也要建立岗位胜任模型和拓宽人才上升渠道,并选择业绩突出、潜力大的员工作为高级管理人才进行培训储备。在企业人才选取中,要重视竞争的公平合理性,打造科学的晋升通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适应岗位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出发,组织员工参加企业培训,通过深入实践锻炼,传帮带等方式提升个人技能。

3.完善激励机制,调整薪酬结构

只有注重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创新,以薪酬福利为基础的合理的激励机制,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热情才能被调动,福利待遇和绩效激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对行业内的薪资进行调查和工作评估,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科学整合内部薪资结构,建立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和福利激励机制。确立符合“互联网+”时代的薪酬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积极性,鼓励全体员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4.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知识更新速度正在加快,对处于服务业前沿的物流企业来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重视对员工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当前,物流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在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获胜,是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对的难题。作为物流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他们不仅要了解技术和管理,还要了解法律、经济和市场运作。在物流企业人员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依据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职工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聘请有关法律、心理和经济专家,培训企业内部的人员,提高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5.加强绩效考核,改善员工关系

当前,改变物流企业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着力构建有机共赢的生态系统,实施人力资本合伙制,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并分配员工考核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绩效考核周期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工作职位变动、薪水和福利关联。“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的员工关系建设需要改进,以顺应新生代员工群体的发展。新生代员工需要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创新环境,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注重个性化的、情感导向的激励,构建公平透明的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员工的企业责任感。改变原有的交流方法,增强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采用双向互动,沟通与执行相融合的现代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企业发展有机会,也有挑战。物流企业要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地建立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保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可以支持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物流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物流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