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策略建议

2021-01-02徐冰清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项档案管理干部

徐冰清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1)

在深入开展“党管干部”的工作中,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国企管理方面看,每个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都关系到干部本人未来如何发展,也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以及干部工作环境的公平、公正、清明。这需要干部自身以及相关审核人员的共同努力,打造体系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模式,并将这项工作持续落实,从而保障干部队伍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不断提升。

一、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概述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是针对干部群体,特别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中针对中层以上干部人群所进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针对在职干部,目的是通过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整理、审核、修正及重新认定等工作来确保其中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存在问题的档案进行集中解决,并做出合理说明,让所有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百分百真实有效。企业通过审核干部人事档案,也可以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者修正干部管理方案、干部奖惩、任免计划等。

二、做好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意义

1.完善体制建设,保障管理公平

在我国国企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工作之后,将所有干部档案中存疑的问题解决,确保所有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对于接下来完善国企内部干部管理体制、优化干部提拔以及任免等工作有积极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能够从干部档案中得到真实的信息,比如年龄、学历、履历、历届单位领导评价等等,从而确保干部管理的公平,避免出现干部“带病”提拔的现象,让真正具备党性修养、专业能力的干部获得公正的对待。

2.肃清档案造假,整治不正之风

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中“填写错误”“造假”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填写错误”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自身没有形成良好、正确的态度,例如,在出生申报户口时就可能存在诸多漏洞,导致出生日期填写错误;有的是在工龄、党龄填写方面出现差错,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工资、职称评定。除了工作失误造成的“填写错误”之外,“刻意造假”的情况则是档案管理中的不正之风,比如在有的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中,学历造假的情况比较常见;再就是一些职业技能证书也可能存在造假。因此,国企人事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在改正错误、发现并处理造假问题、整治不正之风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突出教育洗礼,依法依纪管理

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是在党纪党风管理要求上所提出的,如果出现人为故意进行档案造假的情况,那么当事人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并且在干部人事任命时应考虑到这方面的情况。因此,这一专项审核工作能够端正干部以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具有教育洗礼的作用,对于今后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也能够提供经验,加强依法依纪管理,从源头上避免干部人事档案出现弄虚作假问题。特别是以后国企在任命提拔干部前,要加强对干部档案的审核,注重审核程序的规范化,深入了解干部履历,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三、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专项审核工作繁琐,忽视部分细节问题

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是一项工程浩大、内容繁琐的工作,集中整治的任务比较重,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进行层级审核管理。因此,在较大的工作量和繁琐任务情况下,具体的档案审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细节疏漏,例如,国企在档案审核时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进行各阶段档案记录的对比检查,所以中间一些日期、时间节点并没有很准确地对应起来,审核工作做得不严谨,这种工作疏漏将会继续影响日后干部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2.进档材料论证不严,档案问题循环往复

企业在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时,一些档案材料需要补充,或者需要提供一些额外的说明材料,这些材料必须保证真实有效,从而解决之前档案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档案中原有材料中参工时间填写错误的情况做出认定,以确保工龄的准确性,但是在对这类解明,确保工龄的准确性,但是在对这类解释说明材料的审核过程中仍可能存在论证不严的情况,那么档案问题就会循环往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3.专业知识存在不足,逻辑关系把握不清

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组织开展主要是由上级单位监管、各单位内部成立工作小组,主要由国企党委书记、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主要负责人来组成,可从各部门借调人手来协调工作。但是一些临时组建的工作小组中,部分工作人员可能从未接触过档案管理和审核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了解不充分,导致对档案内容信息的逻辑把握不清,难以厘清其中关系、找到存在的问题。

4.电子档案建设滞后,影响档案成果保存

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主要是对档案内容进行审核,并重新整理、核补档案资料,但是当前电子档案建设滞后,审核整理好的干部档案无法及时扫描或者录入到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继续依靠纸质档案管理的话,依然可能存在篡改档案信息的疏漏,如果能及时进行扫描,就可以留下归档过程及内容记录,可以更好地保存档案审核成果。

四、做好国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策略建议

1.增强审核责任意识,强化档案细节审核

国企在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中,必须要确保审核小组所有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强化对干部人事档案中细节内容审核。在国企开展相关工作时,最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干部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身份信息。)”资料信息,其他信息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而这些看起来最为基本的信息也最容易出现错误、造假的问题。在以往工作中,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经常被忽视,因为干部不同时期的档案材料可能是由不同人员来填写的,其无法与之前的档案材料进行对比,而且干部自身在一些信息记忆方面可能存在偏差,所以,必须从细节处入手加强这些信息的对比审核,先确保最基本信息的准确性,再落实对其他信息的核实。

2.多个环节把控进档,确保审核工作成效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有专门的工作流程,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把控档案信息的准确真实,特别是要把控好审核时期进档资料的准确度,还原干部信息的真实情况。国企在响应上级要求、开展专审工作之初,需要先让干部按照要求填写干部履历表,履历表的内容十分丰富,要求干部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详细填写,干部履历表将成为对比干部档案信息准确性的重要依据。另外,国企应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问题提交情况说明或者是相关证明材料,这些材料都必须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这些进档资料文件的真实有效性。因此,为了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专审工作的成效,对每份档案所开展的审核工作都至少要有2名以上的审核员,并且按照专审要求来进行登记,登记时说明档案中是否存疑,并对不同问题的档案进行归类。如果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问题,需要给干部提供说明解释的机会,再开展调查工作,不能随意将错误归结到干部个人身上。

3.组建专业审核队伍,提前落实培训教学

组建专业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队伍是该项工作的前提要求,队伍成员需要从多个部门中选拔出思想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并提前落实相关工作的动员部署,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培训教学工作。所有参与审核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章制度和流程落实审核工作,必须保证客观公正,不能掺杂个人情绪。同时,国企需要对专审队伍进行严格的责任和权限划分,这样在审核员发现问题时,可以提交到审核小组组长处,根据审核小组内部成员的不同管理权限,可以安排对干部档案中的信息问题进行分项核实,并及时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特别是对于干部任免方面的档案资料审核,需要由上级领导进行复核。

4.形成信息管理意识,优化过审档案管控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企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信息化管理意识,通过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确保各项核实后信息的存储,为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所用。当国企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之后,各单位之间调档以及对档案信息的利用也会容易得多,一些数据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筛选的方式体现出来,例如,按照年龄、工龄、入党时间、学历情况、岗位调动等,都可以进行干部筛选,这对于干部选拔任命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总之,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管理能有效实现对过审档案的管控,同时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以及对纸质档案材料的保护。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干部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的背景下,国企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工作的开展对完善相关管理体制、解决档案造假问题等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党员干部队伍的优化建设,并为日后党员干部档案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档案信息不准确等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未来,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应成为常态化模式。

猜你喜欢

专项档案管理干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干部任免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