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师引领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探索

2021-01-02王彦婷周立斌史佳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理论课

王彦婷 周立斌 史佳岩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科研究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经济学专业在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成为该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样板和标杆,取得了学校公认的成效和成绩。本文立足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探索如何以思政课教师为引领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打造的,从而达到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目的。

1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确立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四川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特别强调:高校要把课程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使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来。陈宝生部长的讲话,明确指出把课程思政作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途径,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使各高校把课程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下发,推动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召开多次相关研讨会,出台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并改革学校的相关体制和机制,确保课程思政在全校各领域的“落地生根”。在这一背景下,“政治经济学”被确定为经济学院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2 思政课教师引领“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然而,在选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主讲教师时,经济学院有关负责人却遇到了困难。经济学院的主要专业课教师在讲授《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时都能胜任,但对于讲授“政治经济学”却感到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在于:要想完成“政治经济学”的上述教学目标,主讲教师需同时具备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功底。这些理论功底,不是一般经济类或管理类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所能达到的,只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才具有。因此,经济学院的有关负责人主动联系了社科院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且具备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教师,希望他们承担“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任务。

由此,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并且形成一支由经济学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而成的“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团队,这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是一个创举。事实证明,这一支“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团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各项教学任务,而且探索出一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道路,取得了专业课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双丰收。原来,主讲教师发现,如果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教学内容“嫁接”进去,不仅有助于完成政治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教学内容,而且会使专业课具备德育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巧妙地完成“政治经济学”的各项教学目标,成功打造了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

3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在实践上结合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各项要求,从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实践等各个教学内容探索“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3.1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教学大纲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总的依据,一切教学行为都依据教学大纲而展开,所以,教学大纲的设计一定要做到德育教育目标的明确性、教学任务的清晰性、德育“元素”的知识单元化。

该教学团队关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设计要点提炼如下:

第一,明确“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德育教育目标,保证任务的清晰性。我们把“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德育教育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1)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2)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目标;(3)对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教育目标。

第二,把“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德育教育目标与学生的毕业要求的指标点相结合。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设计中,除了设置经济专业毕业要求的专业方面的指标点外,该教学团队还设置了德育方面的毕业要求,并把德育方面的毕业要求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德育教育等分项指标。

第三,把“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德育教育目标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讲解之中,挖掘知识点中的“德育元素”。课程思政的“德育元素”不能游离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外,需要与具体的知识点相结合,使“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讲解、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达到“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3.2 在教学中注意德育教育导入和渗透的方式

课堂教学环节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教学策略的实施是关键。

3.2.1 情景加问题的导入式教学方法

所谓情景加问题的导入式教学方法,就是在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的讲解时,教师通过营造情景氛围,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同学们从感性的事件出发,经过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建构起“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体系,领悟知识的德育内容。

3.2.2 借题发挥式的德育教学策略

所谓的借题发挥式的德育教学策略,就是利用“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加以提问,引出德育话题。例如,在讲述“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史发展时,除了讲解马克思《资本论》的《法文版序言和跋》中的这一段话的确切含义:“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主讲教师还请同学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主题是: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学术经验,谈一谈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3.3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课后环节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课后环节包括作业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这两个环节不仅使“政治经济学”课上的课程思政得以落实,而且能使“课程思政”的德育教学内容实现从内化向外化的过渡和转变。

3.3.1 在作业布置中要有德育的相关问题

通过布置“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课后作业,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回顾和消化课上的德育教学内容,而且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问题。

主讲教师曾布置这样的“政治经济学”作业,让同学们思考和作答:(1)请结合商品拜物教分析资本主义对人的自由的侵害;(2)请论述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3)请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大学生理想的关系等等。

3.3.2 课外实践

在“政治经济学”主讲教师与经济学院团委的配合下,经济学院还开展与该课程相关的主题演讲赛,以拓展和加深学生在政治经济学课堂上所受到的德育教育。

演讲赛的主题设置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为主,注重将思想性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1)拜拜,拜物教;(2)诚信就是财富;(3)《资本论》与我的学术之路;等等。

通过演讲赛,不仅使大学生们对“政治经济学”有了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政治经济学”的德育教学内容真正内化到大学生的心里和外化到大学生的行为之中。

4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反思

“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前所未有的重任。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才能让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才能朝人民满意的目标稳步迈进,才能为教育发展装上强大引擎。”虽然“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并融合了前期“课程德育”的一些技巧、心得、方法等,但与高标准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还有一定的差距,“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对此进行了反思。

第一,对经济类教师的融入度不够。专业课课程思政要想始终保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同向同行,确保两个方面形成协同效应,必须在团队建设上相互融合和深度融合。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中,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仅有1名),显然,今后在团队建设中要大力吸收并提高经济学院专业教师融入该团队的积极性。

第二,强化“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平台建设。目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平台建设滞后,影响了其对外的展示性和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今后,“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不仅要建设线上平台,而且要把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打通,促进全过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模式形成。

第三,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规律探索不足。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按规律办事,“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但是,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是什么?“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如何按规律建设“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实践上的大胆探索,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5 结语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以思政课教师为引领,打造“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探索出经济学专业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在这些结果中,有成绩、有经验,也有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模式,使其具备更大的推广性和更加完备的系统性,是“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理论课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