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土木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02陈淑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匠价值观思政

陈淑静

(郑州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0 引言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筑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发扬工匠精神要在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具上力求突破创新,培育匠人,让中国“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走向全世界,展现出建筑大国的质量和实力。

1 理论概述

1.1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直镌刻在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身上,创造出无数件鬼斧神工之作。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生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匠人们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严谨而专注是一种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一种钻研精神;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是不满现在,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更需要一种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人生观做引领。

1.2 工匠精神与课堂思政的关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而工匠精神是倡导当代大学生具有精益求精、专注、严谨和创新的精神,工匠精神和课堂思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堂思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包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践行也更加详细的诠释了课堂思政的价值。

1.3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课堂思政的优势

1.3.1 当代学生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精神文化都比较丰富的和平年代,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他们对物质追求的压力减小,使得他们对于未来都有着较积极、乐观的奋斗态度。但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于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也各抒己见,大学是每个人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尤为重要。

另外当代大学生处在信息时代,每天会接受来自时政、娱乐、微信朋友圈、QQ、抖音、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信息,还要处理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息。那么接受信息、处理处理信息占据着每天每个人大部分的时间,输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一部分,但输入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学生的知识沉淀和积累是不确定的;输出少也是现代学生的一个特色,那么个人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1.3.2 课堂思政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反复强化课程的育人作用。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迎来了新的时代。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特点

2.1 课程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必修课,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这样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言,教师更应该多参与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积累经验,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深化实践中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课堂及实践中以自身的实际经验影响学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基础,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也为相关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2.2 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任务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这个目标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特点确立教学改革的任务。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其主要任务是阐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原理及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课堂思政要与课程特点相结合,深度挖掘施工工艺技术和材料创新等方面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追求卓越、团队合作和创新的价值观。

2.3 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2.3.1 专业素质过硬

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相关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还要加强对工程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培养。另外让学生学会广联达、CAD、BIM等与专业有关的学科软件,并具有熟练操作的能力。

2.3.2 个人能力突出

注重学生的输出能力的培养:演讲表达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把实干和创新变为现实;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3 课堂思政理念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 主要任务

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个培养目标,要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专业的积累;不但要专业能力过硬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朋友关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对于因材施教是有帮助的。另外要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理念,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

3.1.1 教师自身素质要求

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育人先立德,教师发挥主动性,先提高自身能力,专业课教师要摒弃只会做“教书匠”的思想,新形势的教育环境,新形势下,专业课教师要把专业知识、思想引领、人格培养等育人方面融入课程,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其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育人本领;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提高政治站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国本科院校特别重视本科生课程教学质量,作为专任教师的我们要学习深化理解成都会议精神,坚持“课程思政”建设,变“水课”为“金课”。

(2)加强自身能力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结合学校对请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还要横向发展,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参与各项技能竞赛,获取高级职称;积极去实践中锻炼自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查漏补缺。

3.1.2 把握学生心理现状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积极乐观,价值观正确,基于学生的特色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上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口味,寓教于乐让学生易于接受。除了借助超星,雨课堂这样的平台,还可以借助抖音、微博平台进行热点话题讨论。

3.2 内容及主要措施

3.2.1 建立课堂思政的育人制度

把课堂思政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始终,首先要建立课堂思政的育人制度、教学制度。制定关于课堂思政与人的培养方案,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使命中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建筑施工安全的课程任课教师还需在原有的课程大纲基础上修订出融合“课程思政”的新版教学大纲,该大纲必须注重建筑施工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每个知识点相对应的思政教育点,做到知识点与思政点有机结合。

3.2.2 建立课堂思政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3.2.3 课堂改革探索措施

(1)“工程案例”启智,注重案例式教学。充分利用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挖掘思政触点。中国作为一个基建大国,在施工技术上、使用工具上、个人工作上都有大量的优秀案例可供挖掘使用。

(2)热点话题讨论,比如最近抖音微博爆红的“丁真”,用丁真这个热点话题让同学们做讨论,并引导同学们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助农,为家乡做贡献等正能量的宣传。

(3)建筑艺术欣赏提高美学素养,课堂上留给学生们自由锻炼的时间,如演讲,同学们通过讲述赏析我国古代和近代的著名建筑,一方面提高美学素养,另一方面让同学们对我国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感到骄傲,提升人格自信心的培养。

(4)将行业精神融入课程,创新“课程思政”的内容:以民为本,安全重于泰山,质量重于泰山,创新、环保节能、爱岗敬业等都是土木工程从业者的行业精神。

(5)充分利用常见工程现象的内在规律,挖掘思政触点,将其中涉及的“发展观”、“整体观”等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建设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

4 结论与展望

课堂思政的教学改革建设要从制度建设、理论建设到实施建设要逐步完善。并对各自内容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的选编、论文的指导、课件的制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去。

课堂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借助课堂的契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正能量,结合专业特色培育具有过硬专业素质且爱岗敬业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施工课加入思政元素后,充分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抬头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关键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听党话跟党走,培养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工匠价值观思政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匠赞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