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1-02邓冠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隐性

邓冠欣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八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建设精神文明的首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党和国家宣传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思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思想观念大量的涌入,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但是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新的特点、新的内容和新的问题,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了解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1 新媒体的基本功能与主要特征

国内众多学者对新媒体的认识呈现多元化角度,但大致看法相同。廖祥忠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1.1 新媒体的重要功能

第一,新媒体具有数据传传输、即时通讯等的功能。计算机新媒体最基本的的功能就是数据通讯,用于传输计算机新媒体之间的各种信息,例如现在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新媒体收发邮件、网上聊天、传送文件。第二,新媒体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资源共同使用意味着在线的所有用户能够享受丰富的新媒体资源并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换,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新媒体的利用效率。第三,新媒体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计算机很难保证信息的安全,但是有了网线之后,它就像拴住电脑的绳索,联系着每一个用户,利用计算机新媒体我们就可以备份每一台电脑中的信息,当计算机发生什么危险或者故障时,电脑会对你的信息进行保护和备份防止了数据的丢失,计算的可靠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1.2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首先,新媒体内容具有丰富性。新媒体对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来说,具有内容丰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它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5G技术应用下,互通、共享、自发成为新的主题,主动与被动的界限被打破,传播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不仅人人都可以平等交互地享有无限的信息资源。可是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多面性,计算机包含的信息有好的也有坏的,这对大学生在选择接收信息时增加了难度,因为大学生自身发展还不成熟,思想认识也不够全面,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自我无法自拔。

其次,新媒体具有非现实性。当代大众传播媒介即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更便捷。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了解到当前社会发展前沿、走向趋势等,同时信息的高速传播也拓展了大众的视野,提高了大众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新媒体构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上交流时,人们可以掩饰自己,因为有新媒体这一保护套,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世界里随心所欲。在新媒体中,由于人们所产生的人际关系是虚拟的,因此它滋生了一定程度的欺骗性。比如网恋,双方并不互相了解,但却把对方视为精神支撑,这种虚幻的爱情是不可取的。但新媒体的虚拟性也有它的优点,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们可以网上购物,网上转账,既提高了运作效率,又节约了交易成本,方便快捷。

最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我们在新媒体中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国度、意识形态的制约,进行无拘无束地交流与交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着狭隘的社会范围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和社会的界限被打破了。大学生能够永远了解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时,每个关心大学生成长的社会人士都可以通过网络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和表述。首次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是程涛,他在《世纪之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八大转变》中首次提到隐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概念,他认为隐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指工作意图不被工作对象明显感觉到的工作方法。郑永廷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

有研究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目的存在但通常隐含于载体或活动中,只是教育者的目的不能被教育对象感知,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然而,也有研究者提出隐性教育不是带有目的性的、是非预期中的。它应当基于客观实践活动进行讨论,倾向接受教育者应当带有目的施教的观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不是一种盲目性的活动。因此,本论文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界定为教育者在实施非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将教育目的隐藏于载体或活动之中,使教育者无意识中受到影响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类型。教育对象喜闻乐见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最佳检验效果。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2.1 目的性

教育者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首先应当确立目标,否则可能偏离方向。教育者除了应当保证活动的目的性,还应当注意识别活动为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表现为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理论型的说教,受教育者通常明显感知教育者的目的,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假设教育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尚浅,还未感知其深刻奥义与强大魅力,教育者又未采取受教育者喜爱的方式,可能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之感。

2.2.2 渗透性

而相对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渗透性的、迂回的、侧面的。教育者通常不直接表达教育目的,而是将其隐藏于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对教育目的或教育过程处于无意识状态。另外,教育者以隐蔽、渗透的方式进行施教,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因此,以一种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将使其在教育过程中产生身心的愉悦感,促进教育效果的达成。

2.2.3 是具有隐蔽性

指的就是教育者把目标思想隐藏在一定的物品、服务、符号、环境、行为之中,不让教育内容直接暴露在受教育者的眼前,受教育者虽然身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之中,但他觉察不到自己正在接受教育,看似和平常一样,实际上教育内容已经逐渐渗透转移到了他的大脑之中。这种特有的隐蔽性能够使人无形之中接受另一种思想,而且不会产生抵触情绪。隐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就在于隐性,它既不会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处于被教育状态,也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它本身的存在,它是藏匿于一定的载体之中,不会单独或直接的展示出来。

3 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校园活动丰富的主题可容纳丰富教育信息

校园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校园活动之中,都有着一个活动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扩散的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较大,加上组织者为赋予活动更多的意义,对高校学生更有吸引力,都会尽可能地使活动内容丰富,两方面原因的相加,校园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容自然是不言而喻。正好,隐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渗透进许多校园活动内容之中,使隐性化教育信息能够较为完整的涵盖其中,不会出现因教育信息传递要求而拼凑内容。而隐性化教育信息的融入恰好又促进了校园活动内涵的丰富,这一点就是两者相结合最直接有利之处。

3.2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合作。它是一个能够更好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专业队伍。人才是保障。首先,基于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问题,应增加网络意识形态团队,建立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团队,应该有专业的质量也有很好的技术,不仅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熟悉网络信息技术质量。然后,调动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培养专业队伍后备人才。高校可以开设适当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初步的认识;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社团组织,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新的发展计划策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立一个独特的网站。最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广大网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合作和参与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网站的监督与评价,可以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激励机制,调动网民的积极性。

3.3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培养健康上网的心态,这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所谓网络道德,是指关乎互联网技术开发、信息管理、讯息的传播和使用等方面的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学校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上网观念,树立其法律意识、自律意识、政治意志、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力,能够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其次是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了解网络的真正用途。提高大学生辨别网络是非的能力,能够判断网络信息的好坏、鉴别网络信息的真假;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不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成为网络的附庸,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学习和生活,传播正能量。

4 结语

新媒体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具体关系,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互相结合的关系。相互促进是新媒体的加入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内涵意义,而不再只是表面的目的。新媒体也使隐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更多的已有和潜在的载体,在高校教育这一块,隐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更多的开展空间和机会。教育者需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有些隐形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是需要相应载体的配合,所以新媒体也要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去设计具体适合的载体,甚至是活动中具体环节。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隐性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