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健身健美课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2021-01-02李鹏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处方教学活动运动

李鹏根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415)

0 引言

在高校建设过程中,体育课程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在具体实施健身健美课堂教学时,运动处方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优化,科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保障学生整体素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生涯中能够高度适应快节奏生活,推进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明确高等院校在健身健美课堂教学中如何更为有效的应用运动处方教学,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1 运动处方教学

1.1 内涵

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健身健美课程教学时,运动处方教学具体是指教育人员通过分析学生体能素质,结合课程具体内容规定运动负荷强度,运动内容和运动频率。在具体应用该种教学模式,设置运动处方的具体目的是强化学生体能素质,对学生身心发展进行更为有效的保障。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具体应用该种教学模式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其能够循序渐进,同时还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坚持进行锻炼,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保障教育目的。

1.2 特点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的针对性相对较强,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健身健美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体能体质,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学模式的针对性相对较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体能体质都较为相似,只有个别同学存在不同,所以,教师在具体开展体育教学时,需要对女生和男生之间的体能差异,和个别学生的不同,加强重视,然后针对健身健美技巧和相关动作进行具体教学,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运动处方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具体应用该种教学模式时,还需要确保学生知识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其高度掌握健身运动中和康复保健以及疾病预防相关的知识和方法,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制定运动处方,确保能够高度符合学生自身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其次,这种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也相对较强,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体育教学时,开展健身健美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学生健康发展,教师通过科学应用运动处方教学,能够确保充分体现教学的科学性。首先,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第一步需要对学生进行医学检查和健康诊断,然后测定诊断学生的体力,随后进行运动处方的科学指定,接着开展健身锻炼,最后进行体质评价,就具体教学流程而言,教学活动需要和学生身体实际情况有效结合,相对于传统健身教学模式而言,课程教学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其次,教师在具体制定教学处方时,需要对教学任务要求和学生整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健身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 处方教学模式应用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体育健身教学时,普遍是将运动技术作为活动的重心,如果想要科学改善该种状况,需要合理优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健康程度的有效提升作为教育中心。在对健身健美课具体设计运动处方时,需要合理融入教学方法,承受负载和运动项目,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高度符合建设目标,进而使其教学方法具有更高的实效性,保障学生对学习知识具有更高的兴趣,合理区分健身健美课和其他运动。这对处方教学模式进行具体应用时,教师还需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同时还需要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基于教师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健身活动中具有更高的自我意识,进而保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如果想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合理优化,教师必须对以下六个方面加强重视:其一,需要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确保学生主动参与运动,从而实现终身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科学培养。教师在具体参与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进行健身健美兴趣的科学培养,强化学生终身锻炼意识事前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教师需要对该阶段体育教学进行严格把控,对学生进行良好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进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其二,通过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和高校特点,高等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发展,帮助学生改善身体形态,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其三,需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生理机能测试,具体包括最大摄氧量,体型类别等,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学生监测结果,对其进行运动处方的合理制定,确保其针对性。其四,高等院校还需要对学生课外健身加强重视,在开展日常教育活动时,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展开自我练习,进而延伸健身健美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其五,在具体开展健身锻炼时,教师还需要确保健身活动具有较高的针对性,通过分析学生实际需求设计练习项目,同时还需要确保锻炼的运动强度。其六,在引导学生进行健身锻炼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传授保健知识和营养学知识。

3 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3.1 更新课程教学观念

在我国现阶段,全民健身在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等院校需要响应号召,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在现阶段具体开展教育工作时,传统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需求,需要对其教学理念进行合理更新,确保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科学引进最新的锻炼手法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趣味性,进而实现学生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保障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具有更大的乐趣,自主学习能够实现学生成就感的有效增强,使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对健身健美课程进行有效延伸,确保学生对全民健身理念具有更为充分的认识。

3.2 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在高等院校进行教育工作,健身健美课程的科学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使其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学校在具体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学生锻炼兴趣进行有效提升,确保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具有更高的能动性,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增强,使其能够积极加入全民健身。教师在开展具体教育工作时,首先需要进行体育活动氛围的合理营造,科学打造体育锻炼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确保全民健身健美实现有效落实。此时,教师还可以利用LED屏幕,对名师课程示范进行滚动播放,共同分享锻炼要领和心得,同时还需要利用现代科技,在QQ群,微信群或公众号内推送和健身健美相关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对健身健美具有更大的关注度。其次,高等院校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健身健美大赛,确保在健身健美活动中吸引更多的学生,实现学生体育意识的有效增强,对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合理丰富。最后,学校还可以开展健身协会,组织所有爱健身,爱跳舞的学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全民健身时具有更大的动力。

3.3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健身健美课教学中应用处方教学模式时,教育人员需要将学生肌肉力量提升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通过科学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形体得到更高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器官功能,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健身健美课程合理丰富教材内容。一般情况下,具体包括理论知识,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心肺功能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单车、体育游戏、羽毛球、慢跑、循环训练、跳绳等项目。在进行力量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器械练习和肌肉练习。如果想要实现学生协调性的有效提升时,教师则可以应用健身操健美操,街舞等。而在组织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使用舞蹈练习和体态练习。最后在具体落实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确各项基本动作的具体原则,以及不同体育运动和幼儿营养之间的联系。

3.4 强化高校硬件建设

高等院校还需要科学建设基础体育设施,对日常体育设施进行科学完善,确保体育设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障学生在日常锻炼中可以放心利用各种体育设施。同时还需要针对体育锻炼设置专门的场地,或者在校园各个角落进行体育锻炼地区的合理设置,为学生锻炼和健身创造良好的环境。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健身健美课程时,不仅需要设置专门场所,还需要合理构建教育队伍,组织学生进行日常锻炼,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锻炼,还需要进行课下延伸,确保学生在这场活动中能够更为有效的落实健身健美课程。

3.5 优化教育评价模式

合理优化评价模式,对传统评价体系进行科学改革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往进行教育评价时,教师普遍是依靠学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具体成绩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健身健美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学生课堂反馈程度,课堂出勤率和课堂积极性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确保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期教学活动实现过程主导,使学生对日常锻炼加强重视,从而实现良好习惯的有效形成。

4 结束语

总之,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健身健美课是其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更新课程教学观念,激发学生锻炼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高效硬件建设,优化教育评价模式,能够确保科学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对其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和科学改革,确保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参与课堂学习,使其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强化整体教学效果,进而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保障学生整体素质,使其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进而确保实现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的应对超负荷作业,为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处方教学活动运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不正经运动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