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浸润于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药品化学思政

龚 涛 徐 娇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满足“三全育人”的要求和“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需要,还有助于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一些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我们学院作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其目的就在于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药物化学是我院药学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制剂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对药物结构和活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服务于药品合成、生产、运输、养护、流通等各个环节,该课程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指出,“药品质量安全水平、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因此,对将来从事有关药品行业的药师、药品购销人员、药品生产技术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药物化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外,更应该有良好的职业内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药物化学思政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1.1 推动“三全育人”落地的需要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契合了新时代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课程思政”是建构“三全育人”落地的重要基石。在药物化学课程中融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能够引导当代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梦同中国复兴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四个自信”;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够在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通,培育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精神,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1.2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名称、化学名称、结构、理化性质、用途及重要药物类型的构效关系,熟悉以光学活性体供药的药物的立体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特点及命名。仅以尤启冬主编的《药物化学》教材为例,共20章64小节,涉及约45种、近千个药物。郑虎主编的人卫版《药物化学》教材第6版共13章53小节,涉及约150个重点药物,课程内容课程知识点多,具有覆盖面广、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构效关系比较抽象等特点,部分学生不感兴趣,对课程学习不够重视,出勤率低,导致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理想,普遍反映难学、没兴趣。教师教学中也存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想脱离现象,为教而教,不能达成药物化学教学要求,在传统方式的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很难获得期望的教学效果,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

1.3 提高当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过多强化专业教育,弱化人文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工具化、缺乏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一直以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各大学校都采取了诸多教学改革举措,但是大多都集中在专业素养的提升,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提升。药物化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人文素养作为课堂思政的子内容,从专业与社会、人的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药物、疾病与道德的关联,在探索专业教育的同时,又可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药物化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2.1 引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药物的作用也都是一分为二的,用药之后既可产生防治疾病的有益作用,亦会产生与防治疾病无关、甚至对机体有毒性的作用,如庆大霉素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同时也会引起神经性耳聋,肼屈嗪治疗肾型高血压的同时可能引起红斑狼疮等。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反应停这一著名的事件。镇痛药吗啡具有优良的镇痛、镇咳作用,通过结构修饰,可以得到了许多吗啡的半合成衍生物可待因、双氢吗啡酮、纳洛酮、纳曲酮等,但在结构修饰与改造开发新型镇痛药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诸如海洛因等毒品的问题。利用专业课堂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两面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

2.2 引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

在《药物化学》抗寄生虫病药物之抗疟药这一章节中,介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住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屠呦呦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历经380多次失败,最终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她也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在《药物化学》抗生素这一章节当中,介绍青霉素的发现过程。1928年弗莱明在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时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弗莱明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1939年弗莱明将菌种提供给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他们二人实现了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此后青霉素开始大批量生产。因此青霉素的发现到最后到应用到人类,正是三位科学家精诚合作的结果。通过这些的例子,使同学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药学知识,还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3 引入基本的职业操守和法律意识

《药品管理法》总则中提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药学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提高药学领域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化学》讲到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章节,介绍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是感冒药配方中的常用有效成分之一,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是其主要对症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冰毒(甲基苯丙胺)与麻黄碱化学结构非常相似,不法分子可把麻黄碱作为制备冰毒的中间体,提炼制造冰毒,因此《麻黄素管理办法》对生产和经营企业销售麻黄素有着严格地规定。《药物化学》讲到镇痛药章节,吗啡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衍生物盐酸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剂,但是吗啡通过结构修饰得到的海洛因对人类的身心和社会健康危害极大,教育学生要知法、懂法、守法,做新时代的好公民。

2.4 引入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药物化学课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教学要创新,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有创新理念的人才。《药物化学》在讲到药物的临床作用时,不乏很多药物在原来的临床作用上经过创新后发现了更多的疗效,即老药新用的例子。如阿司匹林是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不仅镇痛,后来发现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防止血栓的形成,甲氨蝶呤不仅作为血液系统肿瘤常用药物,同时也是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常用药,另外尼莫地平在除了降压外,意外发现对血管紧张性头痛疗效也不错,等等。总体而言现在对靶点和疾病的作用机制了解越来越深入,会发现很多药物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这些都需要医疗工作者和药物研发机构对临床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开发这些药物的潜在价值。

3 结语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通过挖掘药物化学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课程思政元素时要把握住“度”,要明确每一章节知识点的难点与重点,做到授课时取舍得当,防止过犹不及或弄巧成拙。总之,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仅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促进其“精神成人”。

猜你喜欢

药品化学思政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