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精准就业

2021-01-02可英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可英雪

(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4)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现如今越来越难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观不符合实际就业情况是主要原因,各高校及指导人员应予以重视。本文将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综合考虑实际的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方向,有效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常见问题

1.1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

1.1.1 高校层面

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在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积累,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在专业水平的提升。继而导致在后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中,缺乏对每个不同个体的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指导,忽略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各专业、各年级段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进行划分,针对性辅以就业指导,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随其它高校的脚步,生搬硬套他们的指导经验,而忽略了自身学校的特色。

1.1.2 就业指导人员层面

就业问题虽然是国家、社会乃至高校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落实到高校的就业指导中,我们会发现,还是有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在就业指导的方针策略上没有形成本校自有的一套方案。同时,就业指导人员直接从行政工作人员中抽调,专业程度低,且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不足,不利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1.1.3 用人单位层面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岗位的要求都会对应届毕业生开放,部分用人单位会在招聘要求上着重添加“欢迎优秀毕业生”的字样。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吸引到毕业生投以简历固然没错,但对于部分能力欠缺的毕业生来说,自信心无疑会受到打击,因此,用人单位在撰写招聘信息的时候,应该要注意措辞,抱以广纳贤才之心,对所有应届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可以将应聘内容设置得难一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在就业应聘中的竞争力,有利于学生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认知,提升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能力。

1.2 大学生对自我职业认知度不够清晰

人们常常把大学比作“象牙塔”,因为在未进入社会之前,这里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追求梦想的精神家园,正因如此,导致大学生普遍对就业认知模糊,不清楚自身能力,或盲目自大,或自卑无知。加之他们在心理上对学校的依赖,没有做好从学校过渡到职场的心理准备,实现精准就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3 大学生对真正的就业环境了解不够

当代大学生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出身,不同于以往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更好,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给了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在他们还未踏入社会之前,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真正的就业环境了解不够,大多都是从父母、老师或者年龄大点的朋友那边得知的。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最近几年的就业市场环境每一年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近两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或转型或升级,企业节源开流,对于一些能力不足的员工可能还会“炒鱿鱼”。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变化全然不知,这些变化或多或少也对学生的就业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部分学生好高骛远,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环境,应聘岗位时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导致招聘难、就业难。部分学生懵懂无知,认为外面的世界与大学无异,抱着侥幸心理去投简历,结果屡屡被驳回,却不清楚是何缘由。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大学生对于真正就业环境的了解不够所导致的。

2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

2.1 正确树立大学生的就业观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楚自己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去进行专业的岗位知识学习,为学生未来进入职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就要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心中有数,正确认识自己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后期出现频繁跳槽的尴尬场面。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提高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力,有助于学生未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能力。

2.3 加强高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视度

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方针,注重对学生学科专业上的指导,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对于职业岗位的真正需求。因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仅仅是对大学生有所帮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认识到就业指导观念有待更新,只有紧跟社会发展动态,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助力于学生形成对职业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未来发展行业的规划能力。

2.4 推动整体就业环境更高质量发展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主动参与职业学习,促进学校学风建设的同时,推动整体就业环境更高质量的发展。

3 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

在目前的大部分高校中,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没有采取措施,更多侧重于对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的指导,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就业的理念不够重视。由此,学生在对未来就业形势认知不清晰的情况下,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不同时代的不同就业形势。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就业环境较为严峻,为此,国家教育部等积极建设“互联网+就业”的模式,帮扶学生就业难的工作。而后,招聘单位的招聘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大学生就业难与招聘单位招聘难的双重矛盾,也导致了后疫情时期下出现了就业慢、招人难的问题,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与高校就业工作者积极配合研究,精准实施指导。

4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的策略方针

4.1 国家发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助力大学生就业

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民生计问题。今年以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充分体现在了新冠疫情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扶持,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比例提至80%;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推动创新创业等。

4.2 高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现精准化就业指导

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存在的就业问题来看,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4.2.1 群体化指导

群体性的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来说,共性化较强,例如,读研的同学职业规划之路在于保研、考研、出国读研;就业的同学以其自身意愿可划分为基层就业群体、公考群体、企业就业群体、应征入伍等,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群体化指导,有利于对不同发展领域的就业生给予中肯、合适的职业规划指导意见。

4.2.2 个体化指导

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主要在于对学生个体化差异问题的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体化需求,相对群体化指导的投入更多。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每个学生在就业规划上的想法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向往企业就业,学校就需要对其进行就业准备策略、简历修改与完善以及自身职场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学生走的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就业道路,就要以笔试面试指导为主,指导学生自学或报名培训机构参与公考考试等,针对个别学生也可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方针。

4.3 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

4.3.1 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实践机会

除了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投入,高校也要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岗位实践经验,为往后进入职场岗位做好准备。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用人方针、岗位需求、企业文化等多方面,提高就业质量。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直接从实习转正式员工,不仅实现自身的精准化就业,也可作为学校寻找合作用人单位的参考指标。

4.3.2 用人单位需要做好就业引导工作,尊重学生就业意见

用人单位作为学生走出学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小社会”,应该配合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并安排合适的岗位。在线上求职网站的发布拒绝虚假招聘内容,支持线下面试招聘工作,对构建学生就业认知做好引导工作,尊重学生就业意见,避免出现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无故开除员工等行为。

4.4 大学生完善就业观念,从实际情况出发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更重视自身成长,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一个精准的目标。新经济时代下,各种新型行业兴盛得快,衰败得也快,学生应该在自我认知清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明确的就业目标,并以此学习好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就业市场,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作出明确的就业计划,才有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例如,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短视频矩阵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影视、编导的学生就要及时认识到这个行业的红利期已然到来,积极制定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并朝着目标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毕业后进入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总结

总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对日后学生进入职场社会实现精准化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岗位,也是为了学生未来职业之路的规划发展。因此,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改变“先就业再择业”的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群体化、个性化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大学期间制定好职业规划的方向,巩固专业知识,为今后实现精准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