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的时机选择及疗效比较

2021-01-01周江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偏瘫脑梗塞

周江宁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不同时机选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参照组选择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选择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康复治疗后,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均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时机的正确选择对临床疗效有着积极影响,而选择急性期康复治疗所取得的疗效会更加显著。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治疗;偏瘫;时机选择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62-02

近几年以来,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生活习惯不断发

生变化,这也促使脑梗塞偏瘫发生率逐渐增高,当脑部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或者是存在血栓形成时,会导致动脉管腔逐渐狭窄并发生闭塞,从而可能会引发脑梗塞,当疾病发作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神经功能异常与口齿不清等症状,同时常常会合并偏瘫存在,偏瘫主要指的是同侧上下肢体瘫痪,会给患者各项身体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当脑梗塞偏瘫发生后,患者上运动神经元会受到损伤,所以使得身体各个主动运动控制以及协调能力也随之受到严重损伤,进而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程度影响,所以需要给予患者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情况[1-2]。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康复治疗时机选择与康复效果间存在紧密联系,在早期给予患者康复治疗,患者所取得的康复效果会更好。基于此,为了探讨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时机选择,此次选取我院100例患者在急性期与恢复期给予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经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此次研究主要从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内随机选取我院1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选取患者都已经排除严重精神疾病与认知障碍,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通过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研究两组,各50例,参照组男女比重29:21,年龄区间分布在47~75岁内,平均(63.25±1.54)岁;研究组男女比重28:22,年龄区间分布在46~76岁内,平均(63.53±1.72)岁;将所有资料统计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1)所有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前,都统一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例如脑水肿、降颅压与神经保护治疗等等;之后参照组选择在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2)研究组则选择急性期(发病后2周)进行康复治疗,具体内容有:1站位、坐位等康复训练治疗,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训练,主要涉及耐力训练与坐位平衡训练,在进行训练时需要避免半坐位,同时避免下肢伸肌优势发生过度强化,同时在进行坐位训练时双脚必须着地,避免足内翻等情况出现。2步行康复训练治疗,当患者患侧下肢持重已经符合自身体重一半时,则可以展开步行训练,起初运动量不可以过大,避免用力过度而导致足内翻发生,若有必要可以借助助行器进行训练,或者是家属在一旁扶持,在步行训练时,需要注意不可用健侧帮助行走,以避免发生痉挛而导致无法正常行走[3]。3肢体被动训练,因为偏瘫影响,患侧无法自主进行运动,所以可以从患者肢体近端逐渐延伸到肢体远端展开活动,具体可以根据健侧肢体关节活动范围来进行,运动时需要确保动作轻柔缓慢,以肩关节屈曲、外展与外旋等为重点运动对象,急性期通常2次/天;恢复期则1次/天。4体位变化与摆放,早期需要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仰卧位与健侧卧位,这样可以预防痉挛,但是必须注意头部不可过伸或者过屈;并适当垫起患侧髋部与肩部,将患侧上肢适当向外进行伸展;另外必须定时更换体位,以确保肢体屈肌张力能够与伸肌张力处在一个平衡状态。5按摩康复治疗,给予患者患侧肢体近端并逐渐向远端延伸的顺序按摩,按摩过程需要保持轻缓柔和力度,每次按摩大约需要三十分钟左右时间,正常情况下,按摩治疗需要和运动康复治疗互相配合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为长期卧床而导致皮肤压疮或者是血管狭窄等情况发生。6针灸康复治疗,选用患者百会穴、前顶穴、后顶穴、太冲穴、曲池穴以及足三里等穴位,运用针灸手法给予这些穴位注意进行针灸治疗,具体施针次数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程度进行调整,每次针灸治疗时间应该控制在25分钟左右,但每周针灸次数必须小于6次。

1.3观察指标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与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对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评分量表评得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同时运用NIHSS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主要涉及感觉、视野与意识水平等评估,所评得分数越低则代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越好。

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经康复治疗后,如果患者各项功能都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无严重并发症,则疗效可以评判为显效;如果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等身体功能都取得显著改善,则疗效可以评判为有效;如果患者上述各指标情况都没有得到任何好转,甚至可能加重,则疗效可评判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總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计算数据,行t、c2检验,以(x±s)、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情况从下表数据统计可见,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2周、4周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

2.2评估患者生活能力康复情况经表2数据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2周、4周时,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2.3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评估经评分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康复治疗后2周、4周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组间差异显著。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偏瘫脑梗塞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漫画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