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消痞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2020-12-31李永胜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3期
关键词:胃窦气滞脾虚

李永胜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ation dyspeosia,FD)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1]。目前临床上采用抑酸剂、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调节及饮食调护等辅助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疗效一般[2]。中医将FD归于“胃痛”“痞满”“吐酸”等范畴,认为其病机在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湿邪造成的脾气虚弱、肝气郁滞、健运失司、升降失宜,故应以健脾养胃、理气止痛、消胀除痞为治则[3]。本研究探讨健脾消痞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F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62岁,平均(45.02±2.51)岁;病程1~5个月,平均(3.42±0.43)个月。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3~64岁,平均(45.83±2.64)岁;病程1~6个月,平均(3.45±0.4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中相关诊断标准。早饱或上腹胀症状持续时间>4周,伴或不伴有上腹隐痛、嗳气、厌食、呕吐等症状[4]。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脾虚气滞型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主症为胃脘痞满,闷胀不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气滞不畅,排便困难;次症为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白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5]。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岁;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病原体检查、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沉镜检、消化道内镜、胃肠道钡餐、腹部彩超等检查,排除溃疡、糜烂、肿瘤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排便后未缓解,或FD发作与大便次数及性状无关;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近期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孕妇;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病危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口服盐酸雷尼替丁片(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659,150 mg/片),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多潘立酮片(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779,10 mg/片),每次1片,每日3次,于饭前15~30 min服用;嚼服铝碳酸镁片(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63,0.5 g/片),每次0.5~1.0 g,每日3~4次。连续服药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消痞汤治疗。处方:炒莱菔子30 g,茯苓20 g,丹参、麸炒白术各15 g,党参片、陈皮、清半夏、枳实、厚朴各10 g,黄连片6 g,熟大黄3 g,炙甘草10 g。辨证加减:胁肋胀痛者加白芍15 g,柴胡、青皮各10 g;畏寒者加炮附片6 g(先煎),干姜10 g;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10 g;咽干口渴者加麦冬、沙参各15 g。每日1剂,加水煎煮,取汁约400 m L,分早晚2次饭前15 min温服。连续服用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将症状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分别计2、4、6分[6]。轻度:症状轻微,可以忍受,不影响生活及休息;中度:症状较重,尚可忍受,对生活及休息有影响;重度:症状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及休息。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症状基本消失,60%≤疗效指数<90%;有效:症状明显减轻,30%≤疗效指数<60%;无效:症状未改善,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胃动力指标。采用EGEG-5D6B型五导胃肠电图仪(武汉科尔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窦面积,以单切面S表示胃容积(V),计算空腹胃窦面积(V0)、餐后即刻胃窦舒张时最大横截面(V1)、胃窦收缩至最小时的截面积(V2)、胃窦收缩幅度(ΔV,ΔV=V2-V1)、胃窦收缩频率(F)、胃窦运动指数(MI,MI=ΔV×F)、胃窦排空时间(T)。③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将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7]。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胃动力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胃动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ΔV、F、MI均较治疗前增大,T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ΔV、F、MI均大于对照组,T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胃动力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胃动力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ΔV(mm2) F(次/min) MI T(min)观察组 50 治疗前 430.55±171.24 1.83±0.94 904.13±520.24 69.43±15.27治疗后 518.43±98.22△▲ 2.81±0.74△▲ 1 450.22±434.78△▲ 46.33±13.28△▲对照组 50 治疗前 433.27±170.48 1.84±0.88 919.25±537.42 68.87±15.36治疗后 473.22±110.24△ 2.46±0.82△ 1 243.52±462.27△ 52.24±14.72△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及恶心呕吐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上腹疼痛 食欲不振 嗳气 恶心呕吐观察组 50 治疗前 1.92±0.43 2.23±0.34 1.88±0.53 1.77±0.31治疗后 0.96±0.37△▲ 1.14±0.42△▲ 0.87±0.31△▲ 0.79±0.39△▲对照组 50 治疗前 1.81±0.47 2.21±0.36 1.89±0.46 1.69±0.41治疗后 1.16±0.54△ 1.37±0.55△ 1.21±0.41△ 0.98±0.47△

4 讨论

目前,西医认为FD的发病与胃排空延迟、胃容受性舒张能力下降及内脏敏感性增强有关。治疗上常采用雷尼替丁、多潘立酮、铝碳酸镁等联合治疗,其中雷尼替丁是一种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减轻胃灼痛感[8]。多潘立酮是一种抗多巴胺类促胃肠动力药,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抑制外周多巴胺,增加胃肠道蠕动和张力,促进餐后胃排空[9]。铝碳酸镁片是临床常用的抑酸和胃肠黏膜保护剂,可逆性结合胆酸,降低胃内p H值,减轻胃蛋白酶和胆酸对胃的损伤,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作用[10]。上述药物联合使用治疗FD可获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为明显,部分患者耐受性差,治疗效果有限。

中医将FD归于“胃痛”“痞满”“吐酸”等范畴,认为其病因在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而湿热、劳倦、感寒是其诱因。该病在本为脾气不足,属虚;在标为气滞、血瘀、食积、痰湿,属实;病位在胃,脾胃虚弱、肝脾不调与该病的发生具有直接关系。《伤寒论》认为该病病机为正虚邪陷、升降失调。现代学者认为,脾虚气滞型FD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转枢出现异常,导致脾胃气机升降紊乱,进而影响脾胃功能。本研究采用的健脾消痞汤方中,党参片健脾益气、养阴和胃,陈皮健脾益胃,麸炒白术燥湿利水、益脾补气,共为君药;炒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脾,厚朴理气除痞、和胃降逆,清半夏健胃和中、消痞散结,共为臣药;丹参活血化瘀、清心除烦,茯苓渗湿利尿、宁心安神,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熟大黄泻火解毒,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理气消痞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胃动力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健脾消痞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促进脾虚气滞型FD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党参、白术、半夏具有抗消化溃疡的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刺激黏液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11-13]。陈皮可促进胃肠积气排泄,促进胃酸分泌,消除脘腹胀满,促进消化,调节胃肠功能[14]。莱菔子有收缩离体胃、十二指肠平滑肌的作用[15]。枳实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紧张性增加[16]。厚朴可调节紊乱的胃肠激素水平,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17]。

综上所述,采用健脾消痞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气滞型FD患者,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胃动力指标,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故需继续开展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并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证实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胃窦气滞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