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产品供应链管理优化

2020-12-31乔玉洋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林产品供应链林业

□ 雷 雨,乔玉洋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1 林产品及供应链定义

根据传统定义,林产品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而生产的木质和非木质产品,木质产品主要指木材及以木材为原料而生产的产品,非木质产品主要指林副产品、林区农产品、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林化工产品、竹藤制品、艺术品等。

林产品供应链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过程中,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工作流的协调和控制,将林产品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联系在一起并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多功能网链。

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林业经济活动已经由最初的利用林木资源进行木材加工到如今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范围涉及到木材生物质能源的生产、采集、工业性产品的制造、公益性产品的生产等,横跨一、二、三产业。林业成为涵盖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复杂系统。林产品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林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带动林业上下游产业,克服单个企业的管理局限,实现林产品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

2 林业发展现状

林业的发展涉及林产品供应链上游的林木生产、中游的木材加工、下游的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所以,依靠孤立的企业很难发展林业产业。林业产业的竞争并非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稳中有进,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加速成长,产值增速达19.28%。据统计,2018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6272亿元、同比增长7.02%,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653亿美元,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达1.57亿吨。但总体而言,由于整体环境复杂,基础薄弱,我国在供应链结构上还存在着较大问题,林业供应链中各环节间的联系较为松散,每年在流通发生相当大的损耗,行业整体效率较低。因此,为了林业行业的稳定发展,应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来培育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行业上下游产业间的延伸和拓展。

3 林产品供应链特点

3.1 地域跨度大

我国林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林木资源主要集在中西部地区,林业资源的集中性和林产品需求的广泛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同时,林业产业主要活跃在林业资源较少的东南地区,林产品供应链的协作过程的区域跨度较大。林产品供应链的原料要从林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获取,而林产品的研发、加工、销售在技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部完成。这需要营林企业、采伐企业、物流企业、研发企业、经销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跨度区域合作。这就造成林业产业链集聚程度低,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而林产品的区域协调主要依靠运输和存储环节来实现,但由于林产品自身特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且极易遭受病虫害,所以林产品货损率较高。同时,由于原木体积相对于其他货物较大,加大了运输难度。因此,林产品供应链对物流和仓储的要求都比较严苛,相应成本也比较高。

3.2 注重生态效益

相比于其他产业,林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林产品供应链的生态安全目标不仅仅是减少林产品加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要保障林业产业的安全,即保障林产品资源源头——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我国的林业产业目前还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产品加工业,如造纸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污水、大气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同时,许多林业企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略生态效益,过度使用森林资源或大量种植速生丰产林如杉木、泡桐,会带来土壤退化、病虫害等生态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

3.3 供应链效率低

林产品是指所有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生产活动的产物,该生产活动能够将森林资源转换为经济形态的所有产品,种类繁多。不同林产品在存储、运输、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各个环节具有不同形态,每个节点包含的企业数量众多,各个要素投入的路径不同。因此,林产品供应链一般较长,容易形成复杂的网链结构,供应链协作难度较高。

2008年中共中央出台第八套文件标志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通过这项改革实现了将林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集体组织中的农民,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人的主体地位。截止2018年底,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各类新型林业主体达25.78万个,经营林地面积6万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因此,我国集体林区目前生产经营的主要生产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化经营,因此林业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大多为分散的林农,这就增加了交易成本和协作难度。

另外,林木生产具有周期性,即使速生林如桉树的轮伐期也长达六年,林产品供应链贯穿了种植、加工、消费等环节,供应链较长。其中靠近市场供应链端通常对市场反应较快,而靠近原料的供应端由于林产品周期问题通常对市场反应速度较慢,这就给林产品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及快速反应市场需求造成了巨大障碍,导致林产品供应链需求响应滞后。

因此,由于林产品供应链结构复杂、上游分散化以及需求响应滞后,林产品供应链协作难度大,协作成本高,总体效率较低。

3.4 资源制约

林业产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资源依赖性较高。林产品供应链的资源源头是营业林,但受到自然条件和林业政策的制约,我国的林产品加工行业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较高。2018年全国林业和草原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当年原木进口量5968.6万立方米,金额109.8亿美元;锯材进口量3673.6万立方米,金额101.3亿美元;木浆2479万吨,金额197亿美元。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表现出较强的进口依赖性。

由于林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林木资源从种植到成熟经历较长的周期,不像其他产业资源有需要就可以随时采购。而且,各种自然灾害如火灾、病虫害对林木生产的损害,也严重影响林产品原料的供给。因此,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靠扩大种植面积来缓解供需矛盾。

而且,我国北方的林产品生产季节为冬季和秋季,南方的林产品生产季节为秋冬交替季节,林产品生产的地理环境制约和季节制约需要物流的协调,林产品物流节点的变动和运输过程的损害都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造成巨大风险。由于林产品供应链强调资源连续性。因此,林木资源的稀缺给林产品供应链带来极大的瓶颈。

4 林产品供应链优化措施

4.1 加强供应链协作

林业供应链协作是指林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通过契约或联盟的方式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这实质上是对林业整体价值链的一种管理。林产品供应链协作通过加强林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协调供应链上不同环节参与者的目标和行为,克服供应链结构复杂、上游分散化程度高、地域跨度大等短板问题,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达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的目标。

一方面,信任是供应链协作的基础,林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要有共享资源、共担分险、整合职能、参与协作的意愿,愿意合作优化企业间不同的资源和信息,包括物流信息,市场信息等,提高林产品物流的效率,减少林产品积压库存,从而降低林产品库存成本,提高林产品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在供应链中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的林产品物流外包给林产品物流公司,构建一个整体的林产品物流网络,实现林产品物流的专业化和一体化,解决不同公司之间物流难以协调的问题。

林产品供应链各个节点上存在着众多的大小企业,不同企业的价值优势不同,能为供应链整体带来的价值也不同。根据木桶短板原理,决定供应链整体价值大小的是价值最低的企业,而非价值最高的企业,因此,林产品供应链协作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供应链的价值协调问题。林产品供应链协作需要通过在不同企业之间价值和利润的转移和重新分配,协调不同林业企业之间价值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价值创造力过低企业对供应链的参与程度。比如利润较高的造纸企业可以将自己部分利润前移给利润创造能力较低的上游参与者如林农。这样,不但造纸企业可以得到稳定的林木资源供应,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上游的林农也增加了经济收入,剩余资金可以用来改善林木种植环境,提升了他们创造价值的能力,实现了林产品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提高。

4.2 建立绿色供应链,提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

传统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常只关注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略了产业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追求了经济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林产品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以林木资源作为发展的来源,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属性。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对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会大大损害林产品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影响林产品原料的供应,最终反过来降低林产品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林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引入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林产品绿色供应链并不是单纯的侧重于如何减少林产品制造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它是将林产品供应链的生态效益融入供应链整体当中去,将生态管理作为其中一个部分,对林产品从资源获取、加工、运输、分销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设计,构建一个绿色供应链流通框架,从源头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效率,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林农或营林企业可以将大直径木材提供给家具制造企业,家具制造企业将加工家具剩余的边角料提供给造纸企业作为纸浆的来源,这样大大提高了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除了对林产品绿色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绿色供应链能否顺利运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外部环境的支持。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构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指导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建设,明确其发展目标和定位。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完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林产品市场秩序,协调林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生产要素,促进林产品绿色供应链快速发展。

4.3 加强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林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已成为林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一方面,通过构建林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可以促进供应链上不同环节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与供应商进行供需互动,以便上游营林企业和加工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及时调整,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将林产品的各项业务数据化,高效整合信息资源,为供应链的每个企业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高新技术对林产品供应链加强控制,如在供应链物流网中引入射频集成电路技术,给每一个林产品制定一个携带EPC(即电子产品编码)的标签,对林产品从采伐到销售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过度砍伐,走私林产品的行为。

5 结语

随着我国林业贸易的发展,林业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达到林产品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才能有效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单靠个别企业难以完成。因此,必须加强林产品供应链管理,克服林产品供应链本身的局限性,才能使林业产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林产品供应链林业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林产品供应链研究综述*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