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强脉冲光治疗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2020-12-31吕学锋沈锦霞陈雅琼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23期
关键词:板腺结膜角膜

吕学锋 沈锦霞 陈雅琼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武汉430019)

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BKC)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漏诊,导致延误治疗或误治,病情迁延不愈,甚至致盲,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治标准。优化强脉冲光(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正逐步应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本研究采用OPT治疗BKC,观察其治疗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确诊为BKC患者8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龄18 ~73岁,平均(43.28 ±10.45)岁,其中轻度12例,中度22例,重度8例。对照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19 ~72岁,平均(42.86 ± 10.17)岁,其中轻度14例,中度21例,重度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0.1%氟米龙滴眼液及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每日早晚清洁睑缘后涂擦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OPT治疗,使用科医人公司的M22优化强脉冲光操作系统,脉冲波长590 nm,能量在10 ~14 J/㎝2,部位采取传统的颊部近下睑及颞侧皮肤。治疗开始前先盖上防护罩,面部治疗区域涂满耦合凝胶。用强脉冲光手柄照射,每侧10 ~15点,来回2次,共计40个左右照射点。间隔2周,均行3次OPT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主观症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度(OSDI)评分:根据每项症状持续时间按0 ~4分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1.3.2 睑缘改变评分观察睑缘毛细血管扩张、鳞屑、钝圆、不规则及睑板腺开口阻塞等体征,每项计1分,共计0 ~5分。

1.3.3 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根据上睑中央5条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0分:正常睑脂,清亮、透明;1分:睑脂污浊呈油状;2分:睑脂污浊伴碎屑(颗粒);3分:睑脂稠厚,呈牙膏状;4分:无睑脂排出。总分0~20分。

1.3.4 蠕形螨镜检在裂隙灯下,从上、下睑各拔除3根睫毛,共12根,迅速放置于载玻片上,滴香柏油,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3.5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结膜充血、乳头、滤泡基本消退,角膜病变修复;好转:结膜充血、乳头、滤泡明显减轻,角膜病变明显变小;无效:结膜角膜病变无好转,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 <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OSDI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性状评分及蠕形螨镜检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4、8周两组OSDI评分、睑缘评分均较同组前一次检查明显降低(P <0.05)。在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蠕形螨计数方面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 >0.05),而观察组则改善明显(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BKC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均较同组前一次治疗有明显好转(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有26例(61.90%)达临床治愈,而对照组只有14例(33.33%)治愈。治疗8周后,观察组41例治愈,治愈率达97.62%,而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观察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a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观察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observa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OSDI睑缘评分 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 蠕形螨计数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7.29±17.3465.14±18.563.46±0.713.28±2.2413.66±1.8212.73±2.955.81±2.735.67±2.91 8.77±15.1353.57±19.241.87±1.132.83±1.989.75±2.3211.05±2.65时间治疗前治疗2 周治疗4 周治疗8 周6 3 29.15±17.42 13.22±11.57 41.15±15.81 23.35±14.54 1.24±0.81 0.64±0.56 1.94±2.01 1.03±1.74 7.55±2.46 4.19±2.51 9.16±2.40 7.90±1.85 2.28±1.65 1.38±+1.92 4.53±2.28 3.74±2.16

2.3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眼压未见明显升高及皮肤相关病损、角膜炎症、前房炎症、虹膜脱色素、晶体或眼底损伤等并发症。

3 讨论

BKC是继发于睑缘炎的一系列角膜和结膜的病变,尤其是后睑缘炎更容易引起与眼表相关的疾病[1-2]。BKC的起病隐匿,目前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病原微生物抗原以及毒性产物的免疫性反应、睑板腺异常脂质和炎性因子的作用等;同时不合理的用药等也会导致患者BKC的发病率增加。另外,蠕形螨感染导致BKC也越来越引起重视[3]。本研究中BKC患者的蠕形螨镜检阳性率为73.8%,与BIERNAT等[4]、刘先宁等[5]报道的蠕形螨检出阳性率相近,提示眼部蠕形螨病的患病率与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有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中有36.9%(31/84)患者被误诊为病毒感染或过敏等,进行了不合理的治疗,病情反复或加重。因此,BKC治疗除了使用药物控制结膜、角膜的炎症外,关键是睑缘炎症的治疗。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抑制眼表炎症反应,非甾体类激素也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眼部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形成[6]。本研究中,对照组使用0.1%氟米龙治疗8周后32例(76.19%)临床治愈,9例(21.43%)明显改善,提示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减轻眼表的炎症,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但并不能有效改善睑板腺的功能和杀灭蠕形螨。

研究提示,引起角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后部睑缘炎[2],故睑板腺功能的恢复对于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的转归有着重要的意义。OPT对睑板腺功能障碍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7]。强脉冲光产生光热效应凝固封闭睑缘的新生血管,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阻止炎症介质传导到睑板腺,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可以减少睑缘细菌负荷,杀灭蠕形螨[8]。温热效应使睑脂融化、疏通睑板腺,改善睑脂的质量,提高泪膜稳定性。本研究发现,角结膜病变好转的较快,睑缘炎病变恢复较慢,同时研究证实,对于BKC患者,要达到临床治愈,即使角结膜病变愈合后,对于睑缘的物理治疗仍需长期坚持,这是防止角膜病变复发的重要环节。

因此,OPT治疗能迅速改善BKC病情,缩短病程,减少激素的使用,疗效显著,并从根源上避免了睑缘炎的复发。但仍需进行长期大样本的随访研究。

猜你喜欢

板腺结膜角膜
针对过薄圆锥角膜的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
为什么眼睛总是又干又痒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复发与初发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分析
睑板腺萎缩是怎么回事
被“夸张”的眼病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微视频在睑板腺按摩中的应用
猪眼看世界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