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京地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2020-12-31王弼宁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概算线路系统

文/王弼宁

1 前言

南京地铁目前同步在建的地铁线路有十几条,亟须通过数字化工具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概算、招投标、合同、进度、计划、质量安全、移交转资等业务加以整合,实现业务流、审批流、数据流的统一,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进度管控,减少投资浪费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

2 系统主要功能

2.1 合同管理功能

概算管理是对实现初步设计概算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设计标准性模板,将不同线路批复概算的结构、编码加以统一层级录入,以实现对多条线路在同一维度的指标对比和分析。通过对全部工程建设类合同电子化清单进行逐一关联,以实现合同管理不同阶段的概算动态更新。最终形成与招投标、合同签订、支付、变更、结算、审计等不同模块的数据比对,实时反映项目总体投资构成和使用情况,为加强工程建设宏观调控和投资控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招投标管理是实现对招投标活动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将线路招标策划,项目招标、开标、投标、评标、定标、公示等阶段的关键信息和资料加以录入、审批、整理、归档,并建立招标文件范本库,以规范招投标流程管理,实时反应项目执行进展,大幅提高业务审批效率。

合同管理是依据对合同的分类、分级进行授权管理的原则,覆盖地铁建设工程施工准备、用地征收、工程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咨询服务等全合同类别,以实现编制、审批、签订、履约、变更等阶段的线上审批、文件编制和资料归档管理。具备合同电子化清单录入、合同税率管理、合同履约管理、合同台账查询、合同范本库管理、合同变更管理等功能,通过建立统一的合同编码体系和电子清单模板,打通与概算、招投标、移交转资等模块之间的数据联系,在保障合同执行过程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加深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计量支付管理是实现工程计量、设备材料到货与调拨、保险赔付、合同履约扣款、进度款支付的审批及过程管理。通过定制化的电子清单模板,依据合同类别、合同科目、所属线路、支付条款等不同维度,对合同不同阶段支付金额的自动计算,实现支付与进度、到货数据之间的实时联动,并通过审批环节对支付清单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修正,同时具备支付预警、农民工工资自动计算与专用账户拨付、甲供材超限制等功能,大幅提升合同支付工作精细化管理程度,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结算审计管理是实现工程竣工结算、政府审计的管理。通过对合同原始清单、变更清单进行动态维护,确保合同清单数据的实时更新[1]。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人工/材料调差、甲供材超欠供、警示牌处罚、合同违约扣款等模块数据,自动生成竣工结算清单的报审数据,并与政府审计结果联动,完成合同全生命周期业务闭环,实现工程从概算、招标、合同、结算、审计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并将相关数据反馈至移交转资模块,最终实现工程全资产价值的分摊和确定。

2.2 进度计划管理功能

计划管理是对工程总体建设筹划、公司年度建设计划、资金需求计划的管理,包括计划的编制、审批、拆分、进度填报、跟踪等功能。通过将建设计划按照线路、专业、标段等不同维度的拆分,自动生成周报、月报单据的目标数据,实现对工程主体内容按特征、分阶段、分部位进行进度完成情况的跟踪填报、实时监控、数据对比,并打通与支付管理模块的数据关联,体现工程进度信息与合同支付信息的差别和预警。

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是实现从线网、线路、工点等不同维度对南京地铁建设工程全部在建线路实施情况进行图形化展示。依据招标图、施工图、竣工图、工程筹划、年度计划进行基础绘图,并关联周、月报数据,完整展现地铁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基坑围护结构、主体结构、附属结构、设备安装和装修等不同施工阶段的具象化展示。并与质量安全管理对接,获取施工现场及盾构掘进的视频和信息。

2.3 移交转资管理功能

移交转资管理是实现对线路总投资进行转资和实物资产移交的管理。通过整理南京地铁历年建设线路数据并结合概算编码体系和合同编码体系,建立一套符合南京地铁特点的固定资产分类目录,涵盖地铁工程建设33 类专业及系统,将建设线路合同清单数据转化为细化至5 级清单的目标资产清册,并依据自动生成的固定资产编码对实物进行贴码,通过四方现场扫码核验完成固定资产的清点和移交。同时,按照系统分摊规则进行线路资产直接价值计算和间接费用分摊,最终确定建设线路的完整资产价值(见图1)。

图1 南京地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构成及层级示意图

3 系统特点

3.1 集中管理

项目管理系统采用B/S 架构,软硬件平台采用两地三中心双活模式,做到应用上两地双活,数据上三地备份,利用超融合平台,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稳定、高效。通过搭建统一集成的平台供业主单位各管理部门、施工单位、供货商、服务商等全线路参建单位及人员共同使用。实现基于招投标、计量、支付、变更、结算、审计、转资、移交的轨道交通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涵盖概算与成本动态分析、计划管理、进度管理、风险预警、质量安全管理、履约管理、供应商管控等多要素的管理功能,完成对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管理。

3.2 可视化图形

从线网、线路、工点、专业等不同维度实现工程进度的图形化展示效果,并打通与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业务交互,实时调取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盾构机视频监控系统、盾构机工作参数采集系统以及各现场项目部考勤管理系统等数据,将各类施工现场数据进行动态采集,方便建设公司各部门、各处室及外部单位间信息共享及业务沟通,实现项目现场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管理驾驶舱模块对不同业务模块数据流的归纳、比对、分析,从不同层级实现对项目投资使用情况和执行情况的定制化分析。

3.3 内外交互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南京地铁工程建设的一体化平台,在地铁集团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下,已实现与内网门户平台、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移动门户、企业服务总线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质量安全系统、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档案系统等内外部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交互(见图2),推动南京地铁进一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2]。

图2 南京地铁线网级建设工程进度管控实例

4 系统优势

业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取代了大量纸质资料的编制、整理工作,从合同清单维度实现了各类业务的线上填报、审批、归档等工作,固化了审批时间和审批步骤,实现了业务流程和数据的标准化落地,有效提高了管理部门和参建单位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项目管理成本。

业务智能化。项目管理包含了待办信息提醒功能,统一待办管理,流程追踪管控,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自动对比及报警,实现了业务定期的报告、自动生成及线上审核,极大提升了处理效率。

业务网络化。除PC 端应用,系统还具备不同的手持端应用,管理部门和参建单位可通过网络实现全地域和全时段使用,实现了由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工作方式的平稳过渡。

资产数字化。系统打通了建设、运营、资源不同公司管理下的投资、采购、合同等多个核心业务系统链路,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业务功能、系统接口等,在新线开通初期即可实现项目结算、实物移交、转资工作,为集团数千亿的资产管理提供了一个高效、统一的平台。

5 结语

目前,南京地铁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前进方向,正在进行工程建设信息化项目的后续规划,充分借助BIM、云计算、大数据及5G 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机会,进一步打通不同系统之间的业务屏障,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将数据中包含的知识、内在规律及潜在逻辑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信息,以提升生产、管理、运维、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全面实现南京地铁的智慧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概算线路系统
水运工程调整概算编制方法的探讨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分析
山西十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防雷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的应用
WJ-700无人机系统
EPC项目设计的概算控制和管理探讨
品“助读系统”之妙
项目投资超概算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论述如何有效提升工程概算编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