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PC叠合板优化机电预埋施工技术

2020-12-30

建筑机械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线槽预埋件楼板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1 工程概况

正荣南京G64 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奥南板块,项目包括8 栋26~32 层高层住宅楼、2层沿街商铺、下设3 层整体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19.39 万m2。项目中除了电梯前室、设备平台、阳台、厨卫间等穿越楼板管线较多且集中的区域采用现浇结构外,其余部位均采用PC 叠合板。

2 装配式PC叠合板优化机电预埋施工技术

2.1 技术原理

为保证叠合板的预埋件、预留洞的精确化和标准化,在施工前需对每层楼板进行精准的深化设计,从而确定叠合板预制层内的线槽、线盒、管路、预埋件走向。根据楼板结构大样图和电气深化设计图进行线盒、电箱等预埋件的固定,并进行工厂加工预制。在浇筑预制层和现浇层时,为了确保线槽、线盒、管路、预埋件的精确性,在浇筑前均需进行点位复核。随后在出模前进行全数目测检查,对不合格的叠合板构件进行质量整改。出模后进行叠合板预制层和现浇层内的线盒、管路连接,务必避免管路的交叉重叠,影响钢筋桁架的结构稳定、成型外观。如图1 所示。

2.2 作业流程及操作要点

图1 新型装配式PC叠合板模型

预制结构体内管线深化→叠合板预埋件固定→隐蔽检查→初凝后线槽、水槽预留→出模检验→现场吊装→线管敷设、连接→整体复核→楼板浇筑。

2.2.1 预制结构体内管线深化

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在施工前进行各楼层的板面配管深化设计,绘图建模确定板面线管走向。进行深化设计时要确保预制楼板的钢筋与预留孔洞、预留线槽、预埋件等相协调,简化预制楼板连接节点施工,保证预制楼板的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如图2 所示。

2.2.2 叠合板预埋件固定

图2 叠合板深化设计

根据楼板结构大样图进行叠合板的钢筋骨架绑扎,将绑扎好的叠合板钢筋骨架放置到制定的模具中,随后按照板面深化设计图纸进行接线盒、电箱及预埋管路的绑扎固定;按照深化图纸要求的标高和位置预留相应管径的套管;接线盒的下部埋设在预制叠合板浇筑的混凝土内(即预制层),接线盒预留孔根据电气优化图纸中线管敷设大样的需求,在接线盒的四面预留锁母;按照室内排水系统深化图纸在相应位置预留立管直埋件、套管及地漏,此处立管直埋件采用可调节型。

2.2.3 隐蔽检查

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预埋件等隐蔽工程检查。具体包括:①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②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厚度;③预埋件、吊环、插筋、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④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⑤预埋线盒和管线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等。

2.2.4 初凝后线槽、水槽预留

随后对叠合板的预制层进行混凝土振捣、浇筑。振捣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具有无漏浆、变形或预埋件有无位移等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达到初凝强度时,结合板面深化设计后出具的电气管线敷设大样图,在叠合板上预留线槽。将槽体的预留形状设置为方形凹槽,以便敷设多根管线,满足空间需要,如图3 所示。在混凝土终凝后涂刷养护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保湿,脱模前不得揭开。

图3 叠合板线槽预留

2.2.5 出模检验

预制叠合板在生产时应避免出现露筋、线盒移位、线管破坏等外观质量缺陷。预制叠合板出模后应及时对其外观质量进行全数目测检查,对已出现的严重质量缺陷进行技术处理并重新检验,对出现的一般质量缺陷应进行修整并达到合格。

2.2.6 现场吊装

根据建筑结构图要求在相应的位置进行叠合板吊装,吊点的数量、位置应经过计算确定,保证吊具的连接可靠。在吊装时采用慢起、稳升、缓放的操作方式,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严禁吊装构件长时间悬停在空中。如图4 所示。

图4 楼板吊装

2.2.7 管线敷设、连接

吊装完成后,对照初凝时预留的线槽和线盒进行水电管线的整体弯折及敷设。将每层叠合板内的线盒一一找出清理、修整,进行PVC 弯管加工并连进线盒。敷设时应避免板面线管重叠,影响钢筋结构。管路敷设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尽量采用直线,减少弯曲。

2.2.8 整体复核

对PC 叠合板进行整体复核,具体内容同步骤2.2.3。

2.2.9 楼板浇筑

最后进行叠合板的现浇层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应采取以下成品保护措施:①叠合板成品外露保温板应采取防开裂措施,外露钢筋应采取防弯折措施,外露预埋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防护或防腐、防锈;②钢筋连接套筒、预埋孔洞应采取防止堵塞的临时封堵措施;③冬季生产和存放的叠合板的非贯穿孔洞应采取措施防止雨雪水进入发生胀冻破坏。

2.3 对比分析

由于叠合板是在工厂中预制的,其生产模具的重复利用、BIM模型的提前优化、成品运输吊装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人力、材料、机械使用,缩短了施工工期;楼层板面深化设计与BIM 建模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建造价与安装成本。

装配式PC 叠合板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每平方米造价对比如表1。

在本项目中共有12 层采用装配式叠合板,平均每层应用的面积约为88m2,装配率达2.9%。与传统现浇楼板相比,每层可节约26 669.28 元,共节约213 354.24 元。此施工技术为试点研究,只在部分楼层中采用,若在以后的项目中完全推广,装配率达到30%或更高,产生的效益将十分可观。

表1 装配式PC叠合板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造价对比

3 总结

对比传统预制混凝土楼板,本技术采用统一标准模具,并能重复利用,节约原材料;工厂预制化和BIM 优化使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得到提升,节省人工机器材料的使用,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保护环境,绿色节能;优化后的叠合板内置多重水电管、盒的固定紧锁结构,确保线盒不受浇筑外力产生位置偏移,提高施工质量。此技术亦能减少浇筑、刷浆造成的管盒封堵、污染,减少后期线管疏通工作,增强成品保护。

猜你喜欢

线槽预埋件楼板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基于DDAM的线槽装置抗冲击设计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锚筋预埋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MoldFlow软件在汽车线槽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幕墙槽式预埋件现场监理探讨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