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彝族乐舞“阿妹戚托”之渊源与文化意蕴探究

2020-12-29万婷

歌海 2020年6期

万婷

[摘    要]“阿妹戚托”是流行于贵州三宝乡彝族的原始乐舞,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乐舞主要用于婚嫁仪式中,共有12组舞蹈动作与8个音乐唱段。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文献记载、现今考古成果、遗存舞蹈的研究,对比同类乐舞的使用场合、舞蹈形态、舞蹈动作,从而探析“阿妹戚托”与“踏歌”之渊源。而历时千年的“踏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意蕴,“阿妹戚托”中的音乐、舞蹈、传承方式都有其象征意义与显著的社会功用。

[关键词]阿妹戚托;彝族乐舞;踏歌

“阿妹戚托”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彝语译为“姑娘出嫁舞”,依存于彝族传统婚姻礼俗仪式的原始乐舞,如今也使用于“火把节”等盛大节日。晴隆县三宝乡彝族主要是从云南迁徙至贵州,其中有两次迁入高潮,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看,一次为明代中期,另一次为清朝末年。现今居住于北盘江流域的彝族为白彝支系,据历史记载其族群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从云南迁徙而来,“阿妹戚托”也随彝族先民迁徙而落地三宝。

一、“阿妹戚托”简介

“阿妹戚托”是一种群众性乐舞,由酒令歌与舞蹈组成,其中有12组舞蹈语汇与8个音乐唱段组成,表演者手拉手轻盈踏地起舞,形成独特的“环臂而舞、踏地而歌”的歌舞表演形式。这种乐舞是何起源,在族群中有不同的传说。

(一)乐舞传说

1. 仙人传授

据传,该乐舞是一位彝族姑娘跟天上仙人学成后回村教授给邻寨的姐妹们,姐妹们很快便学会乐舞,在彝人姑娘即将嫁人时,她的姐妹们认为这支舞蹈颇有纪念意义,而且舞姿大方、气氛热烈,便用这支舞蹈欢送她,以此祝福这位姑娘新婚之喜。在出嫁当天,姑娘们在堂屋中跳起阿妹戚托,歌舞升平、其乐融融。从此以后,这种习俗便代代相传。

2. 众人编创

据传,云南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名叫王阿扑,女主人名叫谢噶噶,她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人时结婚仪式并没有加入跳脚舞,婚礼时少了一些娱乐项目而不够热闹,为此,在小女儿出嫁时,男主人希望婚礼现场能热热闹闹,所以就召集了族中众人商量,开始创作适合在婚礼中使用的舞蹈,同时也希望舞蹈不仅仅是娱人娱己,而是有教育意义、现实意义,借此族人就把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编入舞蹈,在小女儿出嫁时,舞蹈编成,便有了婚礼中跳跳脚舞的传统。

(二)使用场合

“阿妹戚托”主要使用于婚礼仪式中。在三宝彝族乡里,婚姻嫁娶仪式一直十分繁琐讲究,婚俗基本过程为:提亲→定婚→合八字→送日子→结婚→回门。新娘在出嫁前夕会在家中举办隆重的仪式,在当地也叫做“盘姑娘酒”,“阿妹戚托”是在“送日子”这一婚俗环节中出现。送日子当天晚饭后,新娘的姐妹们聚于堂屋中,击起响器,跳“阿妹戚托”通宵达旦。酒宴中则围桌唱酒令歌,跳舞,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歌毕舞起,舞停歌始,歌词内容多为传述古训,男婚女嫁之渊源。

(三)舞蹈动作

“阿妹戚托”乐舞共12组动作,舞者环臂而舞、踏地为节,舞者人数逢双不逢单,12组动作名称为:插秧、翻脚板、钻脚尖、打脚板、男左女右、踢板壁、背和背、喂狗饭、踢鸡冠、鸭喝水、跨三步、耍膝盖。其基本舞蹈形态如下所示:

图1  “阿妹戚托”舞蹈动作①

“阿妹戚托”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为田间劳作和家禽管理两大部分。12组动作都是以腿部动作为主,灵活运用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变化,双手时而环臂,时而两两互牵,做前后、左右摆动。

(四)舞蹈音乐

“阿妹戚托”中的音乐在当地也称为“酒令歌”,过去歌时不舞,舞时不歌。而如今舞蹈逐渐走向大众,为了使艺术化的呈现更为连贯,曾经交叉使用的形式便合二为一,演变为舞时必歌的艺术形式。现今“阿妹戚托”中包含8个音乐片段{2},舞蹈中并非全程歌唱,而是在部分动作中歌唱,歌词为虚词、衬词较多,例如“罗啊罗”等。据了解,曾经的酒令歌哭嫁占很大部分,如,“细细剪刀叶又长,十一二岁就离娘;每天婆家三背猪草不离身,去的时候天不亮,来的时候月亮出;公说幺妹背得少,婆说幺妹背得轻;妹我又不是男子汉,哪个背得了一百斤,这场苦情口难说”。如今因为舞蹈节奏与姿态的有限性,酒令歌并未全态呈现入舞,而是配合舞蹈动作,适当加入。

谱例1:

第一唱段用于乐舞之前的“约伴”喊唱,意在呼唤姐妹们一起加入乐舞,歡送姐妹出嫁。

谱例2:

第二唱段属于乐舞的准备,姑娘们拉手并肩左右脚交替蹬脚轻跳,歌词为虚词,无实际意义。

谱例3:

这一唱段用于动作“插秧”,歌词大意为“插秧喽,插秧喽,跳脚喽,跳脚喽”的一种呼唤,表现了彝人的劳动场面。

谱例4:

第四唱段用于动作“鸭喝水”,意在赶鸭子下水,歌词大意为“去游泳,去游泳,赶快去,赶快去”。

谱例5:

第五唱段用于动作“打脚板”,歌词大意为“闹热,闹热很喽,大家一起来跳舞喽”(闹热实意为热闹)。

谱例6:

第六唱段用于动作“钻脚尖”,唱词为虚词、衬词,无实际含义。

谱例7:

第七唱段用于动作“喂狗饭”,歌词大意为“喂狗了,吃饭了,莫抢,莫抢”。

谱例8:

第八唱段用于动作“耍克膝”,唱词重复乐舞开始的喊唱,形成了音乐的首尾呼应。

以上唱段跟随舞蹈而起,从节奏看,多为XX、XXX、XXX的规整节奏型,所以音乐节奏与之对应也极为规整,与踏声互相呼应,形成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音声与乐声,给人明快、热烈、充满活力之感。

从唱词中看,大量衬词衬腔的加入保证了曲调的完整性,起到承上启下、收尾押韵的作用,也保留了彝族语言一咏三叹的独特个性,除此之外也使得远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人未到而先闻其歌声。叠词的使用也是其中一大特色,几乎每句话都重复两遍或两遍以上,语汇使用通俗易通、前后安排朗朗上口,使用这种手法一是为了舞蹈节奏的需要,二也是为了抒发感情、强调气氛。

从音乐旋律上看,整体歌唱范围集中于较为自然的中音区,在平稳的级进中融入些许四、五度的跳进,营造出婚庆时的热烈氛围,符合舞蹈情绪的需要。

音乐整体与舞蹈相呼应,在使用中保留了彝族的语言特色,充分利用了衬词衬腔烘托气氛,旋律起伏与动作、场合相得益彰。

二、阿妹戚托之渊源

“阿妹戚托”是当地人给予乐舞的名字,而拿掉这个代号以后该乐舞的本质是归属于何处?属于彝族多样艺术中的何种遗存?要找到答案就必须从乐舞出发,探究它与相似乐舞之间的渊源,借此找到“阿妹戚托”真正的归属。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后,笔者发现“阿妹戚托”与“踏歌”渊源颇深。

“踏歌”也称“打歌”,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甚广,它是一种群众性舞蹈。在几千年的变迁中,古老的“踏歌”不可能一成不变,在众多地区经过变迁也有了各种不同的叫法,比如“左脚舞”“跌脚舞”“对脚舞”等。笔者通过文献、现今考古成果与舞蹈遗存,从其“踏歌”使用场合、舞蹈形态、舞蹈动作三方面与之对比,追寻“阿妹戚托”与“踏歌”之渊源。

(一)使用场合的相似性

“阿妹戚托”主要使用于婚礼仪式和重大庆典中,而与之有关的“踏歌”又使用于何种场合呢?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既举忽图剌为合罕,于豁儿豁纳黑川,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1}主要大意是忽图剌被推举为新可汗,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继位大典,群臣相约,环臂踏歌,庆贺这一新纪年。如今的“豁儿豁纳黑川”在斡难河附近,斡难河古称黑水,是一条主要位于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的河流,从地理位置上也可看出,“踏歌”在北方游牧民族中也曾盛行一时。《江西考古录》有记载,“每至中秋……名姝善讴者,握臂连踏而歌”。{2}古时的中秋佳节,街道坊巷热闹非凡,豪门权贵会召集善歌舞者踏歌为乐,以庆团圆。从古籍的记载中看出,“踏歌”在古代重大庆典仪式中颇受青睐,不论是北方草原还是中原腹地,都为之起舞。

“阿妹戚托”本就从云南迁徙至黔,必然在云南能找到相似的乐舞场景,无独有偶,在云南偏僻的彝寨镇雄、彝良和巧家等县,于民国时期还保存着“酒礼舞”,其舞使用于婚礼仪式,唱的是酒礼歌,跳的是跳脚舞,与“阿妹戚托”唱酒令歌,跳跳脚舞的形式极为相似,“阿妹戚托”应是云南酒礼歌迁徙至黔,并在黔繁衍生息。在20世纪编撰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后文简称《集成》)中有记载,“左脚舞在三月会上大规模的聚众欢舞,在其他节庆佳期,讨亲嫁娶,赶集相会、农闲工余等时,也均可起舞”;“跌脚舞的娱乐性强,适应性广,无论婚丧节庆,均可聚众而舞。舞蹈的程式有的从‘团场或‘约伴开始,有的从‘追脚起舞,然后自一脚跳到十二脚”。{1}不管是酒礼舞、左脚舞还是跌脚舞,都是“踏歌”发展后的形式之一,它们都有用于婚嫁仪式的详实记录。从上文可知,“阿妹戚托”用于婚嫁仪式中云南的“踏歌”遗存一脉相承。

(二)舞蹈形态的相似性

“阿妹戚托”特点为手手环臂,踏地而歌,有时围篝火环圈起跳,有时以环臂横排而舞,人数可多可少,但是必须为双数,而“踏歌”的队伍形态又如何呢?

1. 舞蹈姿态

从文献记录上看,西晋左思的《魏都赋》,在其中对“踏歌”描述为:“或锥髻而左言,或缕肤而缵发,或明发而躍歌”,在后人何晏阅读此赋时对其进行注解:“相引牵,连手而跳歌”。其后《资治通鉴》对“踏歌”发展后的跌脚舞中的“跌脚”也注解有:“蹋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为节也。”{2}《三国志·魏书》记载“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3}文献中对之都进行了基本形态的描述,主要形态为手牵着手、踏地为节、手足相应。

2. 舞者人数

在如今少数民族聚居地发现了许多年代久远的岩画、壁画,这些图像多为描述古代人类的生活,这些一定程度上符号的记录填补了曾经社会文字尚未成熟的历史,也使得后人通过这些简画推测曾经的艺术生活。从出土岩画上看,在许多地方都有手手互牵、携手踏足类似的歌舞场面,其中内蒙古的阴山岩画中手牵手而舞,舞者为4人。在云南巍山文昌宫基座上有一幅彝人踏歌风情壁画,后人称为“松下踏歌图”,它是一幅反映了彝族风情习俗的图像,其中34人环圈牵手而舞。在古籍中虽记载了踏歌之形态,但在人数的描述上几乎都是模糊十几人带过,而从史前的岩画到清代的壁画,都能直观的看到舞者为双不为单,与“阿妹戚托”逢双不逢单相同。

图3    松下踏歌图(临摹)⑤

3. 舞蹈队形

从现今遗存上看,左脚舞在多人参与时一般围成一个圆圈或者多个圆圈起舞,人少时则横排或者弧形。跌脚舞以舞者围着篝火为圈起舞。对脚舞有时围圈而舞,有时站成纵排面对面对脚或者背对背对脚,队形人数不受限制,但是必须为双数。从出土物也可看出阴山岩画中为横排,松下踏歌图为环圈。由此可知踏歌的队形以横排和环圈为主。

在文献、出土物與遗存三者的互相印证下,“踏歌”主要的特点便是手手相牵、踏地为节,队伍上以环圈、横排、双数为显著标志。在“阿妹戚托”形态中,环臂、踏地与之几乎如出一辙,队伍以环圈、横排、双数为其特点,“阿妹戚托”与它们的表现形式高度重合。由此可知,藏于深山中的“阿妹戚托”实为古老踏歌之遗存,远古舞姿之再现。

(三)舞蹈动作的相似性

《集成》中记载,左脚舞的主要动作集中于下半身,“有串花舞、翻身舞、合脚舞、而咕(赶脚)之分。结构不同,变化多端的步伐,可由两拍开始,直到十拍的动作组合;也可左右脚交换连续踏、踢”{1},舞者连臂踏歌,具有强烈的节奏律动感,形成左脚舞的风格特色;跌脚的特色是甩臂踏踢,前后对脚,动作粗犷刚健、背靠背、颤身、跺脚,击地和对脚互拍,情趣奔放热烈,“基本动作有踏、引、跺、踢等”  {2};“对脚舞上身动作为牵手左右、前后甩动,下身动作以小腿和腿部动作为主,如翻脚板、耍膝盖等”。{3}

三种舞蹈的动作以腿部动作为主,而“阿妹戚托”动作也以腿部动作为主,其中开场便是左右脚交替踮颤(右脚向前落地,同时左脚跟保持原位向上踮一下),双臂前后互甩;在其动作“背和背”中两人背背相靠,提脚互拍后击地;舞蹈中的踮颤贯穿始终,踢脚、跺地形成了基本动作,与左脚舞、跌脚舞中特征描述极其相似,甚至于在对脚舞的动作翻脚板、耍膝盖名称与之都完全重合。

三、文化意蕴

(一)乐舞本体

1. 音乐意涵

过去在婚嫁仪式过程中的“送日子”当天晚饭后,新娘的姐妹们聚于堂屋中,击起响器,跳“阿妹戚托”通宵达旦。笔者采访现今舞蹈传承人,舞者也印证曾经是击打响器起舞,老人们跳舞中没有唱歌,比起现今的形式更为古朴。现今“阿妹戚托”加入歌唱音乐,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舞蹈开始前喊唱“阿妹戚托诶,阿妹戚托诶”却是一直保持的传统,这是一种“约伴”的开始,呼唤姐妹们一起加入。如今歌唱采用彝语歌唱,当地人表示这些唱词是无法直译的,只有意译,虽然族群中人们已经难以翻译古老的《酒令歌》内容,但是依然可以从彝族文化史上去探究音乐中的部分素材,比如在歌唱的虚词中折射出彝族先民们的图腾与崇拜,比如谱例6中伴随舞蹈喊唱“罗啊罗,罗啊罗”,“罗”的去声在彝语中指“虎”,而在彝族的文化中,虎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彝族族群的图腾。图腾识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族群自称与图腾相一致,而县志中提到三宝乡彝族自称“喏”(去声同罗),由此也能看出“罗啊罗”的衬词在过去应为实词,在代代传唱中逐渐发生了实词虚化的现象,但依然可以从文献记载中追溯到远古彝族先民们的图腾崇拜。

音乐唱段虽然为后人所加,但在过去响器的使用与踏地节奏本就属于音乐,尽管歌唱的历史不长,但是酒令歌却道出了历史的沧桑,千年的更迭也无法掩盖乐舞内部反映出的彝族原始遗存,现今发展中的“阿妹戚托”依然保留着曾经的传统,甚至于将更多的彝族传统文化符号注入其中,使得乐舞在如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 舞蹈意涵

(1)程式意义

“阿妹戚托”共有十二组动作,云南彝族跌脚舞同样有十二个舞蹈程式,彝族密切支系对“十二”名之曰“十二花”,代表一年有四季,月月跌脚欢乐之寓意。现在晴隆县“阿妹戚托”舞队的领舞也说到,对于他们来说,“十二”是代表“月月红”。在《西南彝志》中记载彝族曾使用十二棵树纪年,其中十二棵树,以表十二年;一棵十二枝,以表十二月……年月轮流转,日时相配合。不仅在纪年上彝人对“十二”有独特的情感,对自然万物的描述上他们同样对“十二”情有独钟,例如卜宅十二方,世界十二峰,会十二山岭,金城十二座。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十二天干、十二地支、十二种禾等。

由此可以看出,彝族与“十二”有不解之缘。中国自古便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小農经济让劳作显得尤为重要,现今的劳作是一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而过去的劳作却是家家户户赖以生存的立身之本,祖先们等待着丰收之季,而彝族用“十二花”“月月红”来阐释心中对劳动的期许,在娱乐中也不忘歌颂粮食五谷丰登、牲畜兴旺发达。

(2)动作含义

在整套乐舞中,许多动作中都有着劳动、生活的痕迹。

“插秧”表现耕作季节到来,人们集体开始插秧并呼唤邻人们相伴同行的愉快场面;“钻脚尖”与“插秧”有联系,这是插秧中的一个动作,人们弯腰插秧的时间长了,就站起来以作休息,但是农民并不会因为休息而闲下来,在放松腰的时候都会用脚尖来踩一下、点一下,把田里不平的泥土踩平,或者对之前插得不好的秧子用脚扶正;“啄鸡冠”表现喂鸡时,撒下的米被大鸡抢光,新娘用脚板驱散开大鸡,让小鸡能够吃到粮食;在舞蹈中左右脚交替蹬脚小跳表现彝民在山里田间劳作结束以后牵手返家的场景;“喂狗饭”描绘人们在喂狗时,狗会跳起来抢食,为了使狗不争抢食物,便用脚踢狗,让喂食更为方便;“鸭喝水”是再现赶鸭子喝水的情景,人们用脚驱赶鸭子,受惊的鸭子便会入水游泳。由此可见,舞蹈动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安排,而是一种有规律的把生活方式升华为艺术形式的再现。

(二)传承隐义

在云南、四川等保留的跌脚舞、对脚舞等都为男女共舞,而“阿妹戚托”却不是男女共舞,而是只有女性参与,这一传承的显著特点体现了彝族社会早期以女性为主导的母系传统。

在彝志中提到开初人类不知有父,妇女率领众人进行生产劳动,给人们治病。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有叙述:“雪子施纳一代生父不见父,施纳子哈两代生子不见父……石尔俄特八代生子不见父。”{1}从这些文字记录可知彝族早期曾是母系社会。

在云南的偏僻彝寨还传承着彝族远古的婚嫁歌舞曲《酒礼歌》,一般包括四个部分:《罗■》《确姐》《阿买客》《埋买刻》,其中《阿买客》为女子演唱,歌唱表达了姑娘与母亲的难舍之情,表现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妇女的怨恨,留恋母系,怨恨父系社会“只准男讨女,不准女讨男”的社会秩序。三宝乡的彝人对“阿妹戚托”曾翻译为“阿买且头”与之云南酒礼歌中的“阿买客”彝语发音极为相似,而且都使用于婚礼仪式,主角都以女性为主,更加印证了“阿妹戚托”与过去母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由此可见,在早期彝族社会内部,以女性为主导的血缘继承关系,使得“阿妹戚托”在今天也还是保持着传女不传男的传统,与其他彝区的“踏歌”对比,“阿妹戚托”保留着更为古老的传承模式。

(三)社会功用

1. 教育功能

在婚礼仪式中使用舞蹈一方面是为了使婚礼更为热闹,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娱乐的方式对新娘进行劳作教育。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只有劳作、狩猎才能够维持族群的生存,若放弃了劳作那将失去人类的文明,就如同生殖崇拜一样,劳作体现着人们渴望生存的求生欲,也反映着根植于人类骨血中的繁衍精神。舞蹈通过再现劳动、生活场景,使得后人在观看乐舞、学习乐舞中学会农耕、劳作,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勤俭、持家精神。12个舞蹈动作简单易学,用最为质朴、直接的艺术形式发挥着现实功用与教育功能。

2. 娱乐功能

乐(yuè)与乐(lè)是异音同字,通过乐(yuè)能引起乐(lè)的情感,模拟性乐舞并不是只想单纯的教育后代,若动机如此简单,那大可直接教授劳作常识,既然古人选择了一种模拟的方式编导乐舞,那必是想在其中获得劳作无法带来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才出现了六代乐舞,其各代乐舞中有歌功颂德的、有祭祀祖先的、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有期盼五谷丰登的。古人用音乐与神灵沟通,用舞蹈与族人同乐,使用模拟性舞蹈,重现生产生活中的场面,使得人们在农闲之时依然可以体会收获的喜悦,在动态的舞姿中得到心理对美的满足,让观舞族人体会劳动中的快乐,获得视觉与听觉的享受,达到娱人娱己的目的。

3. 审美功能

原始乐舞往往与巫术、崇拜紧密结合,舞蹈的动作设计也是大多服从于现实的需要,追求姿态与自然相结合、音乐与舞姿相对应的和谐之美,风格上追求神秘与狂热,可以说它们的象征意义大于审美意义。但如果说原始乐舞更多的是体现现实功用,那它夸张再现的动作、矫健的身姿、简洁的姿态便是原始乐舞审美的萌芽,这些艺术化的象征开启了审美意识的先河,如“韶乐”本用于祭祀,其社会功用原大于审美意义,但孔子给予“韶乐”极高的评价,称之“尽善尽美”,孔子走出了现实,看到了原始乐舞美的一面。而如今人们早已摆脱了劳作求生存的原始状态,但“阿妹戚托”却在族群中经久不衰,这一方面反映了彝人对于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乐舞给他们的审美愉悦是世世代代拥有的财富,审美价值已大于功用价值。

四、结语

中华千年中的乐舞有保留至今的,有已至绝响的,有的甚至湮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无处可查,曾经的乐舞涉及原始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每个社会成员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通过乐舞祭祀祖先、祈福庇佑、敬畏自然、感谢大地、团结氏族,增强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自信心与安全感。

“阿妹戚托”并不是一支单纯的婚俗舞蹈,动感的艺术形式传达的是一套完整的劳作教育体系,同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表达主人公与姐妹们的惜别之情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诫新娘出嫁之后要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相夫教子、与人为善。这是当地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的,整个舞蹈动作利落、身姿矫健、欢快热烈,其动作隐藏着特定含义,包含婚姻嫁娶、农耕劳作、知识传递和审美娱乐等诸多方面,再现古老彝人的生活樂趣,折射出原始古朴的生活氛围。曾经的乐舞代表着祖先们的智慧,而现今的舞者通过传统的方式继承着先人的遗存,乐声在山间回荡,身姿在田地间潇洒跺踏,逝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永恒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晴隆县志编纂委员会.晴隆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2] 康乐.彝族村落“阿妹戚托”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研究——以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3] 杨军.彝族舞蹈“阿妹戚托”传承问题研究——以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为个案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1.

[5] 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

[6] 〔清〕王谟,习罡华点校.江西考古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7]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上)[M]. 北京:中国ISBN中心, 1999.

[8] 王海燕,尚晓阳.历代赋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

[9] 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 〔西晋〕陈寿.三国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1] 盖山林.中国岩画[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12] 王玲.音乐图像学与云南民族音乐舞蹈图像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13]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

[14] 马学良.彝族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5] 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西南彝志(第三、四卷)汉彝对照[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16] 冯元蔚.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