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证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0-12-29李广兵孙会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宁心安神治疗室室性

李广兵,丁 丽,邓 坤,章 燕,孙会君,朱 涛

室性期前收缩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数病人为良性功能失常所致,经常规西药治疗后发作次数可明显减少,睡眠障碍可致室性期前收缩时有复发。充分挖掘中医学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伴睡眠障碍病人中的作用,可调节病人心慌、气短、乏力、纳差、不寐症状。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给予倍他乐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基础上辨证应用调脾护心方(经验方)治疗,获得较理想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0~80(64.45±7.52)岁;病程1~6(3.02±1.42)年。治疗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2~80(63.35±6.73)岁;病程1~6(2.91±1.2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组病人中医辨病归属“心悸病”范畴,辨证为心脾两虚证;西医诊断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无β-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证;无急性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的合并疾病;伴有睡眠障碍,未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治疗;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病人[心功能≥Ⅱ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

1.3 排除标准 中医辨病辨证不符合入选条件者;全程异位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哮喘等;病人已使用镇静、安眠药;妊娠期及哺乳期病人;不配合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倍他乐克(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150044)47.5 mg,每日1次,早晨温水送服。治疗组予以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每日1次,早晨温水送服;同时加服调脾护心方,组方:太子参15 g,炒薏仁15 g,炒白术15 g,蜜远志15 g,陈皮10 g,绿梅花15 g,茯苓10 g,茯神10 g,藿香10 g,佩兰10 g,麦冬10 g。由我院中药房煎好提供,每日1剂,早晚温服。两组观察疗程均为3周,如不能继续治疗者退出观察,其间停用可能影响睡眠的相关药物。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5.1 动态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1]制定。显效:经动态心电图检测,治疗后较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下降率≥90%;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下降率≥50%;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下降率<50%。

1.5.2 中医证候积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2]。主症:心悸、胸闷、胸痛;次症:气短、气促、乏力、失眠;舌脉:舌质淡嫩,脉弱。主症按轻、中、重计为2分、4分、6分;次症按轻、中、重计为1分、2分、3分;舌苔、脉象符合分别计为1分,不符合计为0分;治疗后症状消失计为0分。

1.5.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判断标准 PSQI组成包括5项其他项目和19项自我评估项目,其中5项其他项目和第19项自我评估项目不计得分,18项参与评分的自评项目由7部分组成,按0~3分进行评分。总分为0~21分,分数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不佳。

2 结 果

2.1 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PSQI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比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PSQI积分比较(±s) 单位:分

3 讨 论

室性期前收缩发病率较高,在健康人和心脏病病人中均可发生。健康人发作期前收缩多由睡眠障碍、精神刺激、工作压力、嗜好烟酒、熬夜等诱发,冠心病病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缺血有关。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易诱发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应积极干预以延缓心脏结构变化。部分病人虽然室性期前收缩达到良好控制,但仍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纳差、不寐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及工作。

中医学认为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病机制分为“虚”“实”两端,虚证中心脾两虚证较为常见,以脾虚湿浊内生为其病机关键,多因情志改变或劳累诱发,严重干扰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控制室性期前收缩,临床常增加西药药物剂量,部分病人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出现不良反应,如感觉异常、睡眠障碍、新发心律失常等。频繁调整西药,不仅影响病人信任度,同时也降低了临床疗效。中医药在干预室性期前收缩中,可改善病人的整体状况,减轻西药不良效应,有助于靶器官保护。临证以益气醒脾、养心安神为原则,可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从而有利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发展受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调脾护心方注重综合调理,临床可弥补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调脾护心方重在益气醒脾、宁心安神,方中炒薏仁健脾渗湿、益气养血;太子参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相互配伍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共为君药;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之效;茯神亦有宁心安神之功效,可增强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之功,两药配伍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健脾、宽胸止痛;绿梅花调畅气机、健脾开胃,与炒薏仁、太子参合用,具有增强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之效;麦冬具有养阴益胃、清心除烦之效,可制陈皮辛温耗散之弊,共为佐药。调脾护心方组方精炼、合理,为我科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辨证为心脾两虚证之协定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明确,而治疗组加用调脾护心方,主要干预病人不适临床主诉,如心中悸动、气短、乏力、不寐等,也正因如此使对照组有明显优势。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积分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调脾护心方可综合调节病人不适主诉,且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室性期前收缩、睡眠障碍均可引起心中悸动,改善睡眠障碍有利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控制[4]。睡眠障碍易引起人体机能功能失调进而影响病人的心率、心率变异性、肾上腺素轴等导致室性期前收缩难以控制[5-7]。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本身,更要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如焦虑、睡眠障碍,综合调理病人机体失衡状态,从而降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西药抗心律失常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如药物副作用大、致新的心律失常发生等;中医调脾护心方从整体调节出发,具有多靶点、综合性干预、副作用小、多通道调节等优势。

本临床观察显示,予以美托洛尔缓释片配合中药调脾护心方干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能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睡眠障碍,有利于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然而本临床观察存在病例数少、观察指标主观性强等局限性,临床工作中应制定更加客观的评判标准,在未来进一步验证完善。

猜你喜欢

宁心安神治疗室室性
皮肤科性病治疗室院感管理分析
探讨病区治疗室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睡前捶背 宁心安神
白菜
针刺调神思想临床应用探析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的肾上腺NPR—A机理探讨
我家秘方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