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栉风沐雨创业路

2020-12-29刘颖

卫星与网络 2020年8期
关键词:测控追星运维

+刘颖

(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三年前,天链测控诞生了。那个时候,天链测控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既一无所有,也湮没无闻;今天,天链测控已宛如一颗新星,引领着商业航天测运控服务的潮流。所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家的指导和关爱。

风雨三载创业路

公司刚成立时,三、五个人,赤手空拳,白手起家,有的只是创业的激情和对航天的热爱。显然,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毕竟不是轻松的旅行。

建站不易,管站更难。2 017年底,公司第一套测控站建成了,虽然口径只有2米,但令我们激动万分:我们有地面站了!2018年初,我们启动了10套站的建设和改造。2018年6月,怀来站改造完成;2018年底,宁波站建成。2019年3月,老挝站建成;5月,南太两个站建成;10月,库尔勒站建成。2020年6月,呼伦贝尔站建成;8月,南美洲站改造完成。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建成了11套地面站。目前,还有众多的地面站在改造中。建站不是目的,用好才是水平,但用好的前提是管好。那么多站,靠人工来管理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我们的测控一体化云平台里,有了站网管理功能,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一下子减轻了管理压力。

软件好与坏,实战见分晓。软件是运维管理的灵魂,刚开始,我们想走捷径、用“拿来主义”,但事实证明行不通。没办法,我们只能静下心来,下大力气自己研发。此时的感悟是,创业,想在核心技术上走捷径,必然会栽大跟头。好在,天链测控迷途急返,及时找准了方向。从此以后,天链测控做任何事,都不再抱幻想、存侥幸,只讲实力、靠能力。

测控组网,一个都不能少。单站不成网,但多个站若连不起来,也不能叫测控网。辛辛苦苦建的站,总不能成为一个个“孤岛”。但是,组网也不是那么容易,设备不统一、接口多样、网络多样,而且我们经费有限、人力有限,还要保证网络稳定可靠,确实需要点心思。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个站接入、两个站接入、五个站接入、十个站接入……我们终于建成自己的测控网。

十年技术积累、三年辛勤耕耘,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不足50人的公司,全球32个可用测控站,执行了70余次大型测试和卫星、运载火箭保障任务,在轨服务十余颗业务卫星;和国内外近百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都是天链测控员工用辛勤和汗水浇出的一条商业航天“通天路”。

一路走来,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创业远比想象的精彩,也远比想象的无奈!有人说创业者都是神经病,的确,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如果能穿越,我会毫不犹豫的回到三年前,对那时的我说,“兄弟,勇气可嘉,不过咱能不能换种谋生的方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

铭心镂骨感恩情

回顾这三年的历程,最想说的就是“感恩”!感恩投资人、感恩领导和朋友、感恩客户、感恩合作伙伴、感恩员工,感恩天链测控遇到的每一个人!

再好的想法,没有资金支持,都是空谈。没有中信集团的支持,就不会有天链的诞生。这三年,每到关键时刻,总是有中信集团鼎力支持,既有资金、还有资源。公司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发展这么快,首先要感谢的是中信集团。感谢中信集团、感谢所有投资天链测控的投资者,是你们给了天链测控成长的血液!

再好的服务,没有客户支持和认可,都无法长久。云平台建立起来了,但如果没有卫星,一切都是空谈。到哪找卫星、用谁的卫星测试呢?这时候,长光卫星公司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提供多颗卫星供测试,让我们对站的能力、网络的可靠性和软件的稳定性有了底气,也为后面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发射的跟踪任务更离不开客户的大力支持。天链测控站网建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射任务的牵引,有了任务的牵引,就有明确的目标。要感谢的单位太多了,总之,感谢所有客户的信任、支持、帮助和指导。

再好的信念,没有领导鼓励、朋友的帮助、家人的理解,都很难坚持。创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除了实力,还要拼体力和耐力。每当遇到问题,领导都给予最大鼓励!朋友们总是不讲条件,只要能帮,就全力以赴;家人的默默支持,更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清楚的记得,老挝建站、南太建站时朋友的帮助。办手续、搞基建,忙里忙外、车接车送,虽在国外,却体会到了这种浓浓的友情。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沈荣骏院士,老前辈时刻关心着天链的成长,毫无保留的为公司铺路导航。公司揭牌仪式,亲临现场,为公司揭牌;海射任务,亲自指导。沈院士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前辈支持的同时,也信心倍增。

再好的公司,没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就像无源之水。特别感谢国家开放商业航天的政策。没有国家政策、没有军队改革,也不可能有天链测控的成立。天链测控的成长,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宁波站建设,象保合作区管委会特事特办,从选点到建成,只用了6个月时间;库尔勒、呼伦贝尔建站,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公司成长就更加稳健。

凌霜傲雪追星梦

卫星运维是辛苦活,从建站开始,就注定了奔波。从南到北、从冬到夏,我们一直在忙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一段时间,公司几乎都空了,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时而严寒、时而酷暑,有时我们开玩笑说,一个月就能经历了几个季节。

2019年初,完成火箭跟踪软件,5月底,完成地面测控网测试,6月5日,成功保障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这是我公司参加的国家立项的重大任务。海射任务后,大家确实太累了。从公司成立,我们的员工几乎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那时候的公司才30来人,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海射任务后,我们决定把节奏慢下来。一方面修整队伍,一方面整顿设备、完善软件。计划修整2个月,但休息还不到两个星期,就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多星发射测控、应急处置、早期轨道保障……一忙就到春节。就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还保障了轨控任务。

为了让卫星更安全,我们在西安成立卫星运维团队,团队由国内知名卫星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专家杨天社研究员牵头,目前,已有近20人,大部分是卫星运维专家和技术骨干,24小时不分昼夜,追星筑梦。

“追星”是为了更好的守护。让运维更简单,让卫星更安全、让航天不再高冷,让应用走进大众,这就是我们的追星梦。

匠心独运云平台

以前,一次卫星发射任务,卫星研制单位要组建一个试验队,先去发射场,卫星发射后立即转场到测控中心。时间多半耗在了路上。如果采用互联网技术、将数据推送给客户,岂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也降低了成本。而对商业航天来说,最看重的就是效率和成本。

于是,一套云架构的商业测运控软件应用而生。将测控和运控一体化、将软件部署到云端、将遍布全球的三十多个地面站和软件融合,这就是测运控一体化云平台。通过它,人们可以利用便携机、甚至利用手机看火箭发射、和卫星对话。只要你愿意,瞬间可使用30多个站,随时可构建测运控中心和发射大厅,不久的将来,用手机和卫星“对话”也不成问题!

2019年3月,天链测控一体化云平台小试牛刀,效果不错;2019年6月,海上发射保障,大显身手;2019年12月,开始试运行,表现上佳。此后的几个月里,多星发射任务、早期轨道支持等屡建奇功。目前,该平台经过几十次的实战考核,其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轻前端、重后端,把方便留给客户,把困难留给天链;开放、共享,地面站可以随时接入,客户可以随地使用。灵活、简单、快捷是云平台的最大特征。

三年时间,苦也罢、乐也罢,都已成过往。未来,才是重点!不念过往、不惧未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天链测控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开放、诚信、务实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用匠心打造“通天路”,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方便、快捷的服务!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期盼您的加入,我们一起共建测运控网络,倾听卫星的心跳,把握航天的脉搏。

猜你喜欢

测控追星运维
全球拍天宫 “追星”少年拍不停
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平台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昆山祺迈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时代的新运维
——2019(第十届)IT 运维大会特别报道
编辑部追星日常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装备测控中的应用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