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垃圾分类体验场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20-12-28徐祖妹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性分类垃圾

徐祖妹

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这点上,幼儿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一、营造园所环境体验场,在耳濡目染中唤醒幼儿的环保意识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幼儿园要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挥环境“隐性课程”功效,让幼儿社会性教育“润物细无声”。

1.扮萌垃圾分类投放区

根据幼儿容易对小动物产生好奇心理的特点,幼儿园可以制作“四色垃圾桶”,把垃圾桶的外观形象分别装饰为“鲸鱼(蓝色)”“青蛙(绿色)”“瓢虫(红色)”“老鼠(灰色)”,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为“四色垃圾桶”分别取名为可可(可回收垃圾)、楚楚(厨余垃圾)、嗨嗨(有害垃圾)和琪琪(其他垃圾),通过谐音让幼儿尽快熟悉不同垃圾应该正确投放的位置。

2.扮美垃圾分类主题墙

创设垃圾分类主题墙,在主题墙上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绘画和手工作品,在醒目位置张贴标语“人人喂我,我为人人”“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等标语,培养幼儿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同幼儿一起制作垃圾分类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让幼儿参与到宣传中,为维护所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扮酷垃圾分类区域室

创建废旧物品再利用区域活动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自制图书”“环保时装秀”“百变月饼盒”“瓶瓶罐罐大变身”等手工制作活动,在有趣的搭搭、建建、剪剪、画画、编编、织织中,拓展幼儿的思维,不断发掘废旧物品的价值。比如:饮料瓶装入沙子可以做成“哑铃”,纯净水桶可以做成“手推车”,易拉罐可以用来“踩高跷”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环保手工作品展评活动,为幼儿树立“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的环保观念。

二、创设教育教学体验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环保行为

体验场的核心意义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思悟之。幼儿园要整合周边的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形成贴近生活、适宜幼儿的园本化体验场课程,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中获得发展。

1.创设情景教学体验场

幼儿园可采取编教材、做绘本、写儿歌、跳舞蹈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的观念像播撒种子一样植入幼儿的脑海。比如:针对幼儿随手乱扔零食包装袋的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带幼儿去秋游的情景,编排《垃圾分类总动员》童话剧:

乐乐小朋友去秋游,随手把塑料袋扔进路边的绿色垃圾桶。

“绿色垃圾桶”:“你好!乐乐,我是绿色小精灵,这不是我要收的垃圾,你再去找找吧!”

乐乐好奇地问老师:“老师老师,这到底是什么垃圾呢?”

老师组织幼儿帮助乐乐:“大家快来帮帮乐乐!”大家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塑料袋、脏纸巾、脏纸杯、陶瓷废笔,烟蒂和尿片、难分的垃圾归哪项,算作其他垃圾都往黄色桶里放。”

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再现和语言描述,可以引导并帮助幼儿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2. 创设示范教学体验场

把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模仿、运用,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比如:针对幼儿自主进餐环节产生的剩菜剩饭、鸡骨头、鸭骨头、果皮、奶盒等生活垃圾,教师可以适时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教育,指导幼儿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还可以设立垃圾分类“小小监督员”岗位,由“小小监督员”向教师汇报幼儿每日进餐后垃圾分类投放的情况,教师会对垃圾分类意识强的幼儿进行鼓励,对意识弱的及时提醒。幼儿在生活中不间断地学习、实践,环保理念、垃圾分类的意识在头脑中生根发芽。

3.创设游戏教学体验场

借助游戏教学的趣味性、活跃性,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达到以趣激学、以趣导学的效果。比如:在“为垃圾找找家”游戏活动中,教师可提前为幼儿准备大量的废旧物,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探索、辨别、尝试,从常见的生活垃圾中分拣出各類垃圾,包括可以改造和循环再利用的垃圾,如易拉罐、饮料瓶、废旧报纸等,从而建构垃圾分类的认知结构,帮助幼儿在游戏化的体验场情景中强化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4.创设探究教学体验场

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开端,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培养幼儿的独立思维能力。比如:针对幼儿垃圾分类存在“没时间分”“懒得去分”“我不会分”“别人分了我再分”“恐怕分了也白分”等错误认识,运用头脑风暴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开展“垃圾分类脑力大作战”知识竞赛活动,采取“你问我答”“你说我选”“判断对错”等形式,消除幼儿思想认识误区,巩固垃圾分类知识。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去探索寻求答案。比如:同样的罐子,装的东西不同,分类也不相同。装奶粉的罐子是可回收垃圾,装油漆的罐子却是有害垃圾,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可以回收再利用。

三、拓展社会实践体验场,让幼儿在持之以恒中养成环保习惯

社会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幼儿园要为幼儿开辟多元化的社会体验场所,让幼儿直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与社会中的人、事、物互动,尝试与人交往、合作解决问题,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带有情感的、能够改变未来行动的有益经验。

1.拓展户外活动体验场

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绿水青山共分享”“垃圾分一分 文明在我心”“爱自然、爱生态、爱家乡”等亲子户外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享受爱他人与被人爱的幸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引导幼儿在园所成为“垃圾分类小标兵”,在家里成为“垃圾分类小先锋”,在社会成为“垃圾分類小卫士”。

2.拓展家园共育体验场

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家长发放《垃圾分类调查表》,了解家长的看法以及幼儿在家里的践行情况。向家长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利用微信、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家长带动幼儿把家里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正确分类,进一步巩固幼儿垃圾分类社会性行为的培养成果,让幼儿意识到垃圾分类就是对家乡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家乡、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用一个个大写的“爱”孕育一个个健全的人。

3.拓展社区共建体验场

坚持与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共同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比如:邀请社区的幼儿一起在画卷上描绘“垃圾分类”主题的图画;引导幼儿主动捡起路上的垃圾并分类投放到垃圾箱里;组织幼儿参加“禁燃禁放、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品质和亲社会行为。通过以点带面,让每一名公民树牢“垃圾分类”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总之,“体验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园社会课程建设的重要开展形式。幼儿园要以幼儿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各类“体验场”活动,不断拓展“体验场”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大课堂、大自然、大社会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以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分类垃圾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垃圾去哪了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倒垃圾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