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千年文化的传承之路

2020-12-28何欢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学学生

何欢 郭维易

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随处可见的优美风景总让人神清气爽。在这样的秋日阳光下研学旅行,有种别样的温暖在心头涌动。10月20-22日,本刊记者与大同一中的同学们先后走进吉家窑、许家窑和望佛湾农场,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近距离感受古人的生活智慧,体验田间劳作的艰辛与收获,学习中国经典的传统戏曲文化,亲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吉家窑:泥火中传承出的大国工匠精神

吉家窑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北邻桑干河湿地公园,南傍卧佛山脉,是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清晨,作为大同实践基地研学点的吉家窑便忙活了起来,今天这里又要迎接一批新的学生。

走进吉家窑的院内,首先会被一个巨大的黑色陶鬲所吸引,鬲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主要的炊煮用具,上部是一个圆圆的大容器,下部三条锥状空足稳稳立定。不少同学看着这个造型奇特的大容器议论纷纷,感觉它有些像大家熟知的鼎,但又不完全相同。直到讲解老师告诉大家,才知道陶鬲的造型是经过古人无数次的锤炼形成的,上部的形状是为了更多地盛装食物,锥状空心足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将食物更快地煮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器物,却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了解到这些以后,同学们都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在吉家窑研学旅行的当天,吉家庄的山顶上有考古队正在进行考古挖掘,记者与带队的山西大学考古系霍东峰副教授说明来意后,霍教授同意学生们前去参观,让他们一睹考古真容,并表示愿意为学生们讲解吉家庄考古的目的和意义。当学生们徒步20分钟爬到山顶后,几个考古探方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大家爬山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好奇。霍教授告诉大家,他们通过对土层颜色和沟壑分布的研究,可以探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区域和轨迹,这里出土的陶器可以重塑古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生活在今天的大同人知道自己祖先来时的路径,了解自己家乡的发展历程。随后,霍教授还为大家讲解了“洛阳铲”的原理,让大家触摸了真实的出土陶片,使学生们对考古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在返程的路上,学生们不再像来时那样只顾埋头走路,而是左右环顾,探讨土层颜色、分析地质构造,倒也颇有几分考古大家的风范。

在学习了吉家窑的“前世”之后,学生们返回吉家窑基地,继续探访这里陶器和陶瓷制品的“今生”,尝试亲手制作陶器。

拉坯成形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在拉坯的过程中,学生们必须手顶在大腿上,眼睛与拉坯机旋转的中心点垂直,把泥巴放在拉坯机转台中心上,双手稳住,右手的大拇指从中心往下压,往外平移拉开泥巴,直到瓷器渐渐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要不断感受泥土的干湿软硬,从而将泥土中的空气挤出,防止作品在烧制过程中炸裂,要做到凝神静气、耐心细致。吉家窑的丁主任告诉我们,一个陶器师傅出师之前,拉坯的训练可能要进行十年,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细细想来也是,只有如此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才承载得起黑陶工艺千年的传承吧。

在吉家窑一个院内的角落里,一座古法柴窑正在作业,对柴烧了解不多的我们却也听过“非大师,不柴烧”的说法。一位忙碌于柴窑和工作室之间的大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攀谈之下才知道他是著名陶器大师。为什么要柴烧,跟现代烧成工艺有什么不同?听过柴烧过程讲解的记者和学生们都有这样的问题。大师告诉我们:“柴烧不似现代烧成工艺,窑位不同,温度气氛亦有差别,所以制窑师傅要依据经验,将不同器形、不同工艺瓷坯放置不同窑位。封门后便是点火烧成,柴窑以松木为燃料,消耗极大,而且至少要燒48小时才能完成,这一阶段也是柴烧的精深所在,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许多陶器大师在用过现代工艺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柴烧这种最传统的工艺上来,只有做到对于烧制工序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掌控,才能让陶器呈现出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时至今日,一个小小的柴窑,一位看似平凡的大叔,却与圣人的教诲贴切得如此相得益彰。

夕阳西下,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踏上了回营地的旅程,后山的考古队员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柴窑前的大师依然专注地盯着窑火。一位工艺师对于工艺的追求和对于超越自我的渴望都寄托在填入柴窑的每一把柴火里,火光中透着他的坚定和执着。

许家窑:时空线中的地域特色文化

10月21日一早,我们继续研学旅行,此行目的地是大同市许家窑人类文化遗址,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大同的先民们最初便是在这里繁衍生息、劳动创作,并逐渐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地域文化。对于来到许家窑研学的师生来说,这是一次穿越时空与古人类对话的旅行,是一次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的旅行,丰富的课程设计给所有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途风景优美,景色宜人,道路两旁金黄色的树叶像一只只黄蝴蝶飞舞而下,让在书本中沉浸了许久的学生们赞叹连连。到达神泉古域之后,学生们首先要穿过一段许家窑人类文化遗址,萧瑟的寒风、湛蓝的天空、枯黄的秋草,仿佛向我们诉说着今世的荒凉、旷野的苍茫。在路旁古老的岩壁上,是千万年光阴留下的印记,这些深浅不一的印记记录着祖辈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变迁,可谓震撼无比。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之中、每日奔波在学校和家庭的孩子来说,季节的变化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更别说这秋天的美景了。研学旅行,就是要让孩子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魅力。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掰玉米、拔萝卜、挖地瓜、摘苹果,这样的丰收场景对于大多数城市的孩子来说,都只在电视或者书本上见过,却从未亲身体验。这次来到神泉古域之后,大家终于有机会感受一次丰收的喜悦。

接下来进行的是掰玉米比赛,两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学生们放下书包后便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掰玉米显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容易。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会掰,只能靠蛮力把玉米拽下来,有些拽不下来的便放弃了,玉米杆上耷拉着好多学生们拽不下来的玉米。这时候老师开始在旁边演示,“先用一只手扶住玉米秆,再用另一只手抓住玉米棒子,用力向下一掰,然后顺着手腕转一圈,玉米就掰下来了。”果然,这样学生们不用太费力气就能把玉米棒子掰下来了。学生们热情十足,撸起袖子越干越有劲儿,没过多久,眼前就堆起了一座座金黄的小山。

通过这次秋收研学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付出。254班的刘同学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环节,因为通过这次体验,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耕种的辛苦,自己以后在生活中也要更加珍惜粮食。”

午饭过后,学生们走进了传统戏曲的大舞台,学习表演二人台。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次,学生们也有幸观看了两位老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中国红的舞台布景,明朗的曲调,可谓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在欣賞了两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后,学生们学习传统艺术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大家争相向两位老师请教、学习。经过老师的一番指导后,很多学生已经能有模有样地转手绢、舞彩缎,等着上台表演的学生更是已经在台下开起了嗓子,准备上台一展歌喉。比赛正式开始后,我们的新生代二人台演员登场了。上台表演的同学们个个拿出看家的本领,力争唱腔字正腔圆、动作规范到位。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也赢得了艺术家们的频频赞许。524班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次表演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不一样的一面,有些孩子平时并不善于表现自己,但是学习二人台却让他们大胆地释放了天性。还有些学生平时特别调皮,然而在组成一个小组之后,他们特别团结,并且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老师和同学也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享受生命的纯真,相信这次实践之旅会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尊重劳动。传承文化,弘扬经典,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这次研学实践之旅会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努力拼搏,生发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不断努力的动力。

望佛湾农场:别具一格的劳动教育

研学旅行的第三站是望佛湾农场,尽管秋意浓浓、寒风瑟瑟,加之前两日密集的行程,已经让学生们略感疲惫,但大家对实践探究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教官一声令下,学生们再次有序登车,向着望佛湾农场进发。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望佛湾农场。农场位于大同市云州区邢庄村内,农场前仰气势雄浑的望佛山,后靠闻名于世的第四纪火山群、土林景区。置身其中,安静闲适的自然美让人沉醉。

讲解老师首先让大家看门口的几块大石头,问大家这些石头与平日所见的石头有没有不同之处,但是学生们似乎并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老师让大家细细观察,原来在这些石头上都有着一圈圈的年轮,这是因为在千百万年前,这些石头曾经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直到大同火山喷发,这些树木被熔化,只有这些年轮被永久地刻印下来。有同学感叹道:“原来这就是常说的沧海桑田啊!”

学生们排队走进了农舍,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木质龙骨水车这一稀罕物,过去学生们大多只在书本上看到过水车和利用水车灌溉的技术,这次研学让大家有幸见到了实物,讲解员为孩子们介绍了水车的作用以及操作过程。有的学生做起了笔记,有的一边聆听一边操作。车水的哗哗声,学生们的惊叹声,还有一旁大白鹅的鸣叫声,仿佛是一部交响乐,为萧瑟的秋天增添了几分活力与生机。农场中随处可见的是民俗老物件:怀旧老式水车、石碾、石磨盘、辘轳抽水井,对于久居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对这些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这些久远的农家物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斗转星移,科技发展已取代了这些落后的生产工具,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望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后进行的课程是植物叶片巧贴画。一张白纸,几片树叶,加上学生们那无限的想象力,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粘贴画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活动中,学生们在画纸上设计、拼接、粘贴,丰富多彩的枝叶给孩子们提供了探索与表达的广阔空间,摇曳飘落的枝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

古人说:“掬水月在手,弄花衣满香。”最后一项课程是制作花束。剪接、插摆造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完全沉浸在自我创作、欣赏之中。一枝花、一棵草,在学生们的巧手下变得诗情画意,有高雅格调、有田园情意、有清新怡人。事实上,学生们用自己手中的花花草草、树叶、果实,制作的不仅仅是一束简单的花束,而是他们心中对美的感悟。这便是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提升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研学旅行让我们看到了大国工匠的传承与创新,体会到了传统民俗的古老魅力与当代演绎,感受到了古雅质朴与巧手创造的巧妙结合,相信所有参与研学的师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发,也希望大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研学课程开发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研学学生
善思与研学齐驱,智慧和灵动共舞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快把我哥带走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召开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