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影像的具身性交互叙事转向

2020-12-28杨易轩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身体

杨易轩

摘  要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影像艺术发展带来无限的延展性与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赋予了传统影像以全新的架构模式与艺术特性,打破传统影像单一的线性叙事,身体作为叙事的元素参与到叙事中,VR影像愈发强调交互的“身体性”,通过提供术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的体验方式,强化参与者的代入感、沉浸感与参与感。具身交互成为VR叙述系统中一种新的自组语言,VR影像中交互叙事策略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从具身角度出发,探析VR影像的具身性交互叙事转向,对于解决VR影像叙事策略构建问题具有重要探索意义。

关键词  VR影像;身体;具身性;交互叙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4-0137-02

随着影像技术的迭代发展,把人类的感知一步步的推向愈加真实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的革新,为VR影像提供了全新的拍摄技术和体验方式,将“真实的体验”推向生理和心理的层级,VR影像叙事运作机制不可避免的发生变革。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1]。在VR影像中,镜头画框的限制彻底被消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边界弥散。参与者可以自由的在360度的场景中探索,通过身体与设备的连接,沉浸在VR影像的“再造现实”空间中。

VR影像叙事方式已经初见端倪,谷歌新闻实验室提出“我们从听故事转变为‘体验故事,可以参与、共情、化身”。约翰·布赫强调参与者在故事中的“探索”。身体成为了VR影像叙事的重要元素。身体的认知参与使得VR影像发生具身交互叙事转向。身体的自身认知根植于身体的行动,梅洛·庞蒂认为“我们的身体首先不是在空间中:它属于空间”[2],身体体验,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与行为方式,使观众体验真实空间的快感。身体的参与,所带来的VR影像中交互叙事策略的变化,使得具身交互成为VR叙述系统中一种新的自组语言。

1  VR影像空间的身体“在场”

关于VR影像空间的身体“在场”,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身体的具身性,其二是身体的离身性。唐·伊德《技术中的身体》一书中,提出了“真实生活的身体”与“虚拟的身体”两个概念。通过设想跳伞者的“思想实验”,感受“具身的跳伞”(体验自己就是跳伞者本身)和“离身的跳伞”(旁观虚拟自己跳伞)。具身性是身体是更逼真的身体“在场”,是知觉的转化和增强。2016年迪士尼携手HTC Vive推出了VR影像《奇幻森林》显然蕴含着“身体”的隐喻。在VR影像中的场景与电影中场景一致,参与者戴上VR眼镜宛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电影中森林空间。在猩猩王的洞穴中,参与者被预设为原片中的小男孩的角色,以主观视角体验猩猩王的怒视,突显气氛的紧张与空间的逼仄,研究发现身体在场的带入使得VR影像中参与者的恐惧情绪体验、心跳和体温等生理反应会更加强烈。2012年,诺尼·德拉佩娜创作的VR影像《饥饿的洛杉矶》,通过第一视角的方式再现了等待救济的病人晕倒的新闻事件。通过全景影像、自由视角、交互叙事、真实的细节展示的方式将参与者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到身体的在场感。

此外,VR影像中的身体符号是去肉身化的身体,是赛博空间中无差别的符号的显现。正如唐·伊德所认为“可以被赋予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可能的含义,……这种身体不受性别、时代、文化、阶层的限制,其对应的文化视角就是我们身体的具象化。”[3]例如,2014年英国“身体交换”实验,通过VR影像让参与者在虚拟空间中变换身份,变化不同的肤色、年龄,通过不同感官来传递的信息,感受一个人的身体等同于感受他者。在VR影像中,身体作为无差别的符号,更好地“治愈”种族主义或其他偏见。

2  “身体的参与”成为交互叙事的语言

VR影像的交互叙事打破了传统影像的线性叙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方式,多方位的具身体验重构了交互叙事语言,大大的提升了VR影像的叙事能力。VR影像可以利用参与者自由视角、位移、选择等“特权”[4],通过引导的方式带给参与者更好交互叙事体验。通过手柄、交互体感服装等其他外设装置,震动、电击等触觉方式加强在场的真实,延伸具身交互语言的可能性。身体,成为叙事的手段存在于虚拟空间中,以人类的身体为基础进行交互叙事。

譬如,2017年墨西哥电影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自编自导的VR影像《肉与沙》中,导演通过现实展示空间对VR影像中沙土环境的还原,多感官的刺激,以具身性叙事方式讲述美国与墨西哥边境跨境难民沙漠迁徙的故事。影片采用“Walk-Around VR”的影像制作模式,参与者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可以自由改变观察点的高度,参与者被要求赤足踩在铺满沙子的地面上,VR影像里的刺耳的声音、闪烁的强光,近距离观看难民惊恐、痛苦的表情,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具身交互,多感官的刺激下,参与者与剧中人物共情,让参与者更加真切的体验到迁徙过程的艰难、恐惧与无奈。虚拟技术与身体的关系是多重感官的集合,并非单一知觉的延伸,虚拟技术将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身体联结,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渗透进人的知觉和身體经验中。

3  叙事体验转向:身心一体

叙事,是一种基于叙述的体验活动,它的产生离不开主体内在的体验感知。交互机制融入故事的叙事,创造了全新身心一体的叙事体验。体验感成为叙事成功与否的衡量元素,参与者的体验感有利于叙事的产生。通过交互装置的连接,身体和心理共同融入故事中,身体的感知功能被媒介所“延展”,在多感知全沉浸空间中达到心流体验的高潮。

在VR影像中,客观世界中身体的运动轨迹与范式以代码形式输入赛博空间的身体中。梅洛·庞蒂的最基础的“肉体意向性”唤起了“行为意向性”,在内在精神感知与外在感官刺激下身心融为一体。叙事体验产生离不开身体参与度、认知经验、情感传递。当参与者在VR影像中感受到与认知经验相一致的空间场景,通过感官、情感的激发,进而更深层次的沉浸在故事中。例如具身体感服Teslasuit,内置触觉反馈,运动捕捉,恒温控制和生物特征识别,通过电刺激的触觉技术增加多种体验感。

劳瑞·安德森和黄心健VR作品《沙中房间》在2017年威尼斯电影节中获得“最佳VR体验”奖。这部VR影片并非任务指向,而是更强调身体的自由体验。在VR影像中观众将孤身一人穿梭在不同的灰黑色的虚拟房间,以超越肉身的飞翔姿态探索这个由破碎粉笔文字覆盖的世界,场景中设计了一些可触点,空中充满了沙砾和尘土,通过身体的体验将虚拟与现实联结,身心一体点叙事体验。劳瑞·安德森说“我的目的,就是让观众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人机交互发展从触摸、嵌入到具身经历三个维度的迭代,在VR影像中的身体、认知与技术进行了重构。正如唐·伊德认为“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技术融入到我的经验中,我是借助这些技术来感知的,并且由此转化了我的知觉和身体的感觉。”技术融合进参与者的身体与认知,身与心驱动着我们的行为,改变了我们讲述故事的方式,呈现出VR影像叙事体验转向的独特性。

4  总结

技术的迭代发展,人类讲故事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变化着,身体的参与丰富了VR影像的叙事机制。埃德蒙·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观念》中认为“身体是所有感知的媒介”,身体的参与给我们带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无限的延展性。虚拟现实技术重构了身体、认知与技术,空间的身体“在场”,身心一体的叙事体验转向,改写了叙事内部语言结构,演进了叙述范式。VR头戴显示器、遥感手柄、全身具身体感服以及未来嗅觉、味觉和触觉能够被完全拟真,技术成为自我的延伸乃至义体、赛博格,身体作为叙事的元素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参与故事的叙事中去,VR影像将会构建全新多维度的具身交互叙事新范式。

参考文献

[1]李振华.虚拟现实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

[2]Merleau-Ponty[M].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Trans.by Colin Smith.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2:171.

[3]DonIhde.Bodies in Techology[M].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2:70.

[4]楊易轩,贾秀清.虚拟现实影像的视觉引导与视线交互研究[J].当代动画,2019(4):94-97.

猜你喜欢

身体
我们身体的由来
《才吃六袋》等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身体传送机
当机立断
身体里的两个词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