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区块链技术在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的应用

2020-12-28滕明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区块链会计信息系统

滕明明

[摘    要] 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信息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和证券市场的稳定。为维护上市公司的公信力,保障其发布信息的透明性与对称性,文章分析区块链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基于Raft分布式协议的私有链架构,研究候选节点的准入机制和投票规则,用以保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财务决策的实时性,提升财务造假的难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区块链;会计;信息系统;特征分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3. 037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3- 0083- 03

1      引   言

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将直接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决策[1]。在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由于企业自身内功不足,近年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趋严重,财务造假案例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上市企业的市场形象,损害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2]。据报道,2015至2017年我国已披露发生财务造假的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80、143和108家;2019年更是发生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其在2016-2018年虚增了206.44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0.72亿元的营业利润[3]。在投资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外部监督体制不完善的环境下,如何应对并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成为公众关心的热门问题。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先后被应用于会计、审计和监管中[4]。区块链是2008年中本聪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技术;通过共享账簿的引入,可实时、有效地对各项交易事件进行记录和访问,且相关数据记录无法篡改[5-6]。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将引起现有商业和会计应用的重要变革。

本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工作流程与准入机制,从区块链角度出发分析其在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应用。

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

财务造假通常指在违背财务会计核算真实性原则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舞弊行为,其将对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恶劣影響[7]。由上述定义可知,财务造假的主体是组织、参与和具体实施的企业、部门和个人。出于实体的“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企业各级领导人将指挥造假方案的实施,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或他人,将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与上市企业相关的各个实体,例如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也将在审计与其他工作中对其主动或被动地进行参与、协同。

在上市公司的运行过程中,股票发行、融资、限售股解禁等均将为部分人带来高额利益,尤其是在股权相对集中的企业。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董事会规模及独立性不足、外部监管机制缺乏等现状,在相关信息不透明、了解不均衡的情况下,易发生会计信息失真乃至财务造假现象。

上市公司自身内功不足、治理机制混乱是企业财务造假的根本内因。股市创富的示范效应将直接影响企业高管的决策。然而,我国企业上市对其经营成果、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有着明确的要求。由于部分公司将股票上市募集资金视为目的而非手段,因此其易于粉饰业绩、包装成果,以达成投资者预期提升直至“圈钱”的目的。在公司上市后,出于再融资、保牌等目的,公司易于美化其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此外,企业高管出于期权利益等个人考量,也易于指使财务信息发生滞后、美化、隐藏、虚假的行为。如果上市公司并未按国家要求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机制,则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在财务造假监管过程中缺席。一旦发生财务造假现象,公司内部将形成利益链条,集体对此进行隐瞒。

审计机构、券商和银行的不作为,乃至协同效应是加剧财务造假现象的第二个原因。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必须通过外部审计和监督。然而,在利益驱使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并未正确履行审计职责,并未对相关财务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真实审查,其审计报告严重失真乃至于造假。此外,券商、中介机构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在股票发行、再融资等过程中,也并未对其真实性进行核查,甚至有意或无意地对其进行放纵,以至于产生不良后果。更为严重的是,银行如果配合上述造假,则将极大增加相关虚假信息揭露的难度,并将产生极其恶劣、极为失信的严重后果。

外部监管缺乏、调查处罚力度不足是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第三个原因。我国对上市企业的经营提出严格要求,但对企业失信的惩罚过轻。在此情况下,企业造假成本不高,片面怂恿了企业的造假行为。由于监管不力,部分企业不但可在上市过程中一路闯关,还可在业绩公示中突然变脸。在监管不力情况下,造假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等使得企业铤而走险。

针对上述公司财务造假原因,有必要引入新型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规范。目前,国内已启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财务信息加以监督和审查,区块链是最有可能应用的第四类计算机技术。

3      区块链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区块链通常指一种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所有成员均可对其进行记录与维护。在区块链中,其对以上参与者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资产、交易信息等。在参与者对上述信息进行更新后,更新结果将直接发送给所有的参与者。与传统记账方式相比,基于区块链技术所构建的分布式账簿将更加透明,其数据更具有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通常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等三大类,其开放程度和应用场景各有不同。在公有链中,所有人均可参与区块链的生成、交易和更新维护,众人熟知的比特币、以太坊等均属于这一范畴。在联盟链中,只有经过授权的成员才可对其进行访问、操作和维护,超级账本即为其典型应用。在私有链中,只有授权的个人和企业才可对其进行操作,Eris Industries等即为其典型应用[5]。

区块链的基本特征包括: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共识机制和隐私保护等。“去中心化”指区块链不具有特定的应用系统中心,系统中每个节点都是高度自治的,这加强了数据安全保护和防黑客攻击效果。在区块链中,对已存储数据进行更改,需要授权节点中51%以上同意才可,这加大了数据篡改难度,使数据篡改和造假几乎无法實施。“共识机制”指区块链授权成员均可参与系统查看、更新、维护,并不存在权力无限这一可能。“隐私保护”指在未授权情况下,成员仅能查看到交易信息,而非交易实体信息,这可在实施监管前提下,对企业商业秘密进行有效保护。

基于以上区块链特征,可对上市公司财务系统实行非常透明、实时、几乎不可数据篡改的重构,加大了数据造假的难度。在留有外部接口情况下,监督机构可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有效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4      区块链在上市公司财务系统中的应用

区块链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发送、区块打包、全网广播、其他节点验证、其他节点记录信息、所有节点维护记录等步骤。通过信息在区块链所有节点的传输、记录与维护,可保障区块链中相关信息难以被篡改,数据篡改和造假的成本极高[3]。

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可合理选择区块链的类别,降低企业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性。由上文可知,私有链较适用于封闭式实体组织内部使用;其规则可变,较适用于灵活场景需求。然而,私有链的写入权限、读取权限均受到超级管理员的限制;超级管理员有权对其进行篡改和造假。因此,在私有链的运用过程中,不但需要放开接口给监管部门,使其能掌握数据修改痕迹等相关信息;还应放开部分权限,给予审查机构、上下游合作企业、银行等。这样即可在保证企业内部财务资料不外泄的情况下,使利益相关方查看并维护相关交易信息,防止相关数据的失真与造假。

如上所述,在私有链构建过程中,需设定参与节点及其准入机制。参与节点拥有相关信息的查看、更新和维护权限,因此必须对其设定一定门槛的准入机制。股东、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机构是当然的私有链参与节点,但为了保证信息的对称性,必须将部分公众股东(可设定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和债权人(可设定债券额度和时间)也纳入参与节点的范围内。针对后两者人员,上市公司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审查,以保证其提供材料的可信性,保证公司隐私不被外泄。上市公司可在私有链中对以上五类人员进行分级授权,以供其对公司相关信息进行查看、监督和维护,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保护上市公司的信誉和声望。

在构建上述参与节点的准入机制后,还必须考虑私有链的共识机制,在实时性、隐私和各级权限之间进行折中,实现数据的有效更新与维护。目前,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拜占庭容错算法、Raft算法等,比特币选用的即为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基于私有链的特征,并考虑数据的监管,其无法像公有链一样单纯采用工作量证明,也无法单纯采用权益证明或股票证明;后者易被大股东所控制,无法有效实现信息透明与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Raft分布式协议对其进行实现。

基于Raft算法,所有机构/股东等可被分为三大类:领导人(Leader)、选民(Follower)和候选人(Candidate)。在公司重大财务时间的审查与投票过程中,依据Raft算法,可分为以下步骤:

(1)以上五类机构/股东均成为当然候选人和选民,向本私有链中其他所有成员发起选举要求,获得简单多数票(N/2+1)的即成为领导人。

(2)领导人可行驶私有链的记账权,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并对所有选民节点进行发布。

(3)选民节点亦可对领导人所发送的信息进行链外验证,一旦发现票据造假或信息失真,即可判断此为虚假交易。在此情况下,其他节点可重新进行投票,以重新选择领导人对相关数据进行维护和发布。

(4)在重大事件完成后,领导人权限失效;下次维护前将重新选择领导人。

基于Raft分布式协议,不但可限制企业大股东的无限权限,亦可加大相关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可有效防止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失真和造假等现象。

在上述节点、投票资格的审查中,可引入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或第三方中立机构对其进行合规性审查;在制定准入门槛后,重点考察候选机构(节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符合性。这样不但可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亦可保证财务决策的实时性。相关考察结果均将提供给国家监管机构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在引入基于Raft分布式协议的私有链后,可有效保证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时性,极大提升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难度,可推动会计行业、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5      总    结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财务造假、数据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现状,在分析其原因的情况下,参考区块链的分类与特征,引入基于Raft分布式协议的私有链对其进行设计与重构。基于该结构,不但可引入外部监督机制,限制大股东和经营者权益,亦可保证财务决策的实时性,推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和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燕, 陈婷.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影响探讨——基于区块链视角 [J]. 财会通讯,2019(28): 110-114.

[2]魏子鹏.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财务造假的原因与防范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134-135.

[3]黄良根, 许汉友, 王伟. 关于失真会计信息甄别方法的思考 [J]. 江苏商论,2008(2):160-162.

[4]刘秀兰,吕灿,付强. 近年来我过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又趋严重的原因即对策探讨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2):150-155.

[5]应里孟. “互联网+会计”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发展 [J]. 财会月刊,2018(7):23-29.

[6]W. Mougayar. 商业区块链:开启加密经济新时代 [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7]李旭. 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商业应用于会计影响 [J]. 财会通讯,2017(10):65-66.

[8]黄世忠.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延伸问题分析 [J]. 财会月刊,2019(17): 3-6.

[9]邢恩泉,宋睿,苏蕊,等. 基于区块链视角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J]. 财务与会计,2019(2):77-78.

猜你喜欢

区块链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