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2020-12-28赵百源沈卫星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职学校

赵百源 沈卫星

摘 要:一直以来,中职学校面临着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力量不足、师生信息化素养低等问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本文首先阐述了如何构建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框架,其次分析了学校信息化软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最后探索了信息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期促进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实践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因此,应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学校)以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性框架构建为抓手,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为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学校实际,校领导班子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三年规划(2017-2019年),努力使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一、构造信息化建设基础性框架,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长效平台

(一) 建设学校数字网络空间,构建智慧校园

自2017年起,学校就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一切教育、教学、实训、办公等场所均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的统一管理,提升了学校的网络管理水平。在柯桥区教体局的统一部署下,学校实施了校园网络安防工程,安装了420多个高清监控摄像头,确保了校园及周边区域网络监控无死角。

学校为每间教室、计算机房、实训室都配备了高清电子白板系统和20多台3D打印机,设立了网络化3D数控实训室与学生创新实验室,建立了CAXA网络实训工场、PLM实训室、服装智能定制中心等数字化实训场所。

(二)建设公共数据平台,规避信息孤岛

为实现学校各部门系统数据的活态共享,学校创建了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的校园数据中心,运用软硬件方式进行数据的过滤、清洗及双向传递,以实现校内各类应用系统数据的统一管理、共享存储、统计汇总、报表打印、决策分析。

建立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校内各类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接口和身份认证方式,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教师、学生、家长可通过统一的PC端或手机端入口单点登录到各授权的子系统。同时,依托公共数据平台,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根据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用户身份显示不同的内容,方便不同身份的用户精准获取信息。另外,通过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消除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

(三)采用智能终端,创设智慧服务

在已经建立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基础上,为优化师生们的用户体验、提高信息化在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服务智慧,学校建立了在线查询系统。基于统一的信息标准,整合与集成了“文字、图像、音乐、视频、动画”等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搭建了触控一体的信息化查询展示平台,用于服务师生及学校的日常工作。学校在行政楼、实训大楼、艺术楼等师生流量大的场所安装了自助式查询触摸一体机终端,实现了校园信息的动态展示与实时查询,是师生信息交互的通道,是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的媒介,也是学校宣传的窗口。

二、推进各类应用建设,为教育教学与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一)注重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助力智慧管理

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运行,现已建成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支撑平台。包括信息门户平台、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并集成建立了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平台、学生管理平台、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德育学分制系统、学工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統等13个子系统。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架构已初具规模。

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学校每位教职员工、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就可以访问有权限使用的所有功能,实现单点登陆;学校文件可以在网上实现拟稿、核稿、签发、归档;新生报到和毕业生离校的相关手续可在网上办理;学生也将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还覆盖了后勤管理及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与学校数据中心对接。数字化校园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显著地提高了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和生活的整体水平。

(二)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教学实践

学校以网络教学为抓手,构建以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基础,集辅助教学、自主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在线教学平台。学校师生借助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平台具有网上教学组织和管理、网上题库建设、在线考试和阅卷等功能,可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支持初步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并拥有规范的数据接口,满足了第三方系统的接入。教师们平时使用手机投屏来上课,在课堂上进行随机选人、演示投屏、实时讨论等,与学生更全面地进行互动,让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同时,学校不断探索并打造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校园空间限制,实现了教师的远程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要不断完善平台题库,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进行在线批阅,并在固定时间直播答疑,从而提升学生假期的学习积极性与作业质量。这样也让教师不会因为假期而疏于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监督。

(三)搭建学校教学资源平台,丰富智慧资源

搭建学校教学资源平台,不断丰富优质数字教学资源。通过共建共享、组织教研组教师合作开发、购置学科素材等不同方法,形成包括课件、视频、微课、软件、题库等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科的资源。随后,将这些教学资源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与标准进行有效的筛选与分类,分成不同门类与不同学科的数字教学内容,为学校师生的日常教学与学习提供帮助。

(四)搭建德育学分制管理平台,创新学生管理途径

学校搭建德育学分制管理平台,实现德育学分制管理。全校教职工均可参与学生德育分的登记、批阅、修改、统计,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信息。平台主要具有批量登记、日常审核、日常统计、查询等功能。班主任、学生处教师可以批量添加学生的德育信息,之后平台根据学校制定的审核流程,进行逐级审核,并根据学校自定义的德育基本分和等级设置,动态生成学生本学期的德育分数。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身份的用户可以便捷地了解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和每学年每位学生的德育登记情况。

三、开展开放式全方位信息化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挖掘多种信息渠道,提供开放、立体的培训、学习、活动的机会。具体做法包括:发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请专家做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课;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电子教案、课件、微课、网络课程的制作交流、研讨、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活动等。努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着力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

四、结语

经过近三年来的建设,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软件环境的创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来看,一些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推进。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設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信息化环境,加强自主研发的力度,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此外,学校还将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增加信息技术培训、增多信息素养提升讲座,助力当地的信息化建设提供。

参考文献:

[1]陈丽莉.中职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8).

[2]钟葳.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J].知识经济,2016(19).

[3]吕效红.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4(12).

[4]杨亨东,冉光学,刘垂玖,刘冰.学校信息化建设改革研究[J].科技风,2017(16).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职学校
基于防火墙和WAF安全设备的高校信息安全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