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方式

2020-12-28文良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胃出血消化道病因

1 胃出血的简介

胃出血又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一般为腹部不适、头晕、乏力、脸色苍白,患者身体排泄物可能出现黑色的隐性血块,出血量过大时黑便上可能出现焦油,并且伴有呕血、休克的症状。

胃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由于病变引发出血,包括但不仅限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手术后、胃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胃出血会导致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当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超出1000 mL 或者出血量超过循环血容量的20%时,易引起人体循环衰竭,致死率高达8%~13.7%,因此当出现疑似胃出血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2 胃出血的病因

胃出血的病因很多,病理是血液对肠道刺激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者内脏通过消化道将其器官出血排出,因此按照发病原理一般分为四种情况:(1)上消化道病变:食管炎、食道癌、上消化道溃疡、胃炎、胃溃疡等;其中也包括急性胃粘膜损害,比如大量饮酒或者吞食大量刺激性食物时,都有可能引发胃出血。(2)门静脉高压引起: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以及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这种情况发病一般出血量较大,危险性高,治愈难。(3)上消化道临近组织器官病变:比如胆道出血、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也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这是身体的保护机制体现,当血液过多时会通过消化道排出多余血液,同理胰腺疾病以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4)全身性疾病诱发:比如白血病、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创伤等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伴随患者体温升高。

3 胃出血的饮食护理

当出现胃出血时,应当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增强,首先患者应平卧位,调整心情,不能过度紧张,当患者出现呕血应立即禁食,单纯黑便未出现其他现象的患者可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应吸氧,饮食导致的胃出血应当及时洗胃,放置胃管,吸出胃内积血,了解出血情况,并可灌注药物,胃出血患者应当加强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炎或窒息。

在治疗胃出血期间,应当谨遵医嘱,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食物刺激:(1)出血停止后,应从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食,最后恢复普通饮食,在这期间应当选择易消化的食物;(2)在治疗期间以及出院后长期而言都应当严禁烟酒以及辛辣烟熏卤制品,同时也要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糙、过硬的食物,增加对于肠胃的刺激;(3)另外胃出血患者不能吃的过饱,也不能太饿,应当让胃处于最佳状态,不能让胃超负荷工作,否则极易引起二次出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进行饮食;(4)部分患者以及家属认为生病了就应当进行高营养的补给,但实际而言康复期间是不能够大量食用补品的,应当温和进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5)情绪是能够影响胃部的,因此患者应当自主控制情绪,不能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比如过分紧张或者出现过大的压力。

胃出血疾病不仅仅是单纯的止血后就是有效治愈了,胃部疾病多数是慢性疾病,这就讲究“三分治,七分养”,通过长时间规律、科学的饮食习惯才能够真正地治疗疾病,因此,饮食护理是很长一个时段的护理方式,需要坚持才能够体现效果。

4 总结

当代饮食错综复杂,因此应当注意食物的选择,必须注重饮食,不乱使用药物,当怀疑出现胃出血时,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配合医生,不隐瞒状况,方便检查出胃出血的病因。当胃出血病因检查出来后,应当配合医生及时治疗,不能拖延,同时谨遵医嘱,按时用药,由于胃出血有较大的复发可能,患者康复后,同样应当做到健康生活,作息时间规律,远离烟和酒等刺激,拒绝生吃食物,拒绝冷、硬、腥、辣的食物刺激。

猜你喜欢

胃出血消化道病因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
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不同病因新生儿惊厥临床特征分析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胃出血患者的家庭调理注意事项
胃出血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案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