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路径探析

2020-12-27辛德万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创背景大学生

辛德万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创业与创新是一种行为、一种思维,更是一种精神,转变思维,提高热情,挖掘潜力,这是“双创”精神的精髓所在。多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受重视程度一直不高,“双创”的提出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场所,就业教育也应该站在培养人才的高度,改变以提高“就业率”为教育目标的传统模式,从功利性教育向创新性人才教育转变[1]。以“双创”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就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双创”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一)“双创”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和阐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的阶段。经济缓步增长,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原本就比较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在未来几年也不会出现大的转机。随着“双创”战略的提出,创新型人才会有很大的缺口,大学生就业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面对新常态经济环境,要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就必须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破“瓶颈”。可以说,“双创”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难得的机遇。

(二)“双创”的基本内涵

“双创”全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与“创新”之间在定义上和本质上都有一定的差别,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创业是为了创新,创新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手段。创业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事业才会不断发展。创新是改变,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创业是创新的成果转变,将创新转换为价值推动创业的成果。大众创业意味着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市场会更活跃,更容易带动经济的发展进步。万众创新,会涌现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把“双创”看作一种强有力的号召,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墨守成规的局面,引发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进行深刻思考;可以把“双创”看作一种有着深厚积淀的文化,基于人类五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符合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教育被“弱化”

很多高校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教育上,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就业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只强调保证“就业率”,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态度难以真正满足就业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2]。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认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将被创新创业教育取而代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作用被弱化,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不能被充分认知和了解,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甚至还会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双创”背景下,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作用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新树立教育目标。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仍然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数字作为首要目标,认为“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没有太大的影响。认知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偏差。高校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认为就业完全不成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是十分不利的。“双创”背景下,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就业方式、就业前景、就业形势都面临着重大的改变。这种发展和变化要求大学生就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调整目标任务。

(三)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缺乏专业性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多由高校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组成,虽然在思想认识、政治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无可挑剔,但从就业教育专业化的角度来说,还有一定欠缺。教育系统不完善,教材配备不专业,课时量不充分,教学知识储备不足,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3]。

(四)大学生就业教育方式和内容缺乏科学性

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在“双创”背景下,必须首先解决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主动性差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科学调整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当前,高校大部分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教育方法仍然比较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教育内容也多是以往的老知识、老内容,缺乏更新,无法带给学生自主创新的思想。从对就业教育教师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双创”带来的社会新形势,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将“双创”理念融入就业教育;也有很多教师并没有从“双创”的视阈看待就业教育,不知道“双创”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双创”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没有完全“落地”。

三、“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观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

必须深刻认识“双创”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的契机,勇于打破常规、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向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转变。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就业教育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就业与创业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4]。大学生就业创业重点在于创业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双创”时代来临,国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应鼓励大学生抓住机会,勇于探索创业路径。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鼓励大学生走入社会、走进企业,培养商机洞察力,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动机,勇于为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而奋斗。

(二)树立创业创新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双创”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途径。国家鼓励创业创新,各种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出现,这一系列变化带来的是大学生就业环境、就业结构、就业形式的改变。大学生就业教育要调整教育理念,深刻理解“双创”政策的精髓,认识到“双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培养大学生树立创业创新的新理念为教育目标,面对“双创”时代的新要求,转变就业观念,推动创业创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教育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引了方向,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大学生就业教育要结合“双创”时代要求,深入思考就业教育的价值,思考如何助力“双创”人才的培养。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站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高度,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就业教育的作用。

(三)调整教育内容,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双创”的核心理念,强调教育理念的创新、就业观念的创新,落实到教育内容上,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侧重点已经不仅限于指导或者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而是能够使其良好地胜任工作并实现职业价值,而这样的转变依靠的是思维创新[5]。例如,面对择业的困惑,教育指导大学生把目光放长远,从国家战略发展和个人职业长远规划的角度,选择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就业。同时,教育学生具有全球思维,这是因为在“双创”背景下,全球进入了分享经济的新时代,互联网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就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只有具有全球思维能力,才能以长远的目标、开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发现世界、了解世界,做好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

(四)提升教育能力,打造专业化的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

“双创”背景下,打造专业化的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对现有的教育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和进修,在充实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加快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的成长速度。“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队伍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显得尤其重要。作为就业教育队伍中的一员,不断提高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夯实自身,多关注经济动态和市场动态、多参与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打造专业化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的有效方法。

(五)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提高创业信心

“双创”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要根据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基于原有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联系“双创”要求和目标,增加新的创业教育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对已有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进行开发的同时,吸引更加专业的人才加入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队伍中来。高校有多个社团,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可开展有创业创新特色的活动,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和创新的决心。

总之,“双创”战略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打破传统观念,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其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辅助大学生做好创业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业。同时,大学生就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在“双创”战略指引下,积极创新、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双创背景大学生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黑洞背景知识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