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020-12-27尹春元沙伟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肺栓塞肝素血栓

尹春元,沙伟伟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重症监护室,北京 102200)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流在下肢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ICU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生率为50%[1]。其并发症之一就是肺栓塞,并已成为ICU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积极预防ICU患者DVT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ICU患者进行血栓预防的300例患者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进行血栓预防的300例患者,男152例,女148例;年龄23-94岁,平均62.5岁。其中脑血管病86例,脑外伤16例,骨科手术30例,普外科术后32例,妇产科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20例,冠心病心衰36人,感染中毒性休克36例,其他18例。

1.2 方法。300例患者术后1日或住院1日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常规行双下肢间歇式空气压力治疗和活血化瘀治疗等。一般给予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丹参等药物进行活血化瘀。针对高凝状态的患者,即骨科术后24小时患者,需给予其低分子肝素6500 u,皮下注射,Q12 h。下肢有肌间血栓,给予低分子肝素钠6500 u皮下Q12 h(肾功能衰竭减量),禁止间歇式空气压力治疗。有出血倾向的,而无下肢血栓的患者常规给予间歇式空气压力治疗,即将重充气腿套固定在患者脚踝至大腿部位,而后采用加压泵对充气套进行充气,充气套压力值为:大腿30 mmHg、小腿40 mmHg、脚踝120 mmHg,每次为30 min,1次/d。

1.3 监测及随访。所有使用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患者,每天复查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每周行一次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同时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症状,如发现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则立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下肢;针对无症状患者,也需要定期行超声检查。

2 结果

全部300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共36例,下肢血栓发生率12%,未出现肺栓塞(DTE)患者。其中脑血管病变患者16例,骨科术后3例,普外科1例,妇产科2例,呼吸衰竭COPD患者4例,冠心病心衰肾衰3例,感染中毒休克2例,其他系统病症5例。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深静脉中血液无法正常凝结出现的静脉回流障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严重的导致患者死亡。文献报道,ICU患者DVT发生率31%[2],大多数DVT始发于腓肠肌静脉炎,肺梗塞多并发于腘静脉及附近血栓,其发病率可高达50%,其中1/4可致命[3]。 ICU患者并发DVT主要与一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通常ICU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制动、卧床休息,造成肢体长时间的缺乏活动,从而促使静脉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流瘀滞;第二,绝大部分ICU患者伴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这就可能造成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或成分增加,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诱发DTV。最后,ICU患者治疗期间,会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操作,尤其是需要通过留置导管以及进行输液、静脉营养以及血流检测等,这就容易产生较多的相关并发症,其中就以DVT最为典型。再加上患者自身因素如吸烟、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也是诱发DTV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ICU界的共识[4]。合理的进行预防能够有效降低ICU患者DTV 的发生率。

4 DTV在我科的预防

(1)病情监测。全部入住ICU的患者24小时内全部行凝血四项,血常规检查,下肢血管超声。通过开展血常规检查和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及时发现有无DTV,以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2)住院1天开始使用双下肢间歇空气压力治疗,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30分钟(没有心衰,下肢栓塞等禁忌)。利用空气压力治疗,其治疗原理在于:能够通过对浅静脉适当施加压力,促使浅层静脉的血液向深静脉分流。将其用于双侧下肢中,能够有助于静脉系统中的整体血容量减少,达到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减少血液瘀滞,使血液能够向心回流的作用,实现预防DTV的目的。

(3)手术后(24小时)或高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患者,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6500u皮下12h(脑出血、凝血障碍、肾功能衰竭禁忌除外)将INR控制在2.0-2.5之间。低分子肝素是抗凝峰小分子药物,该药物中的抗凝血因子Xa具有较强的活性,能够起到溶解纤维蛋白和阻断凝血酶原凝血酶转变的作用。并且,相对于常规的肝素,低分子肝素的活性和抗凝活性较高,并对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

(4)加强护理。定期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膝下垫好软枕,预防被压迫。针对需要长期需要输液治疗或刺激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在静脉穿刺时,尽量避免在下肢同一部位或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并加强地患者双侧下肢对称性、皮肤颜色、温度的观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主动肢体功能锻炼[5]。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让患者进行踝关节前屈、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等肢体活动,针对相对特殊的患者,必要时可采用动静脉泵、腓肠肌电刺激法等。

(5)住院或手术后的重症患者,每周查一次全下肢血管,注意腘静脉及附近血栓形成。除此之外,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以及咳嗽、咯血等体征与临床症状,如出现上述情况,可能考虑为并发肺栓塞,临床应加强注意,及时指导患者平卧,指导患者尽量避免深呼吸、咳嗽等,及时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协助治疗。

总之,ICU收治患者多为大手术,多发伤及各种高危患者,常常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严重者还会造成急性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针对ICU重症患者,做好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价,并加强对患者体征、症状的观察,以预防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肺栓塞肝素血栓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致死性肺栓塞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抓起——精准预防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