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医王海东“脐下营解结术”临床应用经验

2020-12-27杨红王海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0期
关键词:任脉循行经筋

杨红,王海东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0 引言

王海东,甘肃省名中医,现任职于甘肃省中医院,担任痹病(风湿骨病)科科主任,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多学会职务。

1 脐下营解结术

1.1 定点依据

1.1.1 以知为数,以痛为腧

“脐下营解结术”主要依据“以痛为腧”及“关为筋之阻,骨突筋所结,结为痛之根”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经筋做为骨骼关节的联属部分,具有约束骨节、协调运动的功能[1]。经筋者,皆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突,散布于肌肉,且相互交汇,经气相通。骨节作为机体运动的重要结构,常会因慢性劳损或创伤、骨折等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而出现粘连、挛缩、瘢痕等病变,此类病变往往会导致出现筋结点卡压所属的经筋,使其失于正常的循行及功能。《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此处“横络”即筋结点,为经筋循行所过之处,因痉挛、转急或弛缓不用日久所致,使得经气不得上下相通,气血不得运行周身,故见怕冷、麻木、肌肉痿软等症。若经筋出现损伤,则其络属的脏腑功能也受影响,出现相应的脏腑病[2]。治疗时遵循“视而泄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即“以通为用”,通过破、解、散等方法松筋解结,恢复经筋运行气血的作用,以奏“通则不痛”之效[3]。导师在临床诊疗中,不仅仅是从局部筋结点进行辨病治疗,而是从整条经筋的循行所结出发,如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当局部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考虑是否是足三阴、足三阳经筋循行所结的其他部位出现了病损,常从踝关节、腰臀部或髋关节、耻骨联合等经筋结聚处着手治疗。因此,“以痛为腧”不只局限于某一部位,而是整体审查,因发知受,充分发挥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1.1.2 阴阳平衡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阴阳互根互用、相互对立转化,背为阳,腹为阴,阳损于外,阴结于内。从经筋的循行来说,“足太阴之筋,......其直者,......结于髀,聚于阴器,其内者,着于脊......”,“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足少阴之筋,......结于阴器......”,由上可知,足三阴经筋均结于阴器、散于腹部,任脉为阴脉之海,足三阴之经气皆与任脉相通,分布于人体躯干与四肢阴面[4]。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诸筋为机体约束骨骼、调节肢体运动,若阳气不足无以温养经筋,使经筋失于柔韧有力,则难行“主束骨、利关节”之效,故见关节屈伸不利等症[5]。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阳气,且可上行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任脉为阴脉之海,贯通三焦,调节一身之气,可输布气血津液以养元神。任督二脉同起于胞中,为阴阳二脉之海以总调一身阴阳。督脉者,起于小腹……入循膂,络肾,其小腹直上者,贯脐中央。”进一步说明,任督二脉经气相通,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协同的作用。若督脉发生病损,阳气不得温煦,久则阳损及阴,可致阴筋发生挛缩、粘连、瘢痕,经气通行不利,导致机体前后阴阳失衡,阴盛则收引,是造成脊柱后凸畸形的主要原因[6]。故针刀松解任脉经筋主要是通过松解筋结点达到机体平衡,实现“阳平阴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状态。

1.1.3 从“形、气、神”三个层面出发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淮南子·原道训》写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7]”。说明三者是构成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形即可视可触的有形实体,如肌肉、筋骨、脏腑等;气则指充斥于机体,运动不休的特殊物质;神则为精神意识、行为活动的主宰[8]。而在恩师看来,针刀治疗过程中的“形”,是指通过针刀松解疗法,缓解肌肉、韧带的紧张挛缩状态,解除病变部位对其周围肌肉、韧带、骨骼的牵拉,从而加强进机体的自我调节修复功能,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有研究表明[9],针刀疗法可以促进软组织的修复与重建,有利于组织或关节功能的恢复。“气”则是在“形”的治疗基础上,通过松解局部粘连、瘢痕、条索等,解除对所属经筋的卡压,消除对局部神经、血管的压迫,以改善局部血液达消炎止痛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10],针刀疗法可以抑制机体的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对组织或功能的损伤。“神”则是指通过“形、气”层面的治疗基础上,结合经筋理论指导在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结点进行治疗,达到理筋散结、调和阴阳、运行气血、濡养筋骨目的。

2 “脐下营解结术”相关经筋

2.1 任脉经筋的循行及常见筋结点

任脉经筋起于小腹胞宫,向前上经阴器、耻骨联合中点,上经腹部,沿前正中线上行,经胸部、咽喉,上行环绕口唇,交于督脉。

以“关为筋之阻,骨突筋所结,结为痛之根”为寻找筋结点的依据,可知经筋循行所过处的关节、骨突易出现筋结点,即内收肌在耻骨上支、耻骨嵴、耻骨梳附着处,腹股沟韧带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附着处,腹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等在肋骨、胸骨附着处。其病可见腹痛腹泻、胃脘部疼痛、恶心呕吐、便干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小便频数或不利等泌尿系疾病,胸肋部疼痛、胸闷气短、心悸心慌等心胸疾病及慢性咽炎、失音等咽喉病,还可见腰脊酸痛,屈伸活动受限等。

2.2 足太阴经筋的循行及常见筋结点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内侧,上结于内踝前,直行上络于膝内侧,经髌骨内侧面向外上斜行,结于髂前上棘,聚于阴器,上经腹部,结于脐,向上结于胸肋。

根据上述定点依据,其循行所过的诸肌起止处,伸肌支持带与距腓韧带交界处、膝内侧副韧带处、耻骨联合、胸肋处易出现筋结点。故临床可见足大趾内侧、内踝前、胫骨内侧及膝内侧、腹股沟区、髂前上棘、胸肋处的挛急疼痛,脾胃、月经及泌尿类疾病,甚可见腰髋部的疼痛。

2.3 足厥阴经筋的循行及常见筋结点

足厥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沿胫骨,结于膝内侧,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根据上述定点依据,其循行所过的诸肌起止处,伸肌支持带与距腓韧带相交处、膝内侧、耻骨联合易出现筋结点。临床可见足大趾、踝前及下肢内侧疼痛,阳痿、月经不调等症,若出现髂腰肌、竖脊肌等损伤,可见腰腹部疼痛,酸软无力,脚踝、足跟疼痛等症。

2.4 足少阴经筋的循行及常见筋结点

足少阴之筋起于足小趾,足太阴之筋并行,散于足底,向上斜行经内踝下方,结于足跟部,后与足太阳经筋相合,向上结于膝内侧,向上沿大腿内侧上行,经耻骨下支,上结于阴器。

根据循行,其常见筋结点:跖趾关节的关节囊、趾长短屈肌腱、踝关节周围的腿滑液鞘,上下支持带、踝横韧带等处,腓肠肌肌腱、膝部鹅足囊及结于耻骨下肢的诸内收肌等处。其病可见跖趾关节、内踝及足跟、膝内侧疼痛、麻木,向上可见大腿根部、腹股沟区疼痛,下肢外展时加重,腹痛腹泻、痛经、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症,甚可见骶尾部疼痛、脊柱酸痛,活动受限。

3 “脐下营解结术”定点及操作

3.1 体位

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3.2 定点

①两侧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点旁开2公分,再向下2公分压痛点处各定1点以松解腰大肌;②两侧耻骨结节上支处各定1点以松解耻骨肌;③耻骨联合中点定1点。

3.3 操作

局部消毒,戴无菌手套、帽子。

腰大肌点:先扪清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确定施术点后,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垂直刺入后,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行疏通剥离2-3刀,刀下有松动感时出刀。

耻骨肌点:触及耻骨结节,确定压痛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垂直刺入,直达骨面后,行疏通剥离2-3刀,刀下有松动感时出刀。

耻骨联合中点: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垂直刺入,直达骨面后,行疏通剥离2-3刀,刀下有松动感时出刀。

4 案例解析

患者刘某,女,23岁,未婚,2019年12月10日初诊。经期小腹部疼痛伴腰骶部酸痛2年,加重半年。患者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每逢经期出现小腹部疼痛甚痛引腰骶,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暗红夹有瘀血块,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妇科彩超示:盆腔积液。给予药物(具体不祥)治疗,效果不明显。此后每适经期,上述症状反复。近半年,经期小腹部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症状加重,小腹部冰凉,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暗红夹有瘀血块,平素手脚冰凉。初步诊断:痛经。针刀治疗:脐下营解结术。

老师见解:该患者平素经行腹痛,经色暗且夹有瘀血块,手脚冰凉等一派寒凝之象。 诸病源候论 云:“妇人经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妇女经期腹痛,多因气血不足,风寒之邪客于胞宫,使得冲任经气不通,不通则痛。而经筋理论认为任脉经筋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上结于耻骨上曲骨,上至腹部,与足三阴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会于曲骨,且与冲脉同起胞宫,下出会阴,分支与其并行于脊柱前。故选脐下营解结术进行治疗,是在任脉与足三阴经筋理论指导下进行定点,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行调理冲任气血之功、健脾补肾疏肝之效,在临床取得一定的疗效。

5 小结

导师王海东主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非常重视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辨位定点治疗,同时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观点。导师认为,当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用现代医学,例如肌肉的起止点、神经支配无法解释时,我们应首先考虑到机体的整体性和阴阳平衡性。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治疗,不仅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还与现代解剖医学相结合,为临床诊治扩大了范围。通过针刀行疏通、剥离以解除粘连、挛缩消除高张力,从而促进气血运行,以达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之效。今笔者特将导师在临床上对任脉经筋解结术中的“脐下营解结术”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举典型病例加以阐述,以期为广大医者临床诊治过程中提供参考借鉴,希望能为广大患者带去福音。

猜你喜欢

任脉循行经筋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梁清华教授扩肛法治疗肛肠经筋病经验探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颈项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筋辨证与推拿治疗探析
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基本规律与特征初探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督脉循行考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