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27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00杨勇坡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肋间游离食管癌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00)杨勇坡

食管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属于食管癌高发性国家,其发病概率约为23.9/100000[1]。随腔镜、微创技术发展,传统开胸手术逐渐转为微创性手术。报道显示,全腔镜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在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2]。本研究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42例,旨在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食管癌患者42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21例。研究组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03±7.48)岁;参照组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5.47±7.73)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静脉复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应用,行双腔气管插管,利用单肺通气。

1.2.1 研究组 ①胸腔镜:取左侧前倾卧位,在右侧第6肋间的腋前线内置10mm trocar为主操作孔,于第3或者第4肋间的腋前线内置5mm trocar为牵引孔,于第7肋间的腋中线内置10mm trocar为观察孔,在肩胛下角的前缘第5肋间内置5mm trocar为副操作孔。予以人工气胸,沿脊柱前方将纵膈胸膜打开,探查肿瘤情况。游离奇静脉并行结扎切断。对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隆突下、食管旁、下肺韧带清扫。胸腔引流管置入,缝合切口。②腹腔镜:取头高脚低30°仰卧位,在脐下部置入约10mm trocar为观察孔,后建立人工气腹,利用5孔法进行操作。选用超声刀对胃大小弯完成游离,血管夹对胃左血管结扎离断。胃小弯行游离,血管夹结扎幽门附近胃右血管并离断,对脾动脉、肝总动脉、胃左血管旁、贲门旁淋巴结清扫,胃游离完成。③颈部:在左颈胸锁乳突肌前缘取小切口,游离至食管,继续向下游离到胸膜顶,对食管颈管完全游离并切断,在上方颈段食管位置置入吻合器钉座,将下方颈管食管缝合,并置入牵引带,经腹部小切口将食管、胃引出,将胃提至腹腔外,管状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且与食管一一吻合,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

1.2.2 参照组 予以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其手术方法同研究组基本一致,切口大小:在腹部剑突到脐行18cm切口,在右胸第5肋间行25cm切口。本组皆为手工吻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即住院时长、术中失血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即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颈部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246.51±120.80)ml,住院时长(13.07±4.48)d;参照组术中失血量(329.49±139.96)ml,住院时长(23.45±10.32)d。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长短于参照组(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吻合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1/21);参照组吻合口狭窄2例,颈部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颈部吻合口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7/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长短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可改善手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①其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创伤较小,利于术后恢复,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②利用管状胃进行治疗,可减少术后胃食管反流所致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运用时要求主刀医师具有丰富手术经验,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可改善手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肋间游离食管癌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肋间神经前皮支联合肋间臂支阻滞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