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角下晰扬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12-27杨军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拳师亳州技击

杨军霞,颜 勇

(1.亳州学院 体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2.亳州晰扬掌协会,安徽 亳州 236800)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被迫走向衰败。或以“非遗”形式勉强传承,其脆弱的生命力难以抵抗外来文化冲击,这些问题急需解决。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之一。[1]晰扬掌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过程,符合一个典型的传统武术拳种的生长脉络,其文化内涵、技击特点以及传承人等均有完整的体系和脉络。通过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晰扬掌的自然、文化、历史环境特征,剖析其关系和影响;寻找晰扬掌适合现代社会环境发展、共生的策略,构建晰扬掌传承的发展路径。

1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晰扬掌

1.1 文化生态的概念

文化的定义很难界定,它具有广泛的外延与内涵,而且不同的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选自易经贲卦彖辞,这是最早对文化的解释。人民普遍接受的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也指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现在人们习惯用“生态”来修饰美好的事物,健康的、和谐的事物。

文化生态旨在研究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一个新概念。[2]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是由自然生态学衍生出来的概念,由文化学和生态学交叉而成的交叉学科,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学的问题。

1.2 晰扬掌的传承状态

晰扬掌又名“棋士功”,是亳州城里清真寺伊玛目沙阿訇(公元1317年)创编的“清真古兰健身术”,后结合中国象棋的对阵棋局、穆斯林礼拜动作和《古兰经》经文字母的运笔走势演化而成,各路拳法基本完成是在明洪武十三年( 公元 1380 年) ,署名“晰扬掌”。[3]晰扬掌具有实用强悍的特点,是为看家护院所创,技击性极强,素有“学了晰扬掌,打人不用想”之说。受早期晰扬掌“门禁制度”“口传身授”“师徒传承”的影响,晰扬掌传承和发展遇到瓶颈,“挖掘”工作对武术的保护作用仍然是边缘性的。[1]

2 晰扬掌的文化生态衍化

2.1 晰扬掌的传承变异

从晰扬掌创立之日起,经历了一代一代传承人的接续继承与创新,历经近七百年的传播,由于历代师徒间的教授与学习过程复杂,受“门禁制度”的影响,晰扬掌早期传承具有秘密传授、教内传授、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晰扬掌的传承与其他传统武术的传承类似,主要以血缘传承和模拟血缘关系的师“父”与徒“儿”的关系进行传承,就是所谓的“拜师”传统的师与徒的关系仅仅次于父与子的关系,即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其在传承过程中必然根据个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各有不同。

2.2 晰扬掌的传承脉络

晰扬掌起源于亳州,元仁宗延佑四年( 公元 1317 年) ,城里清真寺伊玛目沙阿訇创编,后署名“晰扬掌”。[4]晰扬掌创编初衷是为了“保家护院”。[3]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晰扬掌以其独特、质朴的内涵、辩证而富有哲理的技法和独具特色的风格流传至今。

晰扬掌有一本传世秘谱,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家整理和挖掘传统武术时秘谱原件已上交国家,现存流传的是手抄本。晰扬掌自创编之日起,作为保卫寺院拳种秘密传授,对晰扬掌的传人也是只记录姓氏,不记名字,晰扬掌传人外人知之甚少。[5]据秘谱记载,有名姓的晰扬掌传承人褚金龙,是第十代传人,从 12 岁便开始学习晰扬掌,对拳法领悟深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得精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功法和套路体系,并成独立流派,为晰扬掌的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颜景贤,晰扬掌第十一代传人, 为晰扬掌的发扬传播做出瞩目成就。1929 年,他参加了河南省国民政府举办的 13 省国术擂台比赛,利用所学晰扬掌连续三场拔得头筹,荣获“唯我独扬”牌匾。此牌匾含金量极大,相当于现代比赛的唯一金牌,亳州城里清真寺门头至今仍悬挂着“唯我独扬”牌匾。他还在抗日战争时期用晰扬掌勇战日寇,令当地日军闻风丧胆。

海全民、颜勇、王玉玲等作为现当代的亳州晰扬掌传人,影响贡献较大。海全民打破晰扬掌教内传授的“门禁制度”,开门传艺,接收汉人徒弟,并传授晰扬掌,此举推动了回汉文化融合,促进了晰扬掌的发展。

颜勇,亳州晰扬掌协会会长,组织申报晰扬掌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组织晰扬掌拳师们进行集中习练、表演、传授等活动,并组织参加传统武术比赛,为晰扬掌的发展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王玉玲在清真寺内传授几个阿訇的儿子晰扬掌,保证晰扬掌在发源地生根发芽。正是因为海全民、颜勇、王玉玲等传人的薪火相传、不懈努力,才使得晰扬掌得以传承发展。

3 文化生态环境改变对晰扬掌的影响

3.1 技击性被削弱

清朝末期,外国侵略者用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统冷兵器难敌洋枪大炮,火器代替了冷兵器。几千年来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武举制度因此走下历史舞台,武举制度废止大大影响了武术的生存和发展,分离了军事武艺与民间武术。民间武术的技击功能逐渐被弱化,强身健体、表演娱乐功能逐渐得到重视。

部分拳师表示,现在肯下功夫练拳的人越来越少,师父教出来的徒弟在技术功力上都远远不如自己,技术逐渐变味,蕴含的技击性也被弱化,表现在晰扬掌上就是技击功能慢慢被弱化、被淡化,并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3.2 健身价值被提升

清末鸦片战争中,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不敌列强的火药大炮,武术的主要价值技击功能也就逐渐被其健身、娱乐功能所取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传统文化开始复苏发展,这引起了晰扬掌的拳师们和研究者关注。在晰扬掌的技击功能被弱化后,拳师们和研究者就将注意力集中在晰扬掌的健身功能上,希望在晰扬掌的健身功能上找到相应的价值,以促进其传承发展。

3.3 生存空间被挤压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被创编的初衷就是用来打的,强健肢体只不过是附带品而己。晰扬掌亦是如此,沙阿訇在白莲教盛行时为保卫寺院所创,其主要价值绝非健身,且关于习练晰扬掌对身体机能产生良好影响的科学论证研究不多。目前晰扬掌主要价值是健身和娱乐,健身功能是与现代人注重身体健康的观念进行对接,但习练晰扬掌对身体如何产生良好的作用,拳师们说不清。虽说晰扬掌的健身功能己经得到了重视,但是其健身功能的挖掘与应用还远远不够。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身观念的改变,健身意识逐步提高,多数城市的健身市场被健身俱乐部占领,街舞、瑜伽、有氧健身操等健身热潮涌起。另外,广场舞、交际舞、跑团、马拉松等社会健身项目,符合了人们需求的新型的健身运动方式,都极大压缩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养生健身功能突出的各类太极拳、健身气功占据了老年人市场,真正留给晰扬掌的生存空间大大减少。

3.4 传承人数量递减

晰扬掌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被现代更具时代潮流、更有趣的健身方式所吸引。而且部分晰扬掌的拳师们保守不外传的思想依然遗留,留一手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给想学习晰扬掌的年轻人设置了障碍,许多年轻人想学习晰扬掌,但苦于没有途径,或者有途径但也仅仅只可得其皮毛。晰扬掌的老拳师们在不断的逝去,新的传承人又得不到补充,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传承人的不断递减。年轻人又都觉得练拳比较枯燥,导致可传承人的基数骤减。

4 文化生态下晰扬掌传承与发展建议

4.1 加强自身优化力度

4.1.1 明确发展方向,优化技术体系

晰扬掌的发展立足于文化传承,通过保护我国优秀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晰扬掌的发展要以回族文化、象棋文化为奠基,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习练晰扬掌不仅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同时也培养了民族精神。晰扬掌的技术系统是亳州回族拳术及其相关文化得以传承的桥梁,连接着晰扬掌传承的师与徒,过去与现在。应创设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体系、简易化的技术学习套路、标准化的竞赛规则来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以利于晰扬掌的未来发展。

4.1.2 充分挖掘健身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追求健康成了人们的新目标、新时尚。晰扬掌的传承人抓住这点,他们深知习练晰扬掌会促进机体健康,也极力宣传习练晰扬掌的种种好处,但练习晰扬掌对身体起到锻炼效果的具体作用机理却少见于各类研究报告。目前,缺乏习练晰扬掌促进机体健康机理的实证研究,相关理论匮乏,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不敌其他健身项目。晰扬掌的拳师们和研究者应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挖掘晰扬掌健身效用,加强晰扬掌的理论研究,为晰扬掌的现代发展出力。

4.1.3 更新传承人观念

晰扬掌是一种“活态”传承,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不断增加其习练者。拳师对晰扬掌传承发展具有搭建桥梁的作用,其观念决定了晰扬掌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晰扬掌的部分拳师依然保留着“教内传授、留一手”等现象;或忙时下地干活,经商,闲时习练、传授晰扬掌,把晰扬掌当成第二职业,由于精力有限,局限了晰扬掌发展。晰扬掌传承人观念需不断更新,不断学习科学的教授方法,优化传统套路,提升自身的武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境界,在授拳过程中加强对弟子的武德要求等才能在新的时代将晰扬掌发扬光大。

4.2 继续深化产业化发展

4.2.1 创建有效的交流平台

互联网时代,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占据了网络社交的主阵地,也成了当代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晰扬掌缺乏相关交流网站,外界对晰扬掌的了解几乎还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其传习也局限于皖北电子。因此晰扬掌急需要在网上建立专门网站以及线上APP,以增强外界对晰扬掌的了解,线上网站要分为几个模块,晰扬掌历史渊源介绍模块,晰扬掌兵器介绍模块,晰扬掌技击功能模块,晰扬掌健身功能模块等,另外还需要相关教学视频的拍摄上传,供外界学习。晰扬掌还要在线下建立晰扬掌的相关纪念馆、传承基地等,积极促进其他地区晰扬掌的传人进行交流。晰扬掌要借鉴学习华佗五禽戏发展模式,争取早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安徽、走向世界。

4.2.2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与企业合作促进晰扬掌发展。晰扬掌走进企业,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运用人脉关系与企业建立联系,通过举办晰扬掌的比赛向企业寻求赞助,既促进了晰扬掌的宣传也帮企业打了广告。与企业合作投资建立武馆拳社,带领企业员工共同习练晰扬掌,不仅给晰扬掌带来了更多的传承者,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习练晰扬掌促进企业员工身体健康,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培育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企业的文化氛围。晰扬掌与其他文娱产业公司相结合,如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展览馆等,这些都是晰扬掌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契合点。

4.2.3 争取政府的扶持

政府的扶持是文化发展的保障,亳州华佗五禽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政府的支持下,五禽戏走向全国,并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全国各地不同人群都有练习五禽戏群体,并且上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源所生的晰扬掌也要借鉴学习五禽戏传承与发展理念,开放式传承,借助高校力量共同挖掘其价值,继续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经济扶持。政府可以从中牵头引导,开办比赛,细化竞赛规则;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帮助建立晰扬掌览馆、训练基地;政府可以联手企业,在广告、动漫、网络游戏、影视等方面鼓励开发亳州晰扬掌的相关产业。

4.3 加强与学校合作进行传承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加快推进了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6]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储备力量,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学校是连接社会的桥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晰扬掌进校园,有了学生传承,传承人数不断递减的困境会得到改善。目前,晰扬掌在校园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一些拳师表示愿意去学校进行授课,但没有相关途径。一些拳师以第二课堂兴趣班的形式进行授课但因为缺少报酬而退却。因此要建立与学校合作传承模式,先鼓励晰扬掌走进学生中去,再促使学校相关科研人员与传承人积极展开研究,共同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晰扬掌教学内容,使晰扬掌真正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传承人应积极与学校武术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的传统武术。学校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报酬,积极配合共同促进晰扬掌的传承与发展。

4.4 增加宣传渠道与曝光力度

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晰扬掌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与封闭性。因此,可以通过影视、广告、动漫、抖音等APP的宣传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晰扬掌。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对晰扬掌的源流历史、人物、技术等内容进行宣传与推广,挖掘潜在的学习人群。开发相应APP(指应用软件),让初学者通过手机就可以学习晰扬掌基本技术动作。同时也要继续利用书籍、杂志、报纸、专著等传统媒介。目前有关晰扬掌研究的专著书籍较少,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地方传统武术研究,积极出版相应专著推进传统武术的传播。晰扬掌的研究者与传承人应积极发表晰扬掌的相关期刊论文,并积极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宣传。

猜你喜欢

拳师亳州技击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基于区块链的亳州中药共享物流研究——以白芍共享物流为例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拳师和西瓜皮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拳师
夜窥
夜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