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巢湖流域洪水风险管理

2020-12-26杨富宝熊竹阳

关键词:巢湖防洪流域

杨富宝, 熊竹阳, 韩 琦

(1.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3000;2.巢湖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3000)

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地跨合肥、芜湖、马鞍山等5市,流域面积13486km2。长期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制约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1954年流域淹没面积达20×104hm2以上,巢湖沿岸漫破较大圩口20个、面积23166.67hm2;2003年巢湖流域溃破圩口231个、面积1.16×104hm2。目前环湖地区人口密集、财富集中、耕地丰富、设施众多,一旦遭遇巢湖大的洪水,易形成严重洪害,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并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研究巢湖流域的洪水风险管理,对确保流域防洪安全、促进巢湖休养生息和创建绿色发展美丽巢湖安徽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1 流域水灾特性

1.1 自然条件受限导致水灾频繁

巢湖流域属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中下游地区水系发育、暴雨集中、地势低洼、江湖连通。受气候、地形和水系关系影响,巢湖流域汛期气候多变,洪涝灾害历来是巢湖流域生存的主要威胁。巢湖流域洪水与最大30d暴雨相应的长江水位、工程情况以及破圩面积等因素有关。巢湖流域汛期山丘区洪水汇流速度快,首先是防御山洪;其次是防御外洪和内洪,即长江水位顶托程度是否影响河道下泄,以及流域内是否发生较大降雨;再后是注意巢湖风浪对沿巢周边堤防的危害,流域防洪局面极为被动。

1.2 区域长期较快发展使洪涝风险明显增大

2018年巢湖流域常住人口约1125万人、耕地约4.2×104hm2,经济总量约6958亿元,占全省30%以上。域内有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会和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流域内保护单元增多,且新增的保护单元都具有较高的防洪排涝要求。一方面受发展空间限制,新建城区及工业园区多数向沿湖圩区扩展,防洪保护范围增加压缩了洪水调蓄空间;局部防洪标准的提高,改变了整体防洪格局,增加了流域防洪压力及洪水风险。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使区域内降雨径流产生较大变化,导致区域内排涝压力及风险增加。

1.3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使洪灾损失呈增加趋势

流域内的合肥市是安徽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等中心,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科研教育基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市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巢湖流域总数的51.7%、68.6%。“十二五”以来,合肥市主要指标增速保持“两位数”,总量实现“翻一番”,位次大步“进十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台阶,2017年达到72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的位次已稳居前10位。

继1954、1969、1983、1991等大水后,2016年巢湖流域再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巢湖最高洪水位达12.77m,仅次于建国以来实测最高的1991年12.80m,虽然洪水淹没面积仅及1991年的12%,但综合防洪减灾效益达400亿元。总体来看,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

2 流域洪水风险管理理念

洪水风险管理核心思想是认为超标准洪水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害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通过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水管理方案,适度承担由洪水带来的一定风险及损失,进而增强流域洪水应对水平。

巢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汛期江洪顶托、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原因,决定了流域内人民将长期与洪水共存的发展现状。流域防洪体系不可能通过单一的工程措施来防御流域洪水,如果各保护单元都采取“高筑堤、大泵站”的模式,就会使区域水位不断创新高,陷入“悬河、悬湖”的困境。因此,在巢湖流域必须采取合理的分区防洪标准,以水利工程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洪水风险管理手段,将洪水风险控制在计划的承受范围之内,使人类社会与洪水间的恶劣关系趋于良性转变。

3 巢湖流域洪水风险管理探索

3.1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域洪水防御能力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流域防洪保安的重要基础。妥善处理蓄洪、滞洪、泄洪关系,是支撑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关键。目前,环巢湖防洪工程、南淝河治理工程、十五里河治理工程等已实施完成,在抗御历次大水中发挥了巨大效益;牛屯河分洪道扩大工程、神塘河排涝站工程正在实施。

(2)依托“数字巢湖”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开展防洪、水资源、水环境、蓝藻水华等模拟预测预警研究,提高流域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流域管控、应急处置、环境执法提供依据。加强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将大数据作为支撑防洪及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

3.2 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制定洪水风险预案

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是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支撑。从巢湖流域洪水实际出发,绝对的洪水安全与零风险防洪均不可行,巢湖流域尚未开展全流域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尽快开展巢湖流域风险图编制工作,明确流域各保护单元在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洪水风险及灾害损失。预案实施后,水利和相关部门加强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基于巢湖流域防洪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数字巢湖的建设,开展洪水风险实时监控、预警、及决策研究,以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流域洪水风险的管理能力。

3.3 构建流域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生态

巢湖流域历史上为防洪、蓄水、航运等而采取的控制水多水少措施,客观上形成了水滞,水滞又加重了水脏。水量、水位、水流是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的控制指标,也是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系统的控制要素。加快巢湖防洪治理,需结合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统筹解决流域水多、水少、水滞、水脏问题,构建“防洪减灾、调水引流、水质改善、蓝藻防控、生态修复”五位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防洪体系建设和管理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和转变,巢湖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巢湖防洪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采取合理的分区防洪标准,以水利工程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洪水风险管理手段,将洪水风险控制在计划的承受范围之内,使人类社会与洪水间的恶劣关系趋于良性转变。

猜你喜欢

巢湖防洪流域
《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公益广告
夏季防洪防汛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巢湖流域2020年洪水分析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