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OPPPS模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初探

2020-12-26徐菁孙焱焱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安徽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导师制考研本科生

徐菁 ,孙焱焱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1 引言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最早被牛津大学开发并使用,经哈佛大学推广,现成为全球高校研究生以上阶段常见的教育模式。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导师制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在本科生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强化能力,全面培养本科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引导践行正确价值观,全面提升实践及创新能力。

2 BOPPPS教学模式特征

现阶段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性大众教育,培养能力强、知识水平全面、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的目标[1]。土木工程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工程类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除了符合毕业的质量标准要求外,还要确保本专业毕业生能得到行业认可[2],所以工程类的专业课程更加强调全方位参与式教学而不只是听讲,教师也需要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以内容为本”的教学模式,教案和课件多年不变,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学生参与程度低,这些都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当教学从“以书为本”传统模式转型成“以生为本”时,任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时需要关注几个方面问题:应用型人才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毕业要求?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成果?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取得相应的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成果[3]?以此作为基础,构建理论框架,细分教学内容,持续教学改革。

BOPPP教学模式从课堂角度出发,将师生互动时间划分并总结成六个阶段:课程引入(Bridge-in)、明确教学目标(Learning-objective)、学前测试(Pretest)、沉浸式教学(Participatory Learning)、本次课程检查(Post-assessment)、课程总结(Summary)。通过六个模块将教学过程完整的串联并构建出课程理论框架,每一个阶段都围绕着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师生参与式互动。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BOPPPS更加灵活多变,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更高,对不同学科来说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并实践的教学模式。

3 基于BOPPPS模型的导师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而应用型高校导师制正是以此为目标设立的。每位土木工程本科生在入学后都将有两位老师跟随指导,导师由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任课教师和实验课指导老师组合而成,原则上每个导师小组带的学生数每届不能超过15名。导师分配是由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后,由学院统一协调安排。导师主要职责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和思政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辅导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技能和实践培训,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考研或者就业。简而言之,本科生导师制,是需要导师较早的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业情况,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

BOPPPS教学模型在现阶段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课堂或者课程实践。如果将这种教学模式与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那么就是将教学模式转换成能与专业相匹配的培养模式。BOPPPS教学培养模式延续老式模型中教学单元细分的原则,依然将整个专业培养划分为六个阶段: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通过六个阶段的紧密结合,构建成整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框架。

3.1 导入阶段,设定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来说,好的导入可以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的潜在记忆[5]。同样的,在专业培养上,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适应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学业和专业发展上也就越稳定,不容易出现消极对待学业、跟风转专业、盲目考研或者盲目投简历的现象。

因此,在大一入学初期,学生就可以通过“师生互评”确定导师。一旦分组完成,导师需要负责为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引导,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生的学业目标。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土木工程类专业中,很多教师都是双师型职工,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在学生对本专业还没有认知的情况下,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程,直观真实的展示本专业的行业现状,并详细讲解有哪些专业课程中的知识是反复运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让学生对自己未来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能够初步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

3.2 结合前期测试的沉浸式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本科阶段的第1~3学期主要为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导师可结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第三学期结束后,可以结合实践类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前期测试,掌握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为后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做一次摸底。

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专业课程的占比会越来越大。在此期间,导师之间可结合前期测试结果,通过教学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提前了解所教班级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分类教学,拓展学习渠道,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互联网、图书、调研等方式拓展知识面,并将所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分享。

3.3 多维测试

在课程教学和课后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导师也需要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就是BOPPPS模型中的后测,但总是采用考试、考核等传统的测试模式,学生较为反感,所得结果也未必准确。所以,在进入大三阶段,导师可以通过辅导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指导暑期实践、考研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其中,学科竞赛是比较推荐的测试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本专业相关的比赛,了解前瞻性的科研内容,为以后考研或者就业打下基础。导师也可以通过比赛测试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水平,查漏补缺给予及时的辅导。

3.4 毕业总结

在毕业设计阶段,导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了解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并结合最终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整个本科期间的学业情况,整理培养思路,也可回访已就业或读研的学生,结合反馈信息,建立自己的指导体系,承前启后为下一届指导做准备。

4 结语

在工科类本科生教学改革中,将导师制与BOPPPS模式相结合,以期能尽早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改变学习方式,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适应大学生活,为以后就业或考研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导师制考研本科生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我的考研故事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