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万卡》汉译本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2020-12-25桑园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契诃夫

摘  要:对文学作品的准确翻译离不开译者对原作风格的把握,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原作风格是文学翻译的重要任务,文学作品译者均以努力忠实再现原作风格为目标,因而风格翻译分析对文学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契诃夫《万卡》的两部中译本对比为例,运用风格标记理论,对文体的形式与结构进行分析,把握文本形式风格,研究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关键词:作者风格;风格标记理论;万卡;契诃夫

作者简介:桑园(1995-),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2018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3

一、风格及其可译性

1. 风格的可译性

风格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写和画的金属雕刻刀。由于风格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风格进行定义。而风格可译性问题也是众多学者所研究的角度。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风格与原作者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融为一体,文化因素的抗译性联想到风格翻译的困难(郑海凌 2000:287)。周煦良先生认为风格不可译,他认为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但我们不能将原作风格在译作中的“减色”则认为风格是不可译的。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表达体系,作家所描绘的形象、他独特的表达手法都是可译的。风格外诸于形则是语言,语言可译,那么风格应该也可译。风格不仅仅是作家的风骨、作品的神韵,同时它也表现为文本内部结构。风格意义的可知性只有建立在对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才可以接近于准确。因此刘宓庆提出风格标记理论。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被我们认识的风格标记(刘宓庆 2005:241)。因此掌握风格标记,使我们能认识原文风格,成为在译文中表现风格意义的最基本的一步。

2.风格标记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标记理论引入我国,翻译学家刘宓庆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系统阐述了风格分析。他提出“翻译风格论关注中心是原语风格意义的表现,以及在对原语的风格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原语风格的‘适应性”(刘宓庆 2005:239 )。风格标记可以使读者认识到原文风格,因此掌握风格标记是译者再现原文风格最基础的一步。刘宓庆在《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将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类。形式标记包括以下六类: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修辞标记。非形式标记则是作家的行为气质,是作家精神在作品中的反映。

二、《万卡》汉译本中形式风格再现

本文文本素材选自于契诃夫于1886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万卡》。当时社会十分黑暗,无数个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译者如何再现原作者风格,我们首先要对其译本进行研究,对比不同译本风格进行审美比较与分析,找出不同译本中风格翻译的优解。本文选取汝龙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以下简称为汝译)和沈念驹译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以下简称为沈译)作对比,探讨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任何风格设计都通常首先考虑如何将它赋形于语言(刘宓庆 2005:241)。小说风格传递与其外在的语言形式密不可分。通过识别小说中的形式风格标记,认识其艺术表现手段和功能,从而忠实译出这些风格特征,再现原作风格色彩。本文借鉴风格标记理论,分析原作的形式风格特征,对比译文如何在语言形式上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

1. 语域标记

语域标记指词语的使用范围,在某一特定的使用范围中流通的词语常常具有共同的特色(刘宓庆 2005:242)。在《萬卡》中,契诃夫在万卡所写的信件中选用大量具有口语色彩和俗语色彩的词汇,以此来凸显一个小男孩曾经在乡村生活的故事背景。万卡的话语具有强烈的乡村风格和口语化特点。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当注重这个特点,把握原作者风格,努力忠实再现原作者风格。试比较下列例句。

例1:А вчерась мне была выволочка. Хозяин выволок меня за волосья на двор и отчесал шпандырем за то, что я качал ихнего ребятенка в люльке и по нечаянности заснул. А на неделе хозяйка велела мне почистить селедку, а я начал с хвоста, а она взяла селедку и ейной мордой начала меня в харю тыкать. Подмастерья надо мной насмехаются, посылают в кабак за водкой и велят красть у хозяев огурцы, а хозяин бьет чем попадя.

汝译:昨天我挨了一顿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拉到院子里,拿师傅干活用的皮条狠狠地抽我,怪我摇他们摇篮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上个星期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动手收拾,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把鱼头直戳到我脸上来。师傅们总是耍笑我,打发我到小酒店里去打酒,怂恿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我。

沈译:昨天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东家抓住我的头发把我拖到了外面,用皮条抽我,因为我在摇晃他们家睡在摇篮里的婴孩时无意中睡着了。这个星期女东家吩咐我给鲱鱼刮鳞,我从尾巴开始刮起,她却拿起鲱鱼,用鱼嘴往我脸上戳。工匠们嘲笑我,差遣我到小酒馆去买伏特加,指使我偷东家的黄瓜,东家随便操起什么就往我身上打。

这段话是万卡在给爷爷写信中所描绘的一个故事情节,他在鞋匠家中卑微弱小任人欺负。通过分析原文文本,我们发现万卡所使用的语言具有浓烈的俗话、乡村色彩。在第一句中,契诃夫使用了“за то, что”结构表示原因,沈直译为“房东用皮条抽我,因为我在摇晃他们家摇篮里的婴儿时无意睡着了”。翻译符合原文表达,但通过分析语域标记,我们可以得知万卡是一个乡下小男孩。这样翻译虽然句子表达完整,但却丢失了一些形象色彩。在汝译中,他译为了“怪我摇他们摇篮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怪”字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老板的责怪与责罚,也体现出了万卡内心的委屈与心酸。这个句子结构虽然并不完整,但更符合小男孩口语色彩。在最后一句话中,沈将“посылают”直译为差遣,“велят”意译为指使。这样的用词偏于正式,很难出自于一个九岁且曾在乡村生活的孩童之口。而在汝译中,“打发”一词则更口语化,也更能体现出原文的口语化与俗语话的风格色彩。而“велят”也意译为“怂恿”,体现工匠们对万卡的嘲弄,更加贴合原作风格特点。

2. 句法标记

句法标记是体现原文形式风格重要的一部分。透过句法结构能够看出行文的风格,而句法结构变化也会带来小说节奏的变化,影响风格的表达。契诃夫《万卡》一文,长短句结合,并多用连接词为“и”和“а”的并列复句。《万卡》是一部短篇小说,容量小是它的特点。因此契诃夫在对故事进行叙述时,多用并列复句以此来彰显故事的紧凑感以及连接性,使读者阅读流畅,带入到故事情节之中。

例2:Ванька перевел глаза на темное окно, в котором мелькало отражение его свечки, и живо вообразил себе своего деда Константина Макарыча, служащего ночным сторожем у господ Живаревых.

汝譯:万卡抬起眼睛看着乌黑的窗子,窗上映着他的蜡烛的影子。他生动地想起他的祖父康司坦丁·玛卡雷奇,地主席瓦烈夫家的守夜人的模样。

沈译:万卡把目光移到黑魆魆的窗户上,窗户上反映出他那闪闪烁烁的烛光,于是逼真地想象出他那替日瓦列夫老爷家打更的康斯坦丁·马卡雷奇爷爷的形象。

例2是用连接词“и”连接的并列复句,这一类型复句可以表示具有接续评价的性质,增强故事紧凑感和连接性。在沈译中,他模仿原句句法结构,并且突出表达了连接词“и”,将其翻译为于是,将文本理解为万卡看着窗户外摇曳烛光,顺理成章地想起自己的爷爷。增强了句子之间的逻辑性与连接性。而在汝译本中,考虑到中国读者接受,将一个长句子拆分为二。虽然传达同样的意思,但却削弱了句子之间的连接性,无法体现出作者多次用并列复合句的意图,使得原作风格有所减弱。

3. 词汇标记

词语标记显示作者的用词倾向(刘宓庆 2005:242),而词汇的准确翻译也是再现小说形式风格的重要因素。在《万卡》一文中,契诃夫使读者深深为万卡的遭遇报以同情怜惜。这个效果不仅仅是因为契诃夫紧凑的句式,同时他的用词也造就了活灵活现的万卡跃然纸上。契诃夫对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十分入微。通过分析文本我们发现契诃夫在描写人物时,十分善于运用副词和副动词。正是因为这些细节使得故事清晰明了。

例3:Прежде чем вывести первую букву, он несколько раз пугливо оглянулся на двери и окна, покосился на темный образ, по обе стороны которого тянулись полки с колодками, и прерывисто вздохнул.

汝译:他在写下第一个字以前,好几次战战兢兢地回过头去看一下门口和窗子,斜起眼睛瞟一眼乌黑的圣像和那两旁摆满鞋楦头的架子,断断续续地叹气。

沈译:在动笔写字前他战战兢兢地回头看了几下门和窗,斜过眼去望了望阴沉沉的圣像,圣像的两边延伸着一排排搁板架,架子上放着鞋楦头,接着断断续续地叹了叹气。

“пугливо”和“прерывисто”两词都为限定副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方法、特性、性质以及其特征显现的强度。这两个词原意为“胆怯地”和“间歇地”,但在这个例子中两位译者都译为了“战战兢兢地”和“断断续续地”。契诃夫对万卡的描写通过这两个词塑造出一个胆小又无助的小男孩形象。他因受到老板的压迫和欺凌决定写信祈求自己的爷爷接他回乡下,此时他内心惶恐不安,怕老板突然返回、怕自己写信被发现又被责罚。而汉语“AABB”结构词语则正可以加深这种感情色彩,使得描写万卡担惊受怕的色彩更加浓郁,从而也侧面突出了老板一家的蛮横与无理,使译文更加贴合了原作风格特点。

除了对副词的精准使用,契诃夫在小说中也使用了不少的副动词。副动词说明故事发生的次序性,多次运用副动词使故事更加具有节奏性。故事容量小,结构紧凑,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内心共鸣。

例4:Довольный тем, что ему не помешали писать, он надел шапку и, не набрасывая на себя шубейки, прямо в рубахе выбежал на улицу...

汝译:他写完信而没有人来打扰,心里感到满意,就戴上帽子,顾不上披皮袄,只穿着衬衫就跑到街上去了……

沈译:他感到满意,因为没有人打扰他写信,他戴上帽子,也不披皮坎肩,只穿着衬衫出门向街上跑去……

契诃夫在描写万卡这个急着寄信动作时,使用了未完成体副动词,通常来表达动作同时发生。沈译为“他戴上帽子,也不披皮坎肩”,削弱了万卡着急去寄信的匆忙感。汝译为“他戴上帽子,顾不上披皮袄”,一方面体现了“набрасывая ”动作同时发生的关系,另一方面突出了万卡内心的迫切,对于原文风格传递起到了良好作用。

4. 修辞标记

修辞是表现小说风格特征的重要手段,作者运用修辞使得文本语言更加具有张力。准确地识别、理解原文本中的修辞标记,是再现原文风格特点的途径之一。

作者在文中运用重复手法。重复之可贵就在于他们能强调、加重我们的言辞,赋予它们以特殊的力量,使感情得以更好地表现(张会森 2002:65)。在《万卡》中,“бога молиться”出现三次,“приезжай милый дедушка”出现三次,“нету никакой возможности”出现两次(包括同义变体形式)。以“нету никакой возможности”为例沈译本为了表现语言丰富性,在重复的两次之中选取了不同的词汇进行同义翻译表达,这破坏了文本万卡内心绝望又不安地感情色彩。汝译本两次都采用对应式翻译,加重强调万卡内心的绝望。

在文本中还有一个十分鲜明的修辞手法就是省默。省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主体内心处于激动、情感冲动时的语言现象,说话主体由于激动、冲动往往说不下去话。作家常用这种方法来传达人物的情感波澜。在契诃夫在《万卡》中大量运用省默手法,以此来描绘万卡给爷爷写信时候情感的激动波澜。

三、结论

小说风格是文学特性的体现,翻译者对于风格的把握十分重要。只有正确把握原作者风格才能忠实准确传达。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以对文体的形式和结构分析为基础,重现原文的风格特征。本文依据风格标记理论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从词域、句法、词语和修辞四个方面探究契诃夫《万卡》的形式风格特点。在对比研究不同译本时,发现翻译者在把握原作风格基础上,综合运用对应、重构、淡化的形式风格转化策略,尽可能再现原文风格特点。通过本文可以进一步证实风格的可译性,译者可以通过识别形式标记,对原文本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掌握作品的形式风格特点。而对于作家的气质风骨等非形式标记,则需要译者探寻作品的表达方式、内在品质、艺术构造等等,从而在宏观上把握作品风格,并努力再现原作风格。虽然风格较难把握,但究其根本是可译的。译者应当积极使用翻译手段与策略,做到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参考文献:

[1]刘春梅. 契诃夫小说之创作风格解读[J]. 林区教学,2013(08):60-61.

[2]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王鸿承. 风格标记理论视阈下传记翻译中原文风格的再现[D].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5]王加兴. 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闫怡红. 契诃夫小说译本风格翻译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5-56.

[7]叶磊. 从《罪与罚》三种译本比较论风格的传达[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8]曾雪雨. 论契诃夫小说的创作个性[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37-49.

[9]張彬. 契诃夫小说的独特审美追求[J]. 黑河学院学报,2017,(08):177-178.

[10]郑海凌. 文学翻译学[M]. 郑州:文心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契诃夫
契诃夫的“没钱文学”
121页11行到12行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121 页11 行到12 行
121页11行到12行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