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修复理论下城市水系景观营造
——以新乡市孟姜女河为例

2020-12-25吴梦雪王浩刘玉童李晓琦李海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3期
关键词:驳岸营造河道

吴梦雪,王浩,刘玉童,李晓琦,李海港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日趋恶劣。城市盲目圈地扩张,河流和生态湿地被广泛侵占或破坏,致使生命赖以存在的水系及景观生态廊道被破坏,河流缩减【1】。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双修”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构建生态廊道,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加以人工辅助,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使城市水体系统设计和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本课题的研究对新乡市水系景观营造工作的推进与海绵城市的建设有一定促进作用。争取做到“修”出绿水青山、“补”齐城市短板,加快城市生态建设。

2 城市水系景观营造理论与实践

生态保护、环境修复和城市环境问题尤为重要,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建立一张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贯穿城市内部乃至郊区的绿色网络,使现代化的城市仍具有完整的自然生态功能。在生态修复的理论指导下,城市水系景观营造趋向分为3大类:防洪与娱乐功能相统一;景观功能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线性景观有机串联。

在城市滨河区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过于偏向防洪性,也不能只重视景观的营造,要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将景观做到极致。采用自然原型、人工自然型、自然型等生态驳岸和其他有力措施,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实现人们的亲水性、滨河景观的一体化设计。

使沿河的自然文化景观通过道路的引导组织形成整体的景观序列,在空间和视觉通道上强调景观空间的连续性,使整个孟姜女河道的景观以点、线、面的形式联系起来,丰富滨水岸线,保证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3 城市水系景观营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 区域整体、自然连续性原则

在一定的区域内可能包含多个行政单元,但在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是联系的一个整体,局部的变化会导致相关区域甚至一个整体的变化。在进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与连续性,协调好保护与发展两者的关系,使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

对河道的改造应顺应自然动力,在外观上追求自然美感,减少人工的痕迹,避免大面积的硬化,多利用植物、景石,形成大自然原始的景观效果。利用好植物的净化作用,在增加水体景观的同时净化水体,维护水系景观的自然和生态。

3.2 功能实用性原则

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设计要义,对河道采用复式设计的方式,通过增加生态堤岸、亲水平台、木栈道等亲水设施以丰富游憩空间,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漫步道、观景平台、堤岸等进行人性化的设计,获得美观与功能一体化的设计效果。

4 案例——孟姜女河景观营造探索

4.1 项目概况

孟姜女河分为东、西2段,东孟姜女河由新乡县朗公庙小河村北、东三干渡槽向卫辉最后流入卫河,总长约33.8km。紧邻107国道和031县道等多条重要交通路径,几乎横跨新乡市东西2向。该项目选取有代表性的一段河道进行改造设计(见图1),其途经居民区、公园、农地、工厂等不同功能用地。总长约16km,宽12~20m,周边环境急需提升。

图1 项目改造研究范围

4.2 现状分析

基地内只有少量自然生长的植被,驳岸形式单一,硬质驳岸在桥体的两侧,用以防护。河道岸线变化形式缺乏灵动性。基地周边有107国道、227省道等多条道路,交通复杂,大量重型车辆的通行导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现存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景观的效果。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河道的水质易受影响,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河道水质浑浊,3月份后,水草等大量水生植物的迅速生长,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见图2)。

图2 水体富氧化严重

4.3 景观营造

4.3.1 驳岸的处理

运用生态学原理,将自然、生态、和谐作为城市景观营造的核心,促进开放性滨水空间的良性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海绵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为常用手段。

在满足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河道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因素,将浆砌块硬性护坡改成适合生物和植物生存与生长的自然状态的护坡【2】。

4.3.2建造人工生态浮岛

人工生态浮岛就是以天然浮岛为模板,防止“水华”现象发生建造的生态结构,从而达到减少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的目的,有效改善水系生态环境,提高水体自我恢复能力。

4.3.3 亲水性的考虑

在新一街与午阳路交叉口向南的一段河道区域旁边有一正在建的社区公园,故特将这一区域的河道拓宽,河岸延伸至靠近公园边界的区域,利用借景的方式更好地营造景观效果。

4.3.4 健康步道的涉入

鹅卵石的应用,将脚底按摩与景观结合运用,增加景观效果的同时,体现步道的经济实用性;塑胶跑道在色彩上产生强烈冲击力,利用色彩的鲜艳给人以心情的愉悦。

4.3.5 植物配置

根据场地周边情况的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和空间营造。利用圆柏、杉木、马尾松的坚硬林冠线与枫杨的柔和相搭配来实现良好的林界线,在达到景观需求的同时将工厂与滨河区域相隔离,以实现滨河景观的安静悠闲。

1)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在种植面积上: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水面的比例应不超过1/3,植物和水面相互协调,形成开朗活泼的景观气氛(见图3)。

图3 1/3水面种植

在植物选择上:因水制宜,河道水面开阔的地方种植荷花、黄花鸢尾、睡莲等;较窄的地方点缀香蒲、水葱、芦苇等;深水域选用浮水植物如荷花、睡莲等;浅水域选用挺水植物如旱伞草、荇菜等。

2)水岸植物种植设计。水岸边选用高大的乔木柳树、红枫等,再配以低矮的花灌木石榴、木槿等,丰富河流两岸的景观,使整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栽植落叶、彩色叶树种,强化立面效果时,利用在水面映成的倒影,落叶树种在秋季叶色的改变、叶子的飘落,从而迎来视觉上的享受(见图4)。

图4 季相变化

3)植物季相设计。利用观花、观果、彩叶树种和芳香树种,增加沿岸的风景,增强视觉冲击。春季伴随着榆叶梅的芳香,漫步于绿荫道上;夏天,荷花与荷叶的相互映衬,给安静的水面带来勃勃生机;秋天,各种槭树、马褂木、枫杨、乌桕、银杏等叶形叶色的极佳效果,以及果实发育到成熟的过程中,其颜色与形态的变化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冬天则观赏梅花、蜡梅等,凌寒独自开放【3,4】。

4)植物景观轮廓线。林冠线、林缘线的变化对景观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在河流溪边利用水杉、池杉整齐的林冠线与随风摇曳的垂柳形成对比,在高度与外轮廓的互补组合下,形成高低变化、柔与硬结合的良好林缘线。

5 结语

自国家注重生态发展以来,大力开展治污、绿化、生态等活动,号召广大人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还地球一个美好蓝天。该课题在生态修复理论的指导下对孟姜女河的景观营造进行研究,改善滨水景观环境,为新乡市营造一条绿色生态廊道,促进其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猜你喜欢

驳岸营造河道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