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中多孔抽水试验工作方法及基坑涌水量预测

2020-12-25陈志俊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3期
关键词:涌水量潜水含水层

陈志俊

(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214431)

1 工程概况

江阴市澄星广场为集商业与办公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位于江阴市塘前路南侧,花山路东侧地块,该工程由1幢酒店/办公塔楼、酒店裙房及商业购物中心组成,均有3层地下室,埋深约14.2m。总建筑面积约23×10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5×104m2,地下室建筑面积约8×104m2。酒店/办公塔楼采用核心筒结构体系,其余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酒店/办公塔楼最大单柱荷载37 000kN、基础底荷载标准值740kN/m2;酒店裙房最大单柱荷重约9 900kN;商业购物中心最大单柱荷重约为13 400kN;±0.0标高为4.5m。

2 场地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特点概述

根据该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结果得知【1,2】,项目建设区域在160m勘察深度内的地基土组成丰富,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和粉砂为主,属冲积和缓慢流水(或静水)环境下沉积,在地貌单元上属太湖水网平原区高亢平原。场地浅部淤泥质土较深厚,地质条件欠佳,在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对本工程基坑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潜水,由人工填土和软弱黏性土、粉土构成潜水含水层,人工填土,尤其是采用杂填土,孔隙大,结构松散,连通性较好,有利于地下水汇集,透水性较好,但富水性与厚度及季节有关,一般雨季富水性较好。

软弱黏性土、粉土(包括②层粉质黏土夹粉土、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④层淤泥质粉土、④-1层粉土及⑤层粉土),富水性良好,为场地潜水含水层。②层粉质黏土夹粉土、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透水性较弱,根据渗透性试验属弱透水层,给水性较差;④层、④-1层、⑤层透水性一般,根据渗透性试验属中等透水层,给水性一般。

本区地下潜水水位最高一般出现在7~8月份,最低水位多出现在旱季12月份至翌年3月份。据了解,历史最高水位标高3.2m左右,近3~5a最高地下水位标高3.0m左右,水位变化幅度一般在2.0(冬春)~3.0m(夏秋)。

勘探期间,在钻孔中量测的场地地下潜水初见水位高程约2.4(3月份)~2.8m(7月份);稳定水位高程约2.3(3月份)~2.7m(7月份)。

场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以蒸发和地下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水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年变化幅度为0.5~1.0m。

3 多孔抽水试验

本工程中,基坑支护选择的是排桩+止水帷幕+内支撑+锚杆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内支撑支护体系,降水方式采用管井降水。多孔抽水试验依据钻孔→洗孔→下放井管→回填滤料→膨胀土球回填隔水→洗井的流程依次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得到较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

3.1 试验方案

本工程选择潜水非完整井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方法,共设置1个抽水井及2个观测井,具体包含抽水井S1(抽水井)、G1(观测井)、G2(观测井),各自均与补给和隔水边界保持较远的间距。

各井深度统一设为26m、井径250mm,使用200PVC双壁波纹管,具体组成包含3部分,即上部实管段6.0m、中部过滤管6.0~24.0m、下部沉砂管2.0m。过滤器外侧紧密缠绕2层60目尼龙网布,回填粗砂以便形成过滤层。对地表以下3m回填膨胀土球,发挥隔水的作用,有效阻止上层滞水及地表水渗入。

3.2 抽水试验作业

清孔后向其中下放过滤管和井管,施工期间加强对动水回填滤层深度的检测,达到要求即可停止施工,抛入膨胀土球,给予持续3h的浸泡处理,用冲水头活塞洗井,从而达到水清砂净的效果。通过试抽的方式检验施工情况,合理调整泵量【3】。抽水停泵后及时观测恢复水位,并以恢复后的稳定水位作为静止水位。

3.3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渗透系数k按潜水非稳定流非完整孔多孔抽水试验求得,具体见式(1):

式中,Q为钻孔出水量,m3/h;H为含水层厚度,m;t1、t2为抽水延续时间,min;S1、S2为t1和t2的水位下降值,m。

导水系数T按式(2)计算:

式中,M为含水层厚度,m。

场地地下水影响半径R按式(3)计算:

式中,r1、r2为抽水孔与观察孔距离,m。

根据上述公式展开计算,可得到水文地质参数的相关数据,具体见表1。

表1 基本数据和计算结果表

4 基坑涌水量预测

4.1 涌水量预测

基坑涌水量预测时应当充分考虑含水层厚度、降水井的结构等因素【4】。为较为准确预测基坑涌水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管井数量,充分考虑场地面积的实际情况,根据群井按大井简化时,均值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式(4)计算:

式中,H0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h为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高度,取27.6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的长度,取10m;R为降水影响半径,m;r0为基坑等效半径,m,,A为基坑面积,取25 800m2;hm为降水前与降水后潜水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可通过式(5)确定:

根据既有信息展开计算,结果可知初期可达到5 600m3/d,此条件下可实现对基坑涌水量的有效控制。

4.2 基坑降水井的设置

根据邻近场地相同地质情况的降水工程经验,300mm管井的单井出水量约300m3/d,为达到控制效果,需至少配置23口管井。关于降水井的布置,可均匀布置在基坑范围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成井作业。

4.3 基坑降水和支护

1)科学的支护措施有助于维持基坑的稳定性,此处选择的是“排桩+止水帷幕+内支撑+锚杆”相结合的方式,以维持开挖基坑壁的稳定性。开挖前采取保护措施,即施作水泥土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使用,要求桩体搭接宽度≥200mm,以地面为基准,桩体长度以25.0~30.0m为宜,加强观测坑外水位变化,增设回灌井,必要时采取回灌措施。

2)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揭露的土层分析得知,场地浅部以淤泥质土及粉土为主,基于此特点,基坑支护选择的是钻孔灌注桩的方式,以施工现场的地面为基准,要求桩长≥30m。此外,调整好桩径、桩中心距等相关参数,使其达到相协调的状态。

3)局部坑底含大量软土,在开展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工作时需要注重对稳定性的分析,确保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施工期间加强监测,需在基坑周边和关键区域设变形监测点,及时掌握施工状况,若存在异常之处则要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到位。

4)基坑开挖前需要全面查明场地周边管线,明确其分布特点(埋深、走向与管径等),协调好施工作业与管线的关系。基坑周边设置水泥土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坑内施作合适规格的明沟和集水井,构成完整的坑内排水通道,以免出现地表水流入坑内而导致基坑稳定性不足的情况。

5)基坑开挖深度较大,虽然设置了较完整的刚性支护结构,但实际周边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容易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坑开挖与降水的影响,施工中需要做好监测工作,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4.4 涌水量预测后的效果

综合考虑抽水试验和基坑涌水量预测2方面的成果,伴随基坑降水作业的持续推进,约10~15d后取得较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地下水水位,为后期基坑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虽然基坑内存在少量积水,但对施工作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若依据规范有序完成开挖等相关工作,则能够有效避免土层坍塌现象。降水过程中,在基坑桩水坑的涌水量<0.05L/s的条件下便可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可避免坑内积水。

5 结语

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干扰因素较多,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多孔抽水试验是预测基坑施工时降水效果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以此为依据采取地下水控制措施。实际工程项目中,针对深基坑工程,相关岩土工程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多孔抽水试验,为后期的基坑设计与施工保驾护航,从而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确保基坑施工质量,助力工程项目的发展。

猜你喜欢

涌水量潜水含水层
潜水者
胡家河煤矿涌水特征及规律分析
基于广义径向流模型的非均质孔隙含水层井流试验分析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
天津地铁深基坑深层承压水水力联系试验研究
快乐潜水
潜水去
重庆鱼田堡煤矿矿井涌水量变化特征研究
鲸鱼会得潜水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