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形术CT在评价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槽骨骨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2020-12-25帕吾孜叶帕尔哈提多力昆吾甫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期
关键词:切牙前牙牙槽骨

帕吾孜叶·帕尔哈提,多力昆·吾甫尔,2*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颌面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错牙合畸形通常是患者在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牙齿、牙合骨、颅面发生畸形,或出现牙量、骨量异常和牙骨牙弓的错位,如:上下牙弓、牙合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等[1]。牙槽骨骨量是牙齿安全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错牙合畸形矫正的基础。错牙合畸形矫正的治疗目的是使得牙齿可进行高效移动,同时减少该过程中对牙齿基础组织所造成的磨损和伤害,但临床错牙合畸形矫正术后常出现不良反应-牙根吸收,明显的牙根吸收虽在正畸治疗中较为少见,但其发生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该不良反应可能影响正畸治疗效果[2-3]。李哲仪等[4]提出:在制定正畸治疗计划时,应考虑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的差异影响。

1 错牙合类型对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骨性Ⅱ类2分类错牙合为临床上常见的两种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及咀嚼功能。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牙唇倾、下颌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骨性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表现为上颌前牙舌向倾斜、深覆牙合[5]。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表现为咬合紊乱畸形,常伴有下颌前突,其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上、下颌骨发育速度和程度失衡导致的颌面部畸形,对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和心理具有不良影响[6]。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牙根吸收这一不良反应的因素较为复杂,李明等[7]认为其必要条件为牙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受到的损伤和刺激,根据两者的来源可分为牙髓和牙周感染、正畸治疗、埋伏牙或肿物压力引起的牙根吸收。骨性Ⅱ、Ⅲ类患者前牙牙根长度明显短于骨性Ⅰ类患者的长度。牙根吸收在骨性Ⅱ类患者中发生率最高,其次是Ⅲ类患者,Ⅰ类患者中发生的最少,骨性Ⅰ类患者的上前牙唇腭侧骨质厚度均大于骨性Ⅱ、Ⅲ类患者,骨性Ⅱ、Ⅲ类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牙根吸收。关注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吸收的程度并对其进行控制,可一定程度减少因忽略牙根吸收导致矫正治疗效果受到的影响。

2 正畸治疗对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错牙合畸形矫正的治疗目标是在实现牙齿高效移动的同时降低该移动过程对相关牙齿组织造成的损害。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到错牙合畸形矫正治疗的整体效果。而牙根吸收在正畸矫治过程中难以完全杜绝,因此该治疗的理想目标是控制治疗过程中仅发生牙槽骨吸收,减少或避免牙骨质吸收。

然而,错牙合畸形矫正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牙骨质因受压力不可避免地出现破骨细胞而降低了对牙根的保护作用,导致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增加,因此牙根吸收情况的出现通常也与牙骨质所受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等因素相关[8]。牙槽骨作为牙齿周围的主要支持硬组织,不恰当的矫治方案或不合适矫治力度可能导致牙槽骨被过度破坏而出现牙根吸收、牙齿松动脱落以及牙槽骨缺损等现象。

3 骨开窗、骨开裂

牙槽骨是正畸牙移动的基础,其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则会出现牙槽骨缺损现象。牙槽骨缺损常见的有骨开裂和骨开窗:前者由于牙槽嵴顶处骨组织缺损而导致牙根暴露使得牙龈萎缩或产生深牙周袋;后者则由于牙根表面局部骨缺损导致牙根暴露,二者区别在于后者缺损部位不涉及牙槽嵴。过研究锥形束CT在切牙区唇侧牙槽骨开窗及开裂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骨开窗中骨性分类有三种,分别为骨性Ⅰ类、Ⅱ类、Ⅲ类,其中骨性Ⅱ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类型(P<0.05),作者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骨性Ⅱ类的患者前牙牙根接触骨皮质使得骨质受到严重破坏等情况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人左、下、中切牙的根尖部、根尖1/3段、根颈1/3段的唇侧牙槽骨厚度显著小于正常牙合成人(P<0.05),表明骨性Ⅲ类错牙合使得病人下切牙区唇侧牙槽骨变薄;报道表明:牙根尖移动到骨皮质极限位置时可能会导致骨开窗、骨开裂以及牙根吸收等并发症;研究表明:各种程度牙槽骨缺损状况均可采用CBCT进行诊断,所得结果较为明确和理想。

治疗前存在的骨开裂、骨开窗会影响正畸的治疗效果;而给予过大的矫治力度也可能会导致骨开裂骨开窗的出现,因此在进行错牙合畸形矫正治疗前采用CBCT评价骨缺损的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标在于避免造成新的骨缺损并减轻原本存在的骨缺损程度。

4 锥形术CT(CBCT)在牙槽骨骨量分析中的应用

CBCT相比于传统影像学技术具有放射计量少、扫描时间短、伪影少、精确度高等优点。分析其原因在于该技术结合了影像学和CT的优势,可避免颅颌面侧位片出现解剖结构影像重叠或图像变形等结果,另外错牙合畸形矫正的治疗是以三维成像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可进行三维方向评估,而反观二维的头颅侧位片则以非平行X线投照三维物体,因而投像中的物体较原物体发生明显变形。从临床医学的应用推广来看,CBCT可实现牙槽骨的质、量与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相关性的评价,为患者错牙合畸形矫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可考虑采用CBCT对接受错牙合畸形矫正治疗的患者牙槽骨的状态进行评价,具有较高可行性。牙槽骨骨量是牙齿安全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正畸治疗的基础。CBCT能较清晰地评估牙槽骨的厚度、密度并可视化评价牙齿与牙槽骨的关系。

目前临床上牙根吸收的评价暂无金标准,通常其程度的评价是采用拔除牙体后采用形态学或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因此X线检查存在较大不足,却是评估牙根吸收的唯一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CBCT在错牙合畸形矫正的治疗中的应用改变了临床上传统使用的二维X线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的现状,并弥补了不足。若在以后的应用中可解决CBCT操作软件和CT值标准不统一、放射剂量较高和软组织影像较差等问题,该技术手段必将成为临床错牙合畸形诊断的有力依据和手段,极大可能将被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在实施正畸治疗前,应先观察患者的牙槽骨和牙根的形态,然后向患者明确其骨缺损区域是否有牙根凹凸感、压痛、颊舌向叩痛等情况,并进行骨性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可疑牙位行CBCT检查,根据检测结果计划并实施相应治疗措施。CBCT较传统X光片更能准确探测到漏斗形和唇舌侧的缺损,通过对根尖1/3、根中1/3、根颈1/3及唇侧牙槽骨附着高度的测量,并与个别正常牙合牙槽骨厚度对比,得出前牙区不同位置的牙槽骨缺损情况,提示医生选择合适的矫治方法,对下切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及高度进行评估,适当加入转矩力,在治疗方案实施前需考虑下切牙移动的具体方式和程度等情况,避免引起牙周组织与牙槽骨的进一步损伤。现在提倡健康矫治的理念,此研究有助于最佳矫治力的探讨,以预防骨开创、骨开裂等牙槽骨损失。

猜你喜欢

切牙前牙牙槽骨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38例切牙管囊肿的X线三维影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