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探析

2020-12-24丁生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7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改革策略初中数学教学

丁生琴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但是,究竟应该从何种角度入手创建教学改革策略,又应该如何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方可显现出改革成效,成为摆在全体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改革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希望相关措施建议能够为实践数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数学教学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127-02

引言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虽然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所实施的。但是,从目前的改革成效上看,与最初的设想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教学改革策略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改革得不够彻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依然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针对教学改革策略及其实施细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在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误区

当前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因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变得更加有活力,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改革目标理解得还不够详细,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当中产生了一些误区。针对这一情况,我对误区进行总结分析,帮助各位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

(一)教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师只是单纯地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有效理解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造成了一些教学上的误区,对学生的自主性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要接受较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有了学习方向,才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

(二)情境教学占据了主要的课堂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情境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教师通常只会对情境式教学进行一定的情境化,有时候会忽略相关重要的情景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会逐渐忽略数学本身的意义,让学生只对教学情境感兴趣,进而导致学生不能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主要的情境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多媒体实现,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多媒体实现,这种观点是相对错误的。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提高。数学是一门相对精密的学科,不适合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更多的还需要在黑板上书写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习数学知识时思路清晰,有一部分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不能够有效理解知识点,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初中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较強的理论性与严谨性,这也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课堂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形成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更多新鲜有趣的教学元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无尽乐趣。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主动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之所以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生疏感与距离感。这就导致学生遇到某种学习障碍时无法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教师只能按照个人主观意愿进行授课,缺少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动态和兴趣喜好,再结合这些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在拉近师生之间情感距离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课堂,为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提问和发言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大脑思维呈现出较高的活跃度,避免出现分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生活化元素。绝大多数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当中可以得到验证。因此,为了加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教师要将各种生活化教学元素引用到课堂讲解过程当中,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直方图》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道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以某工厂有50名工人,每一名工人单日加工零件的数量各不相同,请借助直方图对工人制作零件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此时,学生就需要运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等知识点去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还要善于开展常识性教育。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时常向学生说出一些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例如“你们真棒”“进步很快”“越来越好”等等,还要及时捕捉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相应的鼓励与赞扬,让学生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内心当中生成学好数学知识的动力,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三、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相关设备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生动性与有效性。尤其对于那些比较抽象、不够直观、难以通过语言讲述的数学知识点,更能够凸显出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时,仅凭借教师教学的语言讲解显然难以营造出空间感,从而对教学成效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几何图形图片,比如办公楼、烟囱、集装箱等等,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使学生在头脑当中建立起一定的空间感与立体感。当学生受到启发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说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生又想到了火车车厢、纸巾盒、存钱罐等物品。当做完这些前期铺垫以后再正式进入到课本知识讲解环节,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启发与锻炼。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绝大多数数学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再配合少量的图片展示或者模拟演示来完成的。而这些教学方法与形式多样的数学知识相比较而言,显得过于单一机械,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以及知识的内部转化。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老师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引进各种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合作探究式教学、情境化教学、层次化教学等等,构建起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中阶段不同于小学阶段,对于全体初中生而言,必然会在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教师又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而放弃他们,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对此,教师不妨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全体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小组当中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比例相当。此后,便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共同讨论研究,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情谊,还可以让优等生来带动后进生,促进其更加努力的学习,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此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要时常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时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五、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作用

(一)让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

數学这门学科主要是以抽象性知识为主,与其他的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会对学生的学习难度产生影响。为此,根据当下的教育改革推进,除了要使学生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及使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要观察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当前阶段的学生处于叛逆的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交流方式以及交流方法,与学生能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步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就学生的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整理出有效的思路以及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数学能力。

(二)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调整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学科,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想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重视起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课堂教学优化改革教学模式,建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过程当中,根据自身有所缺失的地方进行互补性学习,教师要根据小组不同的学生特点布置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积极的参与。教师可以将一些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这类数学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积极地思考。小组学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不足之处。

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肩负着更多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课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面对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针对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更新,及时调整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构建起新型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根基,对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萍.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111+114.

[2]杜占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33.

[3]周明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85.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下改革策略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改革实践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