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之名,照亮“隐秘的角落”

2020-12-24吴安奕

科学Fans 2020年9期
关键词:隐秘的角落青少年家庭

吴安奕

今年夏天,一部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凭借优越的口碑火爆出圈,剧中的台词、插曲也纷纷成为网友们社交聊天的新暗号。该剧向我们展示了原生家庭成员间的冲突与矛盾,三个小孩因为不同的家庭关系的压力,走上了并不平顺的成长之路。这也提醒着我们,家庭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成长和性格、心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像农夫与种子,过分浇灌和不管不顾都不是科学的方式,不利于种子发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但我们却总是处理不好与父母的关系,在成长中处处踩坑。那么,要如何处理好与父母、家庭的关系呢?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结合真实案例教大家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抵抗负面影响,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什么造就了“坏小孩”

《隐秘的角落》这部根据推理作家紫金陈的《坏小孩》改编的网络剧,刻画了不同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三个小孩。在各种矛盾与冲撞中,剧中的人物逐渐走向歧途。那么在现实中,又是什么造就了“坏小孩”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案例中的孩子大概是高三的年纪,我们就叫她小琳吧。

案例

小琳性格很懦弱,她认为自己在住校时在寝室里遭遇了同学的霸凌,室友们都欺负她。她做了厚厚的床帘,成天把自己包裹在里面,并先后通过写信和打电话的方式向老师求助。

刚开始的时候,这位老师觉得这个孩子特别可怜,她非常谦卑地请求帮助,并且十分感激老师能倾听她的话语。但是她的室友很讨厌她,说她脾气暴躁,和她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态度也很差,还经常在别人面前说室友们的坏话。

老师觉得她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就建议她和室友们推心置腹谈一次。后来这位同学提出一个很冒昧的要求,说她不喜欢住在寝室里,想住到老师的宿舍里去,因为老师宿舍一直空着,这位老师并不经常回去住。这个要求当然被拒绝了,因为老师宿舍是不允许学生进去的。而且学校对住宿学生的管理有很严格的规定,如果离开寝室去别的地方留宿,出了问题学校方面很难说得清。这个学生就突然发火了,开始大骂这个老师辜负了自己的信任,并且编造了很多谎言,说这位老师怎么羞辱、虐待她。

这件事后来经过全方位的调查后真相大白,还了老师一个清白。但是这位老师还是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她本来一心只是想帮助自己的学生,为什么会被反咬一口呢?

总是根源

后来通过了解,我们发现这个学生的哥哥曾经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她哥哥和母亲的关系也十分恶劣。小时候母亲教育这位女生的方式就是打骂。比如她和别的小朋友有冲突,母亲上来就先给她一巴掌,把她骂一顿。所以这个女生和外界的关系十分紧张,她一度沉迷追星,还经常因为追星的话题和周围的同学产生冲突。

我们推测她的家庭应该是个沟通不良的家庭,家里的长辈和孩子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同伴发生冲突,家长不问对错先打自己的孩子一顿,这个孩子是没办法学到如何应对这种矛盾的有效方法的。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多多少少都会有矛盾,如何面对矛盾,妥善解决矛盾,这是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方法。就像《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母亲选择用成绩来高傲地应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朱朝阳在学校里被人排挤和霸凌的状况。而这位女生的妈妈,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一味打骂自己的孩子,教给孩子的就是要解决矛盾,就是要攻击对方、打压对方。所以她的儿子在遇见矛盾的时候选择了人身侵害,而她的女儿在别人满足不了自己愿望的时候,选择了造谣中伤。这种都是品行有缺陷的孩子,而造成这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家庭。因为家长没有好好教育孩子,遇见冲突应该如何冷静合理地解决;别人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应该选择接受并且及时调整目标,而不是通过一些极端的行为去任凭自己的情绪发泄,用报复的方式应对。用极端的方式造成严重的后果,都将是每—个家庭成员要吞下去的苦果。

未驯服的猛兽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历史和文学作品,不难发现,混乱的情绪、错误的选择、步入毁灭的青春并不少见。现实中,儿童走向成人的道路并不平顺,从轻微的语言攻击到青少年犯罪案件屡见不鲜。父母们抱怨着“坏孩子”越来越多,少年们则在对未来的踌躇满志和当下迷茫、冲动、对抗中徘徊。

《隱秘的角落》中,“没时间学习也能考年级第一”的天才少年朱朝阳,在处理复杂关系、影响甚至操纵他人时的缜密心思,面对成年人甚至杀人犯时与年龄不符的镇静,都让这位少年充满了“全能感”。而在其他时候,面对家庭的残缺、同学的欺凌下他表现出退缩忍受、胆小怕事。这种全能与恐惧退缩的转换,正是成年人中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体现。虽然面对青少年我们绝不能妄下评论,但却不得不警惕这株开在少年心中的恶之花。

在生命最初阶段,我们从“世界以我为中心”,到渐渐学会信任他人的保护与支持,而在情感需求被严重忽略甚至扭曲的成长环境中很难孕育这份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剧中的朱朝阳用头发测试朋友、对父亲的怀疑,都与母亲成绩至上的固执,父亲长期的忽视不无关系。然而即使在正常的环境中,青少年也可能面临这种“全能”体验。在生命如朝阳般蓬勃的青春年华里,成年人般的能力与掌控感渐渐浮现,如果缺少约束与引导,任由我们对自己能力的幻想和对规则的挑衅,同样容易误入歧途。

由童年开始到以最终不同的健康状态进入社会环境,需要的时间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漫长:虽然在我国年满18岁即被视为成年,但其实直到20多岁,我们的情绪、认知、心理状态才能真正步入成熟。而比起年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身心特征更适宜作为划分个体发展阶段的标志。

LINK

青少年成长时期父母与家庭的作用

很多父母会在孩子某些成长阶段出现反抗情绪的时候,说孩子到了叛逆期,不好管教了。其实,在这些阶段,是需要父母适当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

心理性断乳

在青少年阶段,孩子的社会化任务主要集中在追求成人感,形成自我意识,适应性成熟,认同性别角色,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还包括性格的定型。在青少年心理学书籍里面,经常会出现“心理性断乳”一词,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何林渥斯(Hollingworth,1928)。他把青少年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的过程,称为“心理断乳(psychological weaning)”,这是一个与婴儿期因断奶而改变营养摄取方法的“生理性断乳”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共同特点在于断乳前所形成的适当且必要的习惯,已与新的需要、冲动、行动不适应并且发生矛盾。这要求孩子和家庭之间(尤其是母子之间)形成的习惯必须改变。

所以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反抗情绪。例如青少年极力要求独立,而父母没有这种思想准备,仍以过分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青少年的自主性被忽视,人格展示受到阻碍。比如在《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妈妈一定要盯着朱朝阳把牛奶喝完,而且是立刻喝完,这个除了表达她强烈的控制欲之外,还反映她依然是拿对待婴儿的态度对待自己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儿子。

到了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会试图改变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要求成人直视自己的意见,父母如果不注意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内心强烈渴望独立,其实还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既排斥父母过多的关注,同时也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家长或者教师的“婆婆嘴”,话说过头,违反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等种种特点的时候,就会遭受到青少年的强烈抵制。

其实这并不是关心孩子的意愿有问题,而是沟通方式不恰当。这个时候父母若是适当改变沟通方式,从以前的那种“控制者”的角度,变成给予青少年成长帮助的“协助者”,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信赖和理解。

丛“控制者”到“协助者”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在心理上给孩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他们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如果一个家庭还是用对待小孩子那样的方式对待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自主性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让他产生愤怒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中学生会和家里闹别扭,转而去同伴群体中寻求支持。从另—个方面来说,父母若过于高压控制自己的孩子,也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对身边的事情多疑,不单单是在学习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会如此。

在《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妈妈就忽视了儿子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惑,简单粗暴地让孩子只管学习就好,并且对于班主任提的建议很傲慢地进行了回绝。朱朝阳作为一个优等生,在从小培养学习习惯方面,妈妈肯定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可能会遇到很多之前未曾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比如“不帮朋友是不讲义气”“帮朋友作弊就会违反纪律”的两难抉择,这时候妈妈的作用却是缺失的。

优秀的孩子本来就容易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也同样容易招人嫉妒和非议,作为家长应该告诉他怎么处理这类问题。比如在拒绝帮助同学作弊后,可以找这位同学谈谈,告诉同学有不懂的题在考场之外可以问他,并且说清楚让他这样处理的原因。同学要作弊一方面是因为能力不足,一方面也是害怕分数出来不好看,也许要面临一些责罚和轻视。这其中的价值观判断,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夹杂了很多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因素。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开始考虑更复杂的道德准则判断。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用更高一级的价值观判断方法,来解决这类内心冲突。帮助朋友作弊,表面上看是帮助朋友渡过了难关,但是朋友在学习上的困难和落后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反而会拖延他解决问题的时间。真正的大考,考场纪律都非常严格,如果平时习惯投机取巧,到了真正大考的时候就很难通过,间接上也是害了朋友。

转变心态,合理指导

青春期孩子遇见的迷茫,绝对不光是学业上的,同时在身体发育或者性成熟方面面临的困惑,会让他们发现很多问题变得复杂了,以前的那套标准不通用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细心耐心地引导。家长要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切身考虑,不能居高临下只是发号施令,才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给予有效并且有力的支持。

还有重要的一点,在青春期阶段,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已经不可能像他在孩童时期这么亲密,同伴关系会渐渐成为青少年交往中重要的部分。父母和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下降,孩子更倾向于和同伴交流,从同伴那里获取支持。对于这一点变化,很多父母会感觉到失落,更加想控制自己的孩子。其实父母要認识到这个青少年心理变化的普遍现象,就能更好地转变心态。民主型的父母会顺应这种变化,给青少年交友方面提出合理恳切的意见。

比如朋友之间交往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是不是要尊重彼此的底线?我们交往一个人看中的是对方身上什么样的优点?我可以从这位朋友身上学到什么?朋友出现困难的时候,怎么理解他、尊重他、帮助他?怎么能建立既亲密又保持自我独立的朋友关系?父母都可以用过来人的经验,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但不可要求孩子完全按自己要求的做。因为不管孩子再怎么像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和父母都是不一样的人。

倘若做到以上几点,那么父母和家庭就可以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持作用。

在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看起来是疏远了,其实是相关模式变化了,并不是真正的“疏远”。家庭应该成为青少年最后的避风港,父母应该开始尊重他渐渐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这样孩子才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LINK

在《隐秘的角落》中,叶驰敏的家庭给我们示范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如何给孩子的青春期提供心理支持的例子,叶警官理解女儿的好强,并开导她“拿第二名已经很了不起了”,也特别注意女儿的感受。在这样尊重自己的爸爸的引导下,叶驰敏的小性子也是一闪而过,最后也会理解爸爸的苦心。

拒绝成为坏小孩,我们能做些什么

没有人一开始就想成为坏小孩。那么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呢?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有些时候做了伤害他人利益、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从众心理

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地位渐渐上升。大家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信任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排队加塞、破坏公物、顺手牵羊之类的小“恶”,放到过去可能我们都不会做,但是一旦“小圈子”里有人怂恿这么做,或者是大家都这么做,暂时也没有受到处罚,那很可能会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原则。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是不要因为一些小坏事造成的危害小而去做它。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做多了小“坏事”,对自己的道德约束松懈了,很可能不知不觉走上“恶”的道路。在《隐秘的角落》里,三个孩子目睹了凶杀案,但却为了给普普的弟弟治病勒索凶手,放弃了报警。虽然他们的动机是很好的,但是手段却是勒索他人。动机正确并不能代表这件事就是正确的,还要注意手段的问题。

所以,为了证明友情而做出危害社会、违法乱纪的事是手段的错误,哪怕是很微小的“小坏事”,也要在小团体里保持清醒,不能违反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绳。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小团体是要你不断违背自己的原则去做一些违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那么你就要重新考虑,这个小团体值不值得你待下去。毕竟学习交际这门课的时候,除了找到自己的“小圈子”,重要的还有另外一课,就是发现小圈子不合适自己的时候,要勇敢做出选择,另外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团体。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进步的。

冲动和理智

“坏小孩”和“好小孩”往往只有一念之间。有些青少年朋友是因为冲动而犯下过错,并且深深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自我控制”其实也是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我们在一些突发的冲突或者矛盾中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给矛盾做正确的归因:比如有个同学和你有矛盾,他羞辱你,对你说了很过分的话,你忍不住想揍他。

那么,他这样冒犯你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你本来就像他说的这么不堪,还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道德品质有缺陷的人?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可能对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是一个充满了负能量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那将来他会在人际关系这一方面过得很艰难,你又何必出手去惩戒他呢?不如把惩戒他的任务交给他自己的命运吧!而且在解决冲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有很多方法,不一定是要硬碰硬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把矛盾和问题交给管理者,比如老师、家长。如果是有沟通方面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沟通解决。

那些“坏小孩”并不是一开始就“坏”,他们只是太软弱,在孤独、无助、迷茫时,没有坚持自我,没有控制好自己,思想出现裂缝,所以才会被心里的“坏小孩”乘虚而入。

青少年朋友们,一定要相信美德和善良的力量。一旦我们对此产生了怀疑,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很弱小,很容易在人际关系的挫折中被打败。只有深信自己内心温暖美好的一面,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哪怕暂时被误解被冷落,或者暂时遇见令我们不能解决的困难,也要相信将来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答案。

被负面影响所支配的后果

当然,就算是小孩子,做错事一样要承担后果。未成年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按刑法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14到16岁的未成年人,如果犯下严重的刑事案件,依然要接受刑法的制裁。

除开严重的刑事案件,如果是涉及一般的违法或者轻微犯罪行为,青少年有可能会被送入工读学校就读。工读学校教育对象一般是13~17岁,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宜留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宜劳动教养或判刑的中学生和社会适龄青少年。其入学须经当地的区、县教育部门、公安局共同审批。学制一般为两至三年,在校期间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按年龄组织必要的生产劳動,实行半工半读和严格的管理以及奖惩制度。

除了刑事犯罪之外,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责任,则没有年龄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也就是说,青少年们如果有了民事纠纷,依然是要承担责任的,自己所在的家庭要承担经济赔偿。

随着未成年犯罪率的上升,人大代表提出了提案,建议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将现行刑法中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降低到十二周岁,将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从十六周岁调整为十四周岁;建议对低龄涉罪未成年人佩戴手环居家强制管教;建议对校园霸凌细化惩治标准,单独立法;建议提高性同意年龄,将性同意年龄线从14岁提高至18岁等等,这些都代表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

青少年必须要意识到,不管是违法还是犯罪,只要是侵害到别人的合法利益,那就意味着违反了这个社会的规范和约束。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是否能完成社会化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与此同时,保护青少年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除了已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反家暴法》。家庭和学校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港湾,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地方没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发生。有些时候恰恰是因为有家庭这层保护伞的迷惑,家庭成员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虐待就被忽视。暴力包括肢体暴力,也包括精神暴力。未成年人必须要意识到,带着羞辱成分的言语暴力和人身控制并不等同于教育,即便是家长或者是亲戚,也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和合法的人身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但包括自身可能会侵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也包括在不良家庭环境里,青少年被侵害利益的情况,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加害方还是被害方,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恶劣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和周围的关系应该是友善的,平等的,彼此信赖互相帮助的,有攻击他人的意图或者是长期受到虐待的孩子很难和他人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对将来的发展相当不利。有这种困扰的朋友,要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可以和家长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求助法律和相关部门。

猜你喜欢

隐秘的角落青少年家庭
青少年发明家
《隐秘的角落》助力个性化观剧新趋势
作家紫金陈在《隐秘的角落》里书写:坏小孩,其实都不坏
《隐秘的角落》:没有一颗种子应当结出恶果
教育漫谈:关注“隐秘的角落”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