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棉细号纱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实践

2020-12-24崔士涛

棉纺织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钢丝圈成纱质量指标

崔士涛 李 莹

(1.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400;2.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38)

纺纱器材的选择及应用是保证纺纱各工序良好运转、保证纱线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1]。我公司以生产纯棉细号纱线为主,在纺纱器材的选用上,一直以质量稳定为前提,建立了大范畴的专件管理概念,设置了管理水平较高的专件管理中心,为稳定专件上机后质量奠定了基础。钢领钢丝圈作为细纱工序的关键器材专件,得到每一个棉纺企业的重点关注[2]。在钢领钢丝圈的使用上,我公司一直以进口器材为主,2019 年,由于16万锭纯棉集聚纺品种的钢领到期,我们进行了多品牌钢领的优选试验,最终选择进口的卡特S⁃2000 型钢领进行更换。在该型号钢领使用1 年多以来,生产的纱线号数从4.9 tex 到11.7 tex 不等,锭速最高可以达到18 000 r/min,成纱质量指标和布面质量均达到了国内高端针织、机织用纱的质量要求,细纱工序千锭时断头率和坏锭率均处于公司内控水平。

1 钢领的选用及上机前的准备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钢领的机械设备性能也在不断提升[3]。例如钢领的圆整度、顶面平面度、顶面对底面平行度、钢领内径尺寸偏差等机械加工精度也在不断提高。正常情况下,以上质量参数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是个别存在质量问题的钢领,这些钢领需要严格检测与挑拣。

钢领的选用一般按照实际所生产的纱线号数来选择,而钢丝圈的选用与钢领的硬度一定要匹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钢领钢丝圈的使用寿命。在钢领直径的选择方面,我公司为了提升纱线质量和降低细纱断头,选择了38 mm 的钢领直径。

针对我公司实际生产纱线产质量及锭速要求,结合实际性价比,制定了钢领试用及采购技术标准,同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上机试用流程,以保证钢领实际使用能达到稳定运转及高标准的产质量要求。

1.1 钢领采购技术标准的制定

我公司指定的钢领采购技术标准:细纱钢领为PG1 3854 型平面钢领;钢领表面硬度以维氏硬度为标准,钢领表面硬度极差不大于0.5%;钢领内径圆整度公差不大于0.05 mm;钢领顶面平面度公差不大于0.05 mm;钢领顶面对底面平行度公差不大于0.05 mm;钢领任何部位不得出现因制作、运输、存放等产生的裂纹、擦伤、划伤、磕碰及方向性纹路等质量缺陷;钢领不得有型号错、锈迹等问题;钢领检测标准及方法按照FZ/T 92018—2011《平面钢领》标准执行。

通过上述标准的制定,每批钢领在使用前需进行逐个挑拣。经挑拣,整批钢领存在约0.2%的疵品率,主要问题是钢领表面存在不规则的圆点,可能对钢领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对于不合格的钢领,直接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更换合格产品。

1.2 钢领上机试用的流程及要求

钢领在经过逐个挑拣以后进行上机试用,上机试用主要考察千锭时断头率、成纱质量指标、锭速以及产品适应性等[4],最终确定钢领的适用性。

试用过程中,我们在JC 9.7 tex 品种上对不同品牌的钢领进行了周期性质量跟踪。主要质量数据见表1。各品牌钢领均为新钢领,钢领规格相同。

表1 不同品牌钢领的质量追踪情况

通过表1 可以看出,以上4 种品牌钢领在纺纱质量指标上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国产钢领磨合周期短,使用寿命短;进口钢领磨合周期相对较长,使用寿命也比较长。经过3 个月的上机磨合以后,表中所有品牌钢领在纺纱质量指标上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我公司在钢领的选配上主要考虑了性价比、锭速适应性、长期使用及维护成本、钢丝圈的配套等因素,最终选择了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卡特S⁃2000 型钢领。

2 钢领上机的磨合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采用钢领供应商推荐的钢领磨合程序,使用卡特钢丝圈进行磨合。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发现,采用单一号数钢丝圈磨合,很难形成全跑道磨合,在改纺更细号数纱线时,容易产生钢丝圈“飞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实际生产品种及运行情况,制定了适合实际生产需要的磨合程序。我公司主要生产11.7 tex 及以下细号纱产品,钢领的磨合过程建议在JC 9.7 tex 品种上进行,上机磨合钢丝圈号数涵盖了10/0~13/0,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钢丝圈全跑道磨合的形成。具体见表2。

表2 钢领磨合程序

在实际磨合过程之中,以JC 9.7 tex 品种设计运行锭速17 500 r/min 为基数进行磨合。经实际磨合以后,锭速在17 800 r/min~18 000 r/min时运行良好,质量指标基本保持稳定,可以达到质量要求。但经过磨合期后,综合生产效率、成纱质量指标、钢领损耗等因素,选择设计运行锭速17 500 r/min,并配置正常运转时钢丝圈号数,直到钢领衰退下机(8 年)。

在钢领磨合过程中,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合格钢领,需要挡车工在生产过程,特别是提速过程中对断头频繁的锭子进行标记,分析原因,以剔除质量存在问题的钢领,杜绝因钢领问题造成的质量异常锭位。

同时在钢领磨合过程中,杜绝钢领抹油问题,杜绝任何形式的油类污染钢领[5]。油剂污染钢领以后,钢领钢丝圈摩擦高温形成块状或斑状固结物,会导致钢丝圈“飞圈”等问题。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杜绝油剂污染钢领这类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磨合程序,经过3 个月的运转及进一步的磨合,如果改纺JC 11.7 tex 品种,设计运行锭速基本上可以达到18 000 r/min,并保持长期稳定运转。

3 成纱质量指标及运行情况

持续跟踪S⁃2000 型钢领经过磨合期及上机3个月以后的成纱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卡特钢领在这段时间的成纱质量指标基本稳定,不需要对钢领磨合期的纱线进行单独隔离处理,对车间正常生产影响不大。经长期跟踪,JC 9.7 tex 成纱质量指标见表3。

表3 JC 9.7 tex 成纱质量指标

由表3 可以看出,以上3 个品牌钢领钢丝圈的成纱质量指标差异不大,运行情况均较为稳定。在质量指标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卡特钢领钢丝圈的千锭时断头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其千锭时断头率可以控制在1% 以内,运行良好稳定。

4 结语

钢领钢丝圈是维护细纱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钢领钢丝圈的上机及使用必须制定严格的标准及磨合程序,以保证钢领钢丝圈性能的最大发挥。通过对卡特钢领钢丝圈上机一年多的持续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其运行稳定,质量指标稳定,千锭时断头率可以控制在1%,锭速可以达到18 000 r/min;卡特钢领钢丝圈在质量、性价比以及实际上机运转稳定性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使用效果,品种适应性较好,能够达到高速高质量的要求,是性价比较高的细纱专件。

猜你喜欢

钢丝圈成纱质量指标
环锭纺钢丝圈力学性能研究
12.00R20载重轮胎用圆形钢丝圈的研究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浅析梳棉工序控制成纱粗节的措施
新型器材专件提高成纱质量的应用体会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棉纺纯棉纱线强力的预测与实例解析
论环锭纺纱钢丝圈外倾角τ′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布雷克钢丝圈集聚纺纱的选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