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

2020-12-24符静静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政府国有资产会计制度

符静静

《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新制度真实反映了各级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家底”、成本费用等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政收支透明度、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行绩效评价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8年8月2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科学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23号),为确保科学事业单位有效执行新制度对财务和预算会计中的具体科目进行了详细规定。新制度是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一次重大改革,要认清新制度施行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的挑战,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将挑战转化成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升级的机遇。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积极影响

(一)统一核算基础,提高政府财务信息质量

新政府会计制度从各阶层的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进一步统一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核算基础,让政府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进一步与企业接轨,为提供系统全面的财务数据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政府预算信息进一步公开和透明。

(二)细化核算需求,有利于梳理单位收支情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收入的来源和支出情况都作了更详细的辅助核算要求,比如收入的往来单位、资金性质等,还有支出的功能分类、预算来源、单位往来、政府经济分类、部门经济分类等。新制度核算与旧制度核算进行有效衔接,预算会计通过分析后进行衔接,通过“双分录”的核算,将单位的各项收支清晰明了地体现在财务账上,方便领导层对单位收支的掌握和统筹。

(三)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有效配置

新制度要求,基建项目及修购项目的支出在财务会计的“在建工程”进行核算,这有利于查询项目完工后是否及时进行交付。2014年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前,部门事业单位的部分基建项目以及修缮购置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交付,且拖延时间较长,加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频繁更换,造成无法查清年限较长的尚未交付使用的资产是否已经及时足额列增资产,造成单位国有资产账实不一致。新制度施行以后,项目一经完成,可从“在建工程”中及时查询是否已经转列固定资产,可有效监督国有资产是否及时规范列增。全面详实的国有资产台账,可以给单位下一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提供基础信息,让国有资产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四)优化财务报表体系,更全面更系统展现财务信息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编制以预算会计为口径的部门决算报表,以财务会计口径为基础编制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使得单位各项业务信息更详实更准确地体现,有利于单位财务信息的比对和利用。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的挑战

一是新旧制度的有效衔接。部分往来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按照衔接办法要求进行明晰区分。根据规定,2019年年初的债权债务科目核算的资金,需要区分财政补助、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以及非财政非专项等性质,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由于机构分立或合并、会计制度改革等原因造成部分往来无法准确查明资金性质,难以进行正确划分。

二是新制度对收支的核算要求不同,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一个挑战。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双分录”核算,但是由此带来的一些影响,对财务人员传统认知有一定的挑战。

(1)收入确认不同。新制度核算下,财政拨款收入的核算,无论财务会计或者预算会计都是一致的。对于合同预收款的确认以及技术收入等需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收入确认存在差异。首先,对于合同预收款的确认中,财务会计在年末是根据以支定收进行确认的,但是预算会计是根据当年收到的拨款进行收入确认,这两种收入的确认不同,造成当年财务会计确认的事业收入比预算会计确认的事业收入远远要小,收到的合同款部分在“合同预收款”科目中体现,而预算会计中的合同款在非财政拨款结转中核算。另外,对收到的技术收入、试制产品收入等需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其他收入,财务会计按照剔除应缴增值税后的金额确认相关收入,而预算会计按照收到的金额全部确认收入,待缴纳增值税时再列支,体现“收支两条线”以及“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按照税法规定,应缴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故这部分收入的确认以及支出会虚增预算会计核算下的相关收支,造成单位收支情况的不实。

(2)往来单位的性质难以确定,造成填报数据不够准确。目前科研事业单位需要编制年度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财务会计口径)和部门决算两套报表(预算会计口径),在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中,对收支和往来都需要按照“本部门内部单位”、“本部门以外的同级政府单位”、“本部门以外的非同级政府单位”和“其他单位”进行划分,这里的“本部门以外的同级政府单位”以及“本部门以外的非同级政府单位”划分不够清晰,相互核对比较困难,造成填报的数据不够准确。

三是财务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以后,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核算要求更细更多,财务人员要摒弃传统的核算理念,及时掌握各个核算要求,才能准确记录业务的各项信息。

四是科研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要更加规范。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基本建设项目和修缮购置项目以及各类资产的购置都有了更详细的规定,要求国有资产及时入账并进行规范管理。科研事业单位在执行基本建设项目和修购项目时,需要条件保障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配合管理,但是实际操作往往是到了项目验收以后就脱节,造成国有资产不能及时交付并列增资产。

五是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一方面受传统预算编制的影响,科研事业单位大多秉持“预算大比预算小要好”的理念,造成预算远远大于实际执行数;另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往往都是财务部门牵头,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不够高,造成预算编制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新制度的施行,要求单位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全过程管理,坚持绩效结果导向,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面对新挑战科研事业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强化制度学习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对新制度的要求和传统财务核算有不一致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进行探讨,不能按照自己原来的认知进行核算。针对单位的业务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把新政府会计制度吃透弄通。

(二)加强业务沟通,提高专业素养

科研事业单位之间可以加强业务方面的沟通交流,总结工作中存在的疑惑或问题,相互学习先进经验,深入领会制度精神。另外,财务人员也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财经法规制度,持续学习,夯实财务专业基础,提高专业素养。

(三)加强财务信息建设,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双分录”核算,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财务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尽早适应财务信息化要求,切实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资产未及时入账或者闲置浪费等情况时有发生,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后,财务部门可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分析得出资产是否已及时入账,资产管理部门可根据资产台账和财务账核对结果,及时调整资产政府采购预算,并根据资产实有量,合理分配和共享资产资源,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五)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根据业务的不同环节,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其次,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坚持绩效评价结果导向,根据科研项目运行规律,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更,以完成绩效目标为目的,及时调整预算,圆满完成项目任务。最后,科研事业单位要根据所有业务环节,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让单位事务执行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形成规范化管理。

猜你喜欢

新政府国有资产会计制度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会计制度改革对疾控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索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