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社产业发展刍议

2020-12-24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5期
关键词:刺梨中药材产业链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数据看,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21元,其中以农产品买卖收入为主的经营性收入占36%,可谓产业旺则农民富、钱包鼓。作为乡村产业的主力军,220多万家合作社带动了全国近一半农户。然而,在日常工作接触中,我们发现合作社发展产业也面临不少困惑,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如何选择产业?这是令很多合作社苦恼的问题,也是立社的首要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谈到“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时,第一句话就是“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可以说为选择产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资源优势,产业不是无源之水,立足资源禀赋,方能可持续发展;二是特色鲜明,在买方时代,有特色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三是全产业链,当今市场的竞争已升级为产业链的竞争,三产融合是必由之路。比如,刺梨本是贵州山区的天然野果,安顺市大坝村延年果种植合作社瞄准这一特色资源,进行大规模种植,建设加工厂,生产果酒、果啤、果汁,野刺梨成为了“金刺梨”,让大坝村家家住上了别墅。

如何聚拢成员?我们常说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农情,其实契约精神欠缺也算一个农情。不少成员见利则来、无利则去,只想共享收益不愿共担风险,理事长们对此非常头疼。究其根本,无非一个“利”字,设计好利益联结机制,就能牵住问题的“牛鼻子”。湖北恩施市花枝山有机茶合作社就设计了一个“胡萝卜+大棒”的利益机制,效果明显:在正向激励方面,要求成员按统一标准种植有机茶叶,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收购,年底还按交易额给予5%(贫困户为8%)返利,成员自然将所有茶叶交给合作社;在反向约束方面,针对少数成员偷偷交售非成员茶叶、劣质茶叶的情况,为每户成员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载茶园面积、位置、产量,加强质量检测,一经发现、核实违规交售,立马予以除名,成功杜绝了茶叶交售乱象。

如何看待扶持?一方面,我国农民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另一方面,合作社带动了大量小农户,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农民。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设一章,明确了项目承担、组织建设、融资保险、税收优惠、用地用电等方面扶持。我们认为,合作社要理直气壮地争取各项扶持,做到应享尽享;同时要弄懂学透相关政策,合法合规地使用扶持。比如,甘肃积石山县青丰中药材合作社,是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种植中药材的合作社,先后争取到10万元试验基地项目、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以及200元/亩的产业补贴,仅用3年时间就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275亩,还直接带动19家合作社与80户农户,让中药材产业成为了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今年是全面小康实现之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必须达到的定量指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影响,农民务工收入不容乐观,因此产业增收的角色更加吃重。广大合作社要千方百计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带动更多小农户融入产业链,坚持“为农属农”属性,把更多的产业链收益和就业机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猜你喜欢

刺梨中药材产业链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