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2020-12-23王小龙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王小龙

摘  要: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应从培养学生故障诊断思路及观察推理能力入手,提高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能力,提升专业教师故障维修能力,拓宽校外实践基地,多方面为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3-096-03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和简单技能的教授,对于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1]。随着智能化汽车、油电混合及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等新型汽车技术的出现,汽车故障也更具复杂性,从原来的机械故障居多转变为电气线路的综合性故障,这就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更多应集中在学生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的培养上。

一、学生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具有汽车故障维修实际经验的教师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备高水平实践指导能力的汽车专业教师,才能从根源上保障汽车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渠道是以公开招聘的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虽然这部分教师接受了七至十年的學校专业教育,然而他们多停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方面训练较少,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到校兼职任教的技术专家虽能传递企业技术,然而他们多以企业工作为主,在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上花的时间和经历比较有限。这就导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虽有足够数量,但缺少汽车维修实践经验成为普遍问题。

2.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现有高职阶段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汽车构造知识教授、发动机和变速器拆装、电气设备检修等为主,针对学生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的课程内容则不够优化,如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维修、故障诊断排除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其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未转变教学思维,总是以“教师教、学生跟着做”等方法组织学生实训,教师将实训项目、要求、步骤、工具准备等写于黑板,学生不用主动思考太多,只需要执行操作即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如此培养的学生只是具备一定机械化操作的一线维修工、装配工,而不是既懂汽车元件原理和维修又有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3.实践教学设备资源不足

各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不均,资源设备种类和数量也存在不小差异,如学校将其作为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则学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财政、人力和技术投入较大,实训车辆和设备较完善。但部分高职院校实训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训项目,部分院校用于实践教学的仍是十几年前使用目前已淘汰的桑塔纳2000直列四缸发动机,与市场上的i-VVT可变气门发动机、缸内直喷、废气涡轮增压T发动机等新技术脱节。从数量上而言,学生在实训时仍存在四五个人一组拆装一台发动机或变速器,这就难以保证每个学生独立动手操作。汽车整车故障诊断实训课程中,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用车主要来源于企业赞助车辆及自主申购两个渠道,鉴于企业赞助车辆有限和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学校自主申购的实训用车会倾向于选择价位较低的二手车,如大众桑塔纳 、比亚迪、奇瑞QQ、长安悦翔V3\V5和众泰汽车等相关车型,且数量有限,这就导致七八人甚至更多学生共用一台汽车,多人共用KT600、X431等汽车检测教学仪器和故障诊断仪设备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教师的精力有限,要指导三十名左右的学生同时开展实训,其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学生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培养的对策

目前,大部分汽修从业者自身故障排除能力不足,专业技能不强,使中级、高级汽修人才缺乏。对此,需要在高职教学中,加强对故障能力的培养[2]。

1. 培养学生故障检修思路和观察推理能力

在故障诊断项目实训中,教师在设置好汽车的相应故障后,应更多传递给学生诊断和排除故障的思路,先易后难,先检查汽车油电是否正常,再检查保险、继电器的通断情况,再到线路短路、断路的电压和电阻测量,最后检测电器元件,让学生在诊断和排除故障过程中逐步掌握系统化、科学化的故障诊断思路。对于部分高职学生而言,在故障诊断排除中,还需要培养必要的观察和推理能力,能够通过故障现象观察推理出相对准确的故障点,应用学习到的先易后难、先查油电、后查线路的故障诊断思路,最终排除故障。如电控发动机的综合故障中,故障现象是发动机无法启动,学生首先上车启动几次发动机,感受故障情况,根据此时发动机的状态,运用所学的故障诊断思路分步骤去诊断问题,但鉴于能引起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较多,可能是电源供电不足、起动机线路问题、燃油系统油压不足、燃油泵保险和继电器断路、喷油器损坏、点火线圈或高压缸线无信号等原因造成,能通过推理迅速找到故障点,即汽车电源供电不足或起动机线路问题。所以,从学生自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培养而言,首先需形成科学合理的诊断思路,具备相应的故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故障诊断设备使用能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时代的到来,汽车电气方面的故障也更复杂化,从原来简单的线路老化、短路等线路问题,延伸至汽车各智能系统的程序处理和编程,这就给汽车维修从业者制造了新的技术难度。在实际汽车维修实践中,部分故障难以通过维修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诊断与排除,对汽车的部分疑难故障、综合性故障等,可以利用汽车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来诊断,能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率。基于此,要求汽车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学生运用掌握的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和专业知识,学习利用KT600解码器、X431综合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和尾气分析仪等相关检测仪器,读取发动机ECU、ABS防抱死系统等的故障码,读取喷油脉宽和1缸点火提前角等数据流,检测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波形及电压等,通过专用汽车诊断设备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教师深入企业提高维修技能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保证和前提,只有授课教师自身有较高的技能水平,才能保障培养学生具备高水平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机电职大”)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技能培养上的创新经验可值得借鉴。学院先后与北汽新能源汽车、东风小康汽车、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众泰汽车等知名汽车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借助校企合作平台, 创新合作形式和内容,多方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师的技能提升搭建了平臺,可为教师提供技术岗位顶岗实践、项目合作开发、寒暑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等方式。学院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其中专业教师深入到合作企业一线进行操作工、班组管理副职、技术员、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助理等相关岗位顶岗实践成为提高其专业技能最有效方式。机电职大的汽车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如教授“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的教师需到企业的机修、汽车电工岗位顶岗实践,真正参与企业的技术生产,这成为教师真正掌握实际维修技能的最有效途径。

4.拓宽校外实践基地

机电职大通过外引共建方式,建立了多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包括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公交集团第一维修公司、江铃汽车有限公司、长安汽车三厂、长安汽车五厂和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等。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践多用于学生大三期间的顶岗实习,然而,我学院建立的校企实践基地重视学生大二阶段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的培养,规定大二阶段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技能顶岗训练,主要通过汽车电工、汽车机电维修工等岗位逐步掌握汽车维修的实际经验,将学校所学的理实一体化知识真正应用到企业的维修岗位。为保证校外实践效果,学校规定寒假时间周期为一周或者两周,暑假顶岗时间为两周至四周,且实行轮岗制,即学生本学期在某一企业某一岗位,下学期则更换岗位或企业,滚动式学习企业的岗位技能。如此学生可在大学二年级掌握基本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且对汽车企业发展、内部运营与维修岗位的实际需求有一定了解,为大三下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红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J].汽车实用技术,2018(17):315-316.

[2]彭勇力.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J].中国设备工程,2018(04下):63-64.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